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六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ppt
120页第三部分现代文阅读必考部分专题十六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B 级(理解)根据上下文推断文中重 要概念的含义,根据上下文把 握重要概念的语境义,根据作 者的观点理解重要概念的隐 含义1. 理解文中重要概 念的含义 2. 理解文中重 要 句 子的含意 3. 筛选并 整合文中 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 握文章思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能力层级:B 级(理解)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在文 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C 级(分析综合)根据试题要求对原文信 息进行筛选和组合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能力层级:C 级(分析综合)把握文章整体与局部、局 部与局部之间的内在联系粤考解读考纲内容考纲阐释考点分布能力层级:C 级(分析综合)理清顺序,抓住要点,从 具体语言材料中提取文章主要 内容,能概括段落中心、归纳 内容要点、概括全文中心5.归纳内容要点,概 括中心意思 6. 分析概括 作 者 在 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C 级(分析综合)在整体阅读中通过审读标 题、寻找文章的中心句、概括 文中重点段落的大意等方法, 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续表)粤考精讲一、(2013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思想的方法主要有三种:逻辑的方法、体验的方法与玄思的方法读书要能应用思想方法,才不会做书本的奴隶以下讨论怎样用思想的方法来读书逻辑与数学相依为命,逻辑方法即是应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思想的概念,来理解自然与人生的事实逻辑方法的目的在能给我们有普遍性、有必然性的知识换言之,逻辑方法要给我们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知识必定要这种知识才够得上称为科学知识逻辑方法与数学方法一样,有一个特点,就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譬如,有一个三角形于此,数学不问此三角形有何用处,不问此三角形是谁画的,更不问画三角形、研究三角形有何利益数学只求证明三角之和必等于两直角,这是三角形的本性或本质,是一条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所以一个人是否用逻辑方法思想,就看他是否能扫除那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而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应用逻辑方法来读书,就要看能否把握其所讨论的题材的本质,如是就可以判断书的学术价值的高下同时,我们读一书时,亦要设法把握一书的本质或精义,用种种理智的活动以求了解此书的内容体验方法即是用理智的同情去体察外物,去反省自己。
体验 法最忌有主观的成见,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或命脉, 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概括此 种方法,用来体察人生,欣赏艺术,研究精神生活或文化创造, 特别适用朱子所说的“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沉潜玩 索”,都是体验的方法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使自己沉潜浸 润于书籍中,设身处地,用一番心情,费一番神思,以审美、欣 赏艺术的态度去读书,从中感觉书之可乐可好、智慧之可爱把 读同代人的书当成与作者交流思想、沟通学术文化的途径把读 古书当作与古人晤对的精神生活,神游冥想于古籍的宝藏里,与 圣贤的精神相交接往来,含英咀华,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 心得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的议论,自 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所谓玄思的方法,最简易地讲来,可以称为“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只知全体,不知部分,则陷于空洞只知部分,不知全体,则陷于支离琐碎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如朱子之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而达到豁然贯通的境界。
他又能由太极之理、宇宙之全,而观一事一物之理,而发现本末精粗,条理井然,“枝枝相对,叶叶相当”用此方法读书,即是由约而博、由博返约譬如:读一篇文字,由一字一句以表明全篇的主旨,就是由部分观全体之法;由全篇文字的主旨,以解释一字一句应有的含义,便是由全体观部分之法此外如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此种玄思的方法,认为著作、思想、世界都是一有机体,有如常山之蛇,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故读书,了解思想,把握世界,须用以全体观部分、以部分观全体的方法总之,要从读书里求得真实学问,须有严格的方法,以逐渐养成研读伟大著作的勇气与能力改编自贺麟《读书方法与思想方法》)1.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A.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知识具有科学知识坚实可靠、颠扑不灭的特点B.体验法要虚心忘我,观察事物的外表,以理解其意义与价值C.审美、欣赏艺术要放弃主观成见,站在作者的立场,赞同作者的观点D.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E.朱子既观察事物的部分,也观察事物的整体,避免了学问上的空洞与琐碎。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 C 级 从第三段中“体验法……要虚心忘我,深入事物的内在本质 或命脉,以领会其意义与价值,而不从外表去加以粗疏的描写或 概括推知B项不符合文意从第三段中“体会古人真意,发挥自己的心得可知,“赞 同作者的观点”不合文意因此C项错 从第三段中“由此而深造有得,则其所建立的学说,所发出 的议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气,而不至于粗疏浅薄 这句话说的是“体验的方法”,虽属于“思想的方法”,但若说 “合理运用思想的方法读书,人自有一种深厚纯朴、中正和平之 气”当属以偏概全了,故D项错参考答案】AE2.关于应用思想方法来读书,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读书不会应用思想的方法,就会让自己成为书本的奴隶,所以思想的方法很重要B.应用逻辑的方法来读书,要充分运用理智,把握书的精髓,确定其学术价值的高低C.应用体验的方法来读书,要求静心诚意,把书的作者当作朋友,把握作者的真意D.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然后再推敲一字一句、一章一节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D 项的设题点在第四段文段中有这样的表述:“必由全体以观部分,各部分才可以各安其分,各得其所,不致起争执矛盾。
必由部分以观全体,才可以见得部分的根本所寄、归宿所在,而不致执著一偏由此可知,不是“应用玄思的方法来读书,必须先把握全书要旨”参考答案】D3.数学方法与逻辑方法有什么相同之处?请结合文意概括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 级 考查现代文阅读中的词语(概念),一般不会是词典义,而应是它的语境义,所以答案自然就应从文本中找要答好本题,考生只需根据题目关键词回溯原文,找到答题区域在第二段即可参考答案】(1)都是不问效用如何、结果好坏、满足个人欲望与否等实用问题2)共同求证有普遍性、必然性的真理3)都要求扫除偶然性的事实,摆脱实用的目的,去探讨一物的普遍必然的本质,用种种理智的活动去把握事物的本质或精义4.国学大师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同时,他又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陈寅恪的研究体现了文中的什么思想方法?请结合文意分析 【名师剖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观点的把握和分析,能力层级为 C 级本题以文本外的材料设题, 来考查考生对文中观点的理解和把握这种设题方式,在2008 年和2010~2012年中都出现过如果准确理解命题意图,并且真正读懂了文章,这道题的难度应该不算大,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代入选文比对理解。
参考答案】玄思的方法:即“由全体观部分,由部分观全体”之法陈寅恪通过唐代历史解读白居易的诗,就是“由全体观部分”,即“由整个时代的文化以观察个人的著作”;他通过白居易的诗《卖炭翁》考察唐代“宫市”弊政,就是“由部分观全体”,就是“由个人的著作以例证整个时代的文化”,也可以说是应用由全观分、由分观全、多中见一、一中见多的方法来读书二、(2012 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要建立新人生观,除了养成道德的勇气而外,还要能负起知识的责任(Intellectual Responsibility) 本来责任是人人都有的,无论是耕田的、做工的、从军的,还是任政府官吏的,都各有各的责任为什么我要特别提出“知识的责任”来讲?知识是人类最高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经验中最可珍贵的宝藏,不是人人都能取得、都能具备的;因此凡有求得知识机会的人,都可说是得天独厚,享受人间特惠的人,所以都应该负一种特殊的责任而且知识是精神生活的要素,是指挥物质生活的原动力,是我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标准倘使有知识的人不能负起他特殊的责任,那他的知识就是无用的,不但无用,并且受了糟蹋,糟蹋知识是人间的罪恶,因为这阻碍了人类文化的发达和进步。
所以知识的责任问题,值得我们加以特别的注意我们忝属于所谓知识分子,尤其觉得这是一个切身问题所谓知识的责任,包含三层意义:第一是要有负责的思想思想不是空想,不是幻想,不是梦想,而是搜集各种事实的根据,加以严格逻辑的审核,而后构成的一种有周密系统的精神结晶所以一知半解,不足以称为成熟的思想,强不知以为知,更不能称为成熟的思想思想是不容易成立的,必须要经过逻辑的陶熔,科学的锻炼凡是思想家,都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他们为求真理而蒙受的牺牲,决不亚于在战场上鏖战的牺牲譬如在实验室里试验炸药的人,被炸伤或炸死者,不知多少;到荒僻的地方调查地质、生物、人种的人,或遇天灾而死,或染疾而死,或遭盗匪蛮族杀害而死的,也不知多少他们对从这种艰苦危难之中得来的思想,自然更觉得亲切而可以负责西洋学者发表一篇学术报告或论文,都要自己签字,这正是负责的表现其次是除有负责的思想而外,还要能对负责的思想去负责思想既是不易得到的真理,则一旦得到以后,就应该负一种推进和扩充的责任真理是不应埋没的,是要发表的在发表以前,固应首先考虑它是不是真理,可不可以发表;但是既已考虑发表以后,苟无新事实、新理论的发现和修正,或是为他人更精辟的学说所折服,那就应当本着大无畏的精神把它更尖锐地推进,更广大地扩充。
我们读西洋科学史,都知道科学家为真理的推进和扩充而奋斗牺牲的事迹,真是“史不绝书”譬如哥白尼最先发现地动学说,他就因此受了教会许多的阻碍后来布鲁诺出来,继续研究,承认了这个真理,极力传播,弄到教会大怒,不仅是被捕入狱,而且被判火刑而死伽利略继起,更加以物理学的证明,去阐扬这种学说,到老年还铁锁锒铛,饱受铁窗的风味他们虽受尽压迫和困辱,但始终都坚持原来的信仰他们虽因此而牺牲,但是科学上的真理,却因为他们的牺牲而确定像这种对于思想负责的精神,才正是推动人类文化的伟大动力再进一层说,知识分子既然得天独厚,受了人间的特惠,就应该对于国家民族社会人群,负起更重大的责任来世间亦唯有知识分子才有机会去发掘人类文化的宝藏,才有特权去承受过去时代留下最好的精神遗产知识分子是民族最优秀的分子,如果不比常人负更重更大的责任,如何对得起自己天然的禀赋?如何对得起国家民族的赐予?又如何对得起历代先哲的伟大遗留?知识分子在中国向称为“士”,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身为知识分子,就应该抱一种舍我其谁至死无悔的态度,去担当领导群伦继往开来的责任当民族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知识分子的责任尤为重大。
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必须有这种抱负,才配做知识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