
重庆市江津五中九年级化学上册6.1《金刚石、石墨、C60》(第2课时)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doc
3页6.1 金刚石、石墨、C60(第2课时)【学法指导】1.课前预习教材P107-P108,熟记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预习案上的预习自测题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各小组组长收集并填入问题生成清单,再由学科班长于课前交任课教师预习自测】1、古代书画家用墨书写绘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是因为( )A、纸的质量好 B、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C、保存方法得当 D、碳在任何条下都不与其他物质反应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变化1)、木炭充分燃烧2)、木炭不充分燃烧3)、木炭还原氧化铜4)、用焦炭冶炼铁3、把木炭粉和氧化铜混合高温加热,可以以,观察到 ,证明生成了 ,把生成了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点燃一枝蜡烛,把冷碟底放在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就会收到炭黑,由此能得出石蜡的组成 中一定含有( )A、碳元素 B、氢元素 C、氧元素 D、氢、氧元素第二学习时间 新知探究案 不议不讲【学习探究】1、图6-6古画说明了什么?2、碳的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 。
2)、与氧气的反应①充分燃烧方程式:②、不充分燃烧的方程式: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实验探究:图6-7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思考:1)、酒精灯加热时为什么要加上网罩?2)、试管为什么要向下倾斜?3)、实验完毕后先移酒精灯还是先移导管,为什么?4)、从反应中可看出哪种物质得到氧,哪种失去氧,发生了什么反应?【学习小结】 【我的收获】-- 反思静悟 体验成功☆请写出本堂课学习中,你认为感悟最深的一至两条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学习时间 课后训练案 不练不讲【双基达标】1、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曾使用“石墨”炸弹,利用石墨炸弹爆炸后形成的“碳纤维云”附着在电力设施上,致使其烧毁、损坏,这主要利用了石墨的 2、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温下能发生如下反应’CO2+C高温2CO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碳发生了 反应,在这反应中碳是 剂。
3、2.4克某物质完全燃烧后生成6.6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该物质的组成为( )A、一定是碳、氢、氧三种元素 B、只含碳、氢两种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只含碳元素4、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1)、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2)、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3)、碳与氧化铜高温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4)、碳与氧化铁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5)、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铜和水6)、高温条件下氢气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水【能力达标】将20克碳和氧化铜组成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并使碳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15.6克,计算反应前混合物中氧化铜的质量分数?【错题整改区】我的错题目号:_________我的错题分析及正确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