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通关试卷.docx
5页姓名 :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野蛮(mán) 抵赖(lài) 警惕(tì) 国行公祭(jì)B.悼念(diào) 颠倒(diān) 呓语(yì) 铸兹宝鼎(zī)C.隆重(lóng) 修宪(xiān) 大肆(sì) 祀我国殇(shāng)D.大阪(fǎn) 变迁(qiān) 誓言(shì) 辱没真相(mò)2、下列语句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娄蒙路的棚屋,可以说是不舒服的典型。
B.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C.几个月以来使比埃尔和玛丽入迷的镭的真相,实际上比他们以前天真地希望着的样子还要可爱D.她永远记得看萤光的这一晚,永远记得这种神妙世界的奇观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不可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鲫鱼背B.在男子400m自由泳决赛的争夺中,孙杨惜败于霍顿屈居亚军,那天从赛场出来,孙杨抱着熟悉的记者哭到不能自已C.从80年代中期起,一股对抗光辉道路的思想在潜滋暗长,它的源头是经济学家赫尔南多·德·索托D.驾车在S306蚌埠至沫河口段疾驰,路面坦荡如砥,阳光从树叶的间隙投射到道路上,给路面增添了许多斑斓色彩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走过这家温暖的书店,安慰着这个城市行色匆匆的人们疲惫的精神和灵魂B.因为搭上了网络购物的顺风车,快递行业迸发出极大的生长活力让人瞠目结舌C.大雁之所以能够穿越风雨,行稳致远,关键在于其结伴成行,相互借力D.深海勘探开发技术装备的研制,将不断推进我国大洋海底可燃冰的开采工程效率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③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论语》十二章)④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⑤__________,亭亭净植周敦颐《爱莲说》)⑥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2)默写陶渊明《饮酒》(其五)的后四句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 )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B.寡助之至 至:极点C.管夷吾举于士 士:狱官D.必先苦其心志 苦:痛苦(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环而攻之而不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B.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其如土石何C.多助之至 已而之细柳营D.以天下之所顺 自康乐以来(3)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文:能够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B.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感动,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以不断增长他的才干C.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译文:凭借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D.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译文: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能与之匹敌的邻国和外患的侵扰,这个国家常常容易灭亡。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段举攻城不胜和守城弃逃的例子,目的在于启发君主如何打好仗,取得战争的胜利B.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战争的总指挥,也是政治上的领袖C.乙文在论述人才的造就问题时,强调了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的作用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句在第一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清 欢①一千年前,苏东坡被贬黄州,曾与友人共游南山友人以山中野菜招待,对此东坡诗兴大发:“人间有味是清欢想那苏东坡,虽然后半生颠沛流离,屡遭贬谪,但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生追求清欢的人生真味,的确是把握住了人生的真谛②清欢,是清淡的欢快、清雅的欢愉,是“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悠闲自在、“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超然洒脱清欢更是一种至高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③日本学者写了一本《清贫思想》,他建议人们采取清贫的生活方式,淡化对名利、地位、权力的追逐,追求一种内心丰盈美好的恬淡生活美国人普兰特的《简单生活》认为,简单生活是“表现真实自我的有明确意义的生活”,是“丰富、健康、和谐的生活”清贫思想也好,简单生活也罢,提倡的都是清欢。
④其实中国人对清欢的提倡由来已久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对弟子颜回赞不绝口:“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面对困境,别人难以忍受,颜回却乐此不疲,欢而不改,这需要多高的境界、多深的修养呀孔子对“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连叹“贤哉”,这是老师对学生的高度评价,也是古代圣贤对清欢精神的高度肯定⑤人生苦短,生活的表象多姿多彩,其内涵却纷繁复杂只要尽心尽力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全然不必为烦琐之事烦恼将自己的脚步放慢一点,放轻一点,过一种简朴的生活,享受一下世间原有的简单和真纯,追求精神上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才是永久的快乐⑥但是,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经得起名利的诱惑,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结果如何呢?这些追名逐利者或惶惶不可终日,或“反误了卿卿性命”,君不见有多少“苍蝇”落地,又有多少“老虎”进笼,他们的人生何乐之有?⑦提倡清欢,并不是倡导“穷欢”,不是要我们走进深山老林,拒食人间烟火;崇尚清欢,也不是推崇“清闲”,不是要我们碌碌无为,得过且过追求清欢,要不为世俗所困,不为名利所惑;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像苏东坡那样,虽遭受打击排挤,也不忘情于山水,而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⑧清欢,人生的真味,做人的真谛,让我们用一生去追寻根据袁浩文章改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第①段和第④段分别使用的关于苏轼和孔子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3.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鸡鸣狗盗者有之,蝇营狗苟者有之,蚕食鲸吞者有之4.第⑦段主要论证了什么?是怎样论证的?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C.“山随平野尽”中的“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用语贴切D.颈联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平静,以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辽阔、天空高远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六、语言表达(共10分)解释下列词在句中的意思1)诏 ①不闻天子之诏( )②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2)入 ①匈奴大入边( ) ②直驰入( )(3)持 ①彀弓弩,持满( ) ②于是上乃使持节诏将军( )七、作文(共40分)写作。
题目:藏在 里的爱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自由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600字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