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湖南省名校大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 Word版含解析.docx

21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595303968
  • 上传时间:2024-11-11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54.21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高二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逃狱专家①传统上将庄子和老子并举,称为“老庄”然而庄子和老子在思想的根基、关怀的方向以及表达的形式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并称“老庄”,容易让我们理所当然以为“老”在“庄”前,视“庄”为“老”的延伸、开展,因而忽略了他们之间明显的巨大差异庄子所描述、所展现的,是一种不折不扣“连续性的世界观”,以这种非主流的世界观来看待、评断他所处的战国乱世相对地,老子仍然是站在周文化“不连续的世界观”中,关心、留意如何处理人间关系,如何运用一种逆反的逻辑,在此世人间找到更好的安排②虽然都谈“道”,都以“道”来统称整全的、神秘的原理原则,虽然都强调自然,主张人依循自然而生,但庄子的态度,是人要以自然为广大的空间,摆脱人世狭小范围的拘执,找到徜游自然、依道而行的方式,老子关心的却是将自然的道理运用在人世上,来处理人间关系,因而可以在人世上获得更安稳、更有权力、更有把握的人世生活。

      ③庄子从一开始就否定了人世的绝对性、独特性,他采取了清楚的“连续性的世界观”,习惯于将现实人间事务放置到一个广大的、“连续性的”架构中,像是从外太空看地球,还原地球为宇宙天体间的一颗水蓝星球,与其他无数众星并置,因而得到一种开阔的新感受、新智慧④庄子来自一个不一样的文化传统,而殷商遗民又靠近仍然相信山鬼、水鬼、人神杂处的南方楚文化地区,所以他用“连续性的世界观”对周文化提出了根本的质疑⑤你们认为这些人世间的问题那么重要、那么困扰、那么痛苦,然而我所看到的世界,比你们看到、你们理解的大得多、复杂得多、丰富得多,我怎么可能认同你们的感受,关进你们那个狭窄的牢笼里来感受、来思考呢?一群蚂蚁为了自己的蚁窝而慌张忙碌,难道我应该认同蚂蚁因而同样地慌张忙碌吗?我不是蚂蚁,我看到的、我理解的,比蚂蚁大几百倍、几千倍,要如何把自己缩进蚂蚁的眼光、蚂蚁的计较中呢?⑥正因为源自那样的“连续性的世界观”,庄子的质疑、批判,也就不采取抽象说理的形式关键在于让人能超越“非连续性的世界观”产生的限制,看到人世之外更广大的天地那不是讲道理能做到的,而是需要以现象的刺激去启动人的身体感受所以庄子的文章,描述现象多,直接说理少,往往都是在洋洋洒洒铺陈了广袤、华丽的现象之后,才解释道理。

      ⑦老子不是这样老子的书中完全没有现象,只有抽象道理老子不曾显现出对于人世以外的自然世界任何的好奇,自然都被他化约为人事模仿、学习的对象,他有兴趣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能够从自然中抽取出来的道理⑧庄子要用人间语言来说人间以外、平常不在一般人眼光与感受之内的现象,他清楚表现出这里头的矛盾困扰他不断追求、不断开发这套带有高度人世拘限的语言的可能性,去碰触那碰触不到的现象,去表达那无法在人世里表达的冲击、震撼庄子的语言,是开阔、开拓的⑨老子的语言却是归纳、收缩的干净、紧致、简约,通篇都是道理,没有描述,也就一定不会有现象与“道”、与“自然”有关的现象,都先被浓缩、萃取成为道理了⑩庄子要说语言描述不出来的广大“自然”,老子要说语言无法准确掌握的“道”与“自然”的道理庄子希望让人看清楚自己原本所处的不过只是个蚂蚁窝,从而能够生出心胸与志趣,开放地体认蚂蚁窝以外的世界老子却是整理了蚂蚁窝以外广大世界的道理,放回来教你如何处理蚂蚁窝,在这个蚂蚁窝里变得更强、更好⑪这两个人,在人格、体会、精神与用意上,如此不同!传统上却一定要把“庄”和“老”放在一起,一方面反映了中国文化中不重视、不讲究分析、鉴别的思考习惯,另一方面也充分反衬出庄子的高度异质性。

      光是阅读庄子,如实地接触、认识庄子,对长期浸淫在单一层次人世关怀的周文化中人来说,极其陌生,要把庄子和老子摆在一起,有老子的人间讯息作为引导、参考,他们才比较能够接近、接受庄子⑫如同《楚辞》一样,《庄子》最有价值之处,是和周文化的人间关怀大异其趣的部分,是那些进出人世以外其他领域的诡奇想象与描述庄子要告诉中原传统的那些人,除了他们所熟悉的周文化之外,还有广大不同的其他认知与感受⑬庄子当然反对孔子,嘲笑孔子面对乱世,孔子的基本态度是“克己复礼”,每个人自我节制,重新认识周初所建立的封建礼仪,发自内心——而非敷衍应付——遵守这套既有的行为规范,那就能让天下恢复安稳太平的效果庄子从来就不在这个“周文秩序”中,他视原始的“周文秩序”为枷锁、为牢笼,乱世动摇了旧封建架构,那么人应该赶紧借机找到空隙,从摇摇欲坠的监狱里逃出去,怎么反而要绑束住自己对海阔天空的向往,回头自愿修补枷锁、牢笼呢?⑭庄子不谈如何应付人世,不教人如何处理人世,而是示范用什么方式将人世放到对的位子上,看出其相对的渺小与无妄庄子要我们打开眼睛,真正看到、衷心相信:人世并不值得我们投注那么大的心力,更不必说耗用全部时间去关切、去应付。

      摘编自杨照《庄子:开阔混同的精神世界》)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思想的根基、关怀的方向以及表达的形式上,“庄”并非“老”的延伸、开展B. 虽然都强调自然,但庄子强调要徜游于自然,老子关心将自然道理运用在人世上C. 庄子对周文化提出根本质疑的原因是其文化传统的特异性与殷商遗民的特殊身份D. 庄子不谈如何应付人世,他希望人们打开眼睛看出人世相对的渺小与无妄,去追求自由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庄子讲述人世之外更广大的天地时多描述现象而少抽象说理,能使人们感同身受B. 老子的语言干净、紧致、简约,都是浓缩、萃取的道理,但其思想未必比庄子深奥C. 《楚辞》《庄子》超越人世领域的想象与描述越诡奇,对世人思想的启发性就越高D. 孔子与庄子对“周文秩序”态度迥然不同,一个要“克己复礼”,另一个想打破牢笼3. 下列对文本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对传统上并举“老庄”进行否定,指出二者有很大差异,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思考欲望B. 文章以具体可感蚂蚁和蚂蚁窝为喻,使抽象的哲学论述变得更加浅显易懂,意在突出庄子语言的独特之处。

      C. 文章先比较老子和庄子的差异,再将庄子与孔子进行比较,并借后者阐释了“逃狱专家”的具体含义D. 文章既挖掘了传统上并举“老庄”文化层面的原因,也肯定了并举“老庄”对认识庄子的积极作用,思维辩证4. 这篇议论文情感性比较强,请结合第⑤段分析作者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达到这种效果5. 教材中的《五石之弧》体现了文章的哪些观点?请简要分析答案】1. C 2. C 3. C 4. ①反问:通过反问,作者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观点的不认同,增强了语句的语气,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坚定立场和强烈情感②比喻:将世俗之人比作蚂蚁,将自己比作一个超脱的观察者,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世俗之人的狭隘和忙碌,以及作者自己的超脱和洞察③夸张: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自己视野的开阔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与世俗之人的狭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排比: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强调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世俗观点的质疑和批判 5. ①《五石之瓠》中,庄子通过惠子对大葫芦无用而欲毁之的故事,展现了其独特的“连续性世界观”;庄子对惠子关于葫芦用途的狭隘看法提出了质疑,是对周文化中实用主义价值观的批判②《五石之瓠》中,庄子通过讲述一个生动的故事来引发读者的思考,而不是直接阐述抽象的道理,体现了本文中“不采取抽象说理的形式”“庄子的文章,描述现象多,直接说理少”。

      ③《五石之瓠》中,庄子将大葫芦视为自然之物的代表,认为其虽大而无用,但实则蕴含着无限可能,体现了庄子强调人要以自然为广大的空间,摆脱人世狭小范围的拘执;庄子通过大葫芦的故事,鼓励人们超越人世间的常规思维,去探索和发现自然中的无限价值,与文章中庄子希望人们开放地体认蚂蚁窝以外的世界的观点相呼应解析】【导语】这篇文章通过对比庄子和老子的思想特点,剖析了传统“老庄”并举的局限性作者强调庄子的“连续性世界观”和语言的开放性,突出了其对人世相对渺小的看法,并反驳周文化的“非连续性世界观”同时,通过孔子与庄子的比较,展现庄子反对传统礼仪的自由追求,使得读者更易理解庄子思想的独特之处文章逻辑严谨,运用形象比喻,加强了论述的说服力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的能力C.“庄子对周文化提出根本质疑原因是其文化传统的特异性与殷商遗民的特殊身份”错误,庄子对周文化提出根本质疑的原因是他所处的文化传统和地理文化环境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使得他能够以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看待周文化,并对其提出质疑但并不能简单地将这些特殊性归结为庄子的“特殊身份”或“文化传统”本身作为质疑的直接原因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C.“……想象与描述越诡奇,对世人思想的启发性就越高”错误,原文第⑫段提到:“如同《楚辞》一样,《庄子》最有价值之处,是和周文化的人间关怀大异其趣的部分,是那些进出人世以外其他领域的诡奇想象与描述这里只是强调了《庄子》中的诡奇想象与描述是其有价值之处,但并没有说诡奇程度越高,启发性就越高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C.“借后者阐释了‘逃狱专家’的具体含义”错误,“逃狱专家”是作者对庄子的一种形象比喻,用来形容庄子对原始“周文秩序”的逃离和反叛态度,这个比喻在文章的第⑬段中有所体现,但并不是通过孔子来阐释的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及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①“我怎么可能认同你们的感受,关进你们那个狭窄的牢笼里来感受、来思考呢?”是反问句,作者通过反问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世俗观点的不认同他质疑自己为何要认同那些被世俗之人视为重要、困扰和痛苦的问题,从而暗示自己的视野和理解远远超出了世俗之人的范畴这种反问不仅增强了语句的语气,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坚定立场和强烈情感②“一群蚂蚁为了自己的蚁窝而慌张忙碌,难道我应该认同蚂蚁因而同样地慌张忙碌吗?”是比喻句,作者将世俗之人比作蚂蚁,将自己比作一个超脱的观察者。

      这种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世俗之人的狭隘和忙碌,以及作者自己的超脱和洞察通过比喻,作者将自己的观点与世俗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的立场③“我看到的、我理解的,比蚂蚁大几百倍、几千倍”采用夸张修辞,作者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自己视野的开阔和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他将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比作比蚂蚁大几百倍、几千倍的存在,从而与世俗之人的狭隘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夸张不仅增强了语句的感染力,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的智慧和洞察力④“你们认为这些人世间的问题那么重要、那么困扰、那么痛苦”采用成分排比,连续使用了三个“那么”来强调世俗之人对问题的看法这种排比不仅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强调效果,还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对世俗观点的质疑和批判同时,排比句式的运用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和把握作品观点的能力①《五石之瓠》中,庄子通过惠子对大葫芦无用而欲毁之的故事,展现了其独特的“连续性世界观”庄子认为,事物的价值不应仅局限于人世间的常规用途,而应放在一个更广阔、更连续的宇宙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原卷版).docx 2025年高考真题化学(四川卷)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5届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物理Word版.docx 山西省百师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解析版).docx 山东省潍坊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监测政治(解析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Word版含解析.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Word版含解析.docx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原卷版).docx 广东省西浦教育集团外国语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三第四次模拟(开学考)化学(原卷版).docx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数学 Word版含解析.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原卷版).docx 湖南省怀化市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原卷版).docx 湖南省岳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教学质量监测(一)化学(原卷版).docx 浙江省名校新高考研究联盟(Z20 名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联考数学Word版无答案.docx 重庆市七校联盟202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适应性考试 生物答案 Word版.docx 辽宁省大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 Word版无答案.docx 福建省全国名校联盟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联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2024届河北省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Word版.docx 湖北省襄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 Word版含解析.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