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考语文备考现代文阅读之小说重要题型例举及知识清单.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呜哈****2
  • 文档编号:330009766
  • 上传时间:2022-08-05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3.09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题型一:情节概括题题例:请梳理出小说的行文思路6分)(《昏厥羊》)答案 开端:交代老马喜欢吃蒜,老伴临走前嘱咐“水表好像有点儿不准”发展:正在偷剥私藏的大蒜时有人按门铃,虚惊后匆忙把工资放在餐桌上再发展:自称小区水工的陌生人按门铃,老马让他看水表并训斥他,陌生人吓晕高潮:老马去客厅打想救人,回来发现陌生人已逃离并偷走了自己的工资结局:老马心里难受,觉得自己就是晕厥羊题型二:情节作用题赏析情节作用解题思路:①从情节与小说环境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②从情节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埋下伏笔,设置悬念,线索,铺垫,照应,首尾呼应,推动情节发展,使情节曲折生动,对比,衬托,承上启下,结尾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深思;结尾出人意料,情节逆转,深化主题等;③从情节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充实等;④从情节与小说主题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⑤从情节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角度考虑,常用术语:设置悬念,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等。

      题例一: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马兰花》)参考答案 (具体分析)①第一次是“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强忍泪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责后的委屈与隐忍 (2分)②第二次是“眼里含着泪”含着泪水的背后是对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的气愤与不满 (2分)③最后一次是“满眼的泪水”满眼泪水的背后是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以及对丈夫终于不再唠叨埋怨的释然2分)效果:三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马兰花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人间自有真情在”的主题题例二: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答例一】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答例二】①从情节结构上看,这样处理使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②从阅读感受看,这样处理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意味隽永③从主题上看,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突显了人情、人性的美好。

      题例三:小说开头写了老马非常喜欢吃蒜的情节,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 ①写老马喜欢吃蒜,可是这个廉价的嗜好并不能被顺利满足,说明老马在家里没有地位;②老马只能在老婆不在家的时候偷偷吃蒜,刻画出老马胆小怕事、懦弱的性格特点;③因为吃蒜才精神昂扬力量充沛,才会不由分说把“水工”“请”到家里加以训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题例四:本文以“我”与特吉的冲突开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①通过紧张的冲突,引起读者阅读兴趣,把读者迅速带入小说情境;②引出下文“我”去打猎的故事;③交代“我”的孤儿身份、与继父的情感隔阂,以及“我”对亲情的渴望;④初步刻画“我”性格的倔强和好强题型三:情节手法类题题例一: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赵一曼女士》)答案: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题例二:分析本文叙述上的特征6分)(《呼兰河传》)① 用第一人称,显得真实、自然、亲切。

      ②通过孩子的视角,呈现天真有趣、温暖美好的一面② 按照时间顺序自然展开,叙述散文化,节奏舒缓④注重场景的细节描绘,细腻、生动、传神分析关于文章叙述上的特征的角度,包括叙述的人称、顺序(顺序、倒叙、插叙等)、视角、内容上的特色等题例三:(3)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③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每答一点给2分,给满6分为止)题例四:小说从当年的学生“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这样的构思有什么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①阅读感受上,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使蒋老师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②人物塑造上,从学生“我”的角度来叙述,有利于表现学生心目中真正优秀老师的形象,突出蒋老师和蔼可亲的特点③主题上,从学生“我”的角度来叙述,便于表达学生对老师的亲近感和崇敬之情,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题例五:海明威的“冰山”理论将文学作品同冰山相类比,他说:“冰山在海面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

      本小说正是只描写了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请据此简要说明本小说的情节安排及其效果《越野滑雪》(1)小说的情节是两人的越野滑雪及在小客栈的逗留,这只是小说“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2)在小说文本的第二部分,作者通过多个细节突出描写客栈的破败和黯淡,与白雪皑皑的山间峡谷形成鲜明对比,读者可以据此推测出其背后隐藏着的现实生活中小说主人公需要时刻面对的种种不能如愿与他们对现实生活的逃避与沮丧 (3)这种情节安排使小说大量留白,引人遐思,丰富了读者的视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题例六: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答案:①从情节上看,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只叙写队员受困口渴,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的故事,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紧凑 或:从情节上看,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即以“渴”为线索,从受困口渴,到渴望被救,最后得瓜解渴,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情节完整②从主题上看,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围绕受困口渴、得瓜解渴这一事件,突出了艰苦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的难能可贵③从人物形象上看,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和感受,能更好地塑造出不畏艰险,认真负责,热心救人的科研工作者形象。

      ④从阅读感受上看(艺术效果看),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从受困荒漠口渴难耐,渴望被救无望,最后得瓜解渴,跌宕起伏的情节,有利于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读者很有代入感)题例七: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解析:简述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情节叙述方式的作用……好处”,这样的表述可以归为“作用”类题目应从小说三要素以及主题的角度,即主题的表现、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效果三个方面来考虑答案:①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人物形象)②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主题表达)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表达效果)题型四:线索类题题例: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答案 第一问: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第二问:①设置麻婶母女还款这一暗线,虽然着墨不多,但仍可展现她们的品质,丰富小说的主题;②明暗线索交织,使小说情节更为集中紧凑,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一、情节概括:小说情节的结构模式1. 常见模式以时空为本体,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情节,是一种线型结构。

      一般有以下三种方式:①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祝福》)②摇摆模式:即“一波三折”式,这种情节往往扣人心弦,极具魅力(如《变色龙》)③“欧亨利”笔法:情节发展出乎意料却又合乎情理,即在结尾处出其不意的揭露真相如《项链》《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2. 外国现代小说在结构上常有更多的变化,常见的主要有三种结构模式:①“延迟”式结构:作者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紧张设置障碍,又不使读者觉得希望完全破灭,在这种捉迷藏式的游戏中,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结构张力《牲畜林》②生活的横断面:将时空浓缩到一个小小的点上,在精巧的结构中展开漫长的时间和立体的无限空间如《半张纸》,横断面就是主人公在搬离寓所的那一刹那阅读半张纸的两分钟,而从中我们窥见了主人公两年的人生经历、情感体验、人生感悟,以及给我们的人生启迪文中借助“半张纸”这个小切口,作出大文章情节简单,却含意丰富③按照心理时序而展开的意识流结构:它打破了时间这一恒常的维度,让人物的意识在超时间的空间里任意往来,如《墙上的斑点》,围绕“墙上的斑点”,主人公的意识便呈现一种非常自由、任意流淌的状态小说情节概括方法①按时间顺序概括: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②按空间顺序概括:一个场面(地点)就是一个情节,场面变化情节就会变化如《林教头风当山神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仇人——看管草科场——山神庙复仇③寻找线索后概括:可以寻找事物线、情感线、对比线等如《项链》中的线索是项链,女主人公“借项链——失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赝品”,都与“项链”有关拓展:线索抓住线索是把握故事情节的关键,它可能是:①人物或事物(如《项链》)②景物描写③小说的事件④主人公的情感走向(一句话)⑤故事的时间、空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作品的线索具有明线暗线“双线”发展的特点(如《药》(明线:华老栓为患痨病的儿子华小栓买治病的“人血馒头”;暗线:革命者夏瑜被捕、被杀,他的血制成了人血馒头《马兰花》)小结:线索是贯穿整个作品情节发展的脉络情节梳理的2个答题模板模板一: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做何事”更不能少何事”一环中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模板二: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的答题模板故事较复杂、关涉到的人物较多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做到前后贯通。

      常用答题模板:某人做了哪些事二、情节手法(重难点):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情节结构手法和情节叙述手法 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排结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线索串联、悬念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1. 小说情节安排常见的技巧:构思技巧作用、效果分析悬念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抑扬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形象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作的提示或暗示伏笔用得好,可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前因后果更分明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的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陕西省榆林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原卷版).docx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考试末政治(原卷版).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原卷版).docx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英语(原卷版).docx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数学(原卷版).docx 福建省龙岩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政治(解析版).docx 北京市昌平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解析版).docx 2025年陕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化学(原卷版).docx 山东省临沂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docx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英语 Word版含解析.docx 河南省驻马店市敬业职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答案Word版.docx 安徽省马鞍山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解析版).docx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英语(解析版).docx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地理(解析版).docx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Word版含解析.docx 湖南省邵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 Word版含解析.docx 陕西省榆林市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化学(原卷版).docx 云南省“美美与共”民族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三)历史(原卷版).docx 陕西省榆林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