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班主任的教学方法.doc
5页一年级班主任的教学方法大公开《一年级习惯培养》 摘自我一个朋友的教学手记,一年级的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个了解下老师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干的大家也可以在家配合对孩子进行相应的训练,让孩子早日适应学校环境 一年级习惯培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美)约·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可见,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是重要的,而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这将会对他们的学习质量、道德品质、能力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长期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一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我觉得教师的榜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特别是小学生)的崇拜对象榜样示范作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很直观、有效的教师在学校里的所有表现都在他们空白的心灵写下了一页,学生在校耳濡目染地感受教师的一言一行,并且模仿教师的言行教师如何在短期内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呢?这要从孩子由幼儿园转入小学这个转折期开始。
一年级小学生正处于一个从幼儿园步入校园的重要转折和适应时期,在幼儿园,他们的活动以游戏为主随着进入学校,学习将会成为他们的主要活动,这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都带来了重要影响而小学生学习行为又同其他行为方式(如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不仅对学习的本身,而且对学生道德品质以及心理的和谐发展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我认为应着重抓住以下几种习惯的培养: 一、行为规范的养成 1、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 (1)上课: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应端坐在教室里,恭候老师上课,当教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待老师答礼后,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若因特殊情况,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轻轻敲门,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 (2)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重要的内容应做好笔记当老师提问时,应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并且应当使用普通话 (3)下课:听到下课铃响时,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学生应当安心听讲,不要忙着收拾书本,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全体同学仍需起立,与老师互道:“再见”。
待老师离开教室后,学生方可离开 2、课外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校内公共场所应该自觉保持校园整洁,不在教室、楼道、操场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不在黑板、墙壁和课桌椅上乱涂、乱画、乱抹、乱刻,爱护好学校公共财物、花草树木右行礼让,不在教室、楼道、甬路上追逐打闹不攀越树木、楼梯、阳台节约用水、用电 3、卫生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新生由于刚跨入小学,对小学生活比较陌生,与幼儿园生活有太多的不相同,再加上他们好动、好奇,又是独生子女,在行动上较自由、散慢,要他们在短期内达到规范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多年的低年级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体会到身教这种教育方式比批评责骂和训斥效果好得多,能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境界如:我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中,先向全班同学安排了“小岗位责任制”,达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使每一个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岗位责任,但是他们毕竟年龄小,贪玩又不自觉于是,我选出了责任心强的同学当组长检查卫生打扫情况,我还把前后桌的同学分为一个小卫生组,选出小组长不定实地检查卫生保持情况新开学第一周,每次值日生工作,我总是一边指导他们如何做,一边身体力行,手把手的作示范,和他们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
有时,我走进教室,看到地上的纸屑,就不动声色地把它们拣起来放到垃圾桶里;地上脏了,主动拿扫帚扫干净;桌面脏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在我的无声身教教育下,潜移默化的受到了感染由于我办人数较多,桌凳相对也多,可见凳子露在外面既不整齐也不安全,因此,从开学的第一天,我就要求学生做到:人走凳子就要塞在桌子底下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如今,我们的教室里地面从早到晚始终保持整洁,桌椅整齐,即使有时不小心掉下些许纸屑,或有些地方脏了,学生们都会主动拣起来或自觉扫一扫在这样整洁的环境中,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4、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集会在学校是经常举行的活动一般在操场举行,由于参加者人数众多,又是正规场合,因此要格外注意集会中的行为我校每周一的早上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升降国旗是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一种方式升旗时,我要求全体同学队列整齐,面向国旗,肃立致敬当升国旗奏国歌时,要立正,脱帽,行队礼,直至升旗完毕升旗是一种严肃、庄重的活动,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忌自由活动,嘻嘻哈哈或东张西望神态要庄严,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所有在场的人都应抬头注视 二、学习习惯的养成 1、一般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
我根据住校学生的特点,首先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学习行为训练如在训练学生上课发言举手时,告诉学生为什么上课发言要举手,再进行示范练习,要求人人掌握规范的举手姿势(举左手,略高于头,不要碰撞桌子发出声响)发言的体态及声音的高低其次,以编儿歌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养成习惯如在训练学生课前静息,按时上学和认真完成作业时,把要求和方法编成儿歌指导学生儿歌的内容是:“上课铃声响,快步进课堂,悄悄静息好,等着老师把课上早上起床,穿衣叠被,洗脸刷牙,快快吃饭上学去本子到,垫字板,拿起笔,细心做作业又如,在训练学生在摆放和整理学具时,把一般的顺序和方法利用班会让学生演示说步骤,同时我把文具摆放的位置,也通过儿童的形式教给学生作为指导,儿歌的内容是:“书包抽屉放,书本放左上,今天用的文具、书,昨晚就放在书包里其三,注意良好习惯形成后的巩固这是一项重要环节,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对技能的形成会产生遗忘,因此反复抓,抓反复,成为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在这一阶段,多以比赛、竞争、夺红旗等形式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在师生双边活动中,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地提醒,督促和大量系统的训练,使之形成行为迁移,养成良好习惯,班风班貌也得到了发展。
2、特殊学习习惯的培养 各个学科都有学科的特点,因此,缴学的方法,学习的方式也各不相同那么学习这些学科的习惯也就不同,我把它们称为“特殊的学习习惯”就拿语文学科中的书写习惯来说,这是低年级学生一项特殊的但又非常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不仅指导学生如何握笔、运笔,而且教会他们写字的顺序,严格看书、写字的姿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书写姿势及习惯对儿童自制能力极稳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一定的意义其他学科的老师有哪些要求,作为班主任老师就应该了解并配合实施在和科任老师长期相处中,我逐步知道了各科老师的具体要求老师需要什么,有什么要求,我都做到心中有数,提前布置,回家准备,课前检查慢慢的学生也养成了习惯我认为,班主任善于抓“特殊习惯”的培养,有利于与各科教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也有助于班风班貌的整体发展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还是我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应逐步内化,使之成为稳定的学习品质,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只要教师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高度重视,从小行为入手,从低年级开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一定能养成因此,每一年的新生入学,我都把抓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为班风班貌建设的一个突破口。
一年级小学生,除了抓好行为规范外,学习习惯的培养更是班主任最不可忽视的一个重任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班级的班风而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在长期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更加积极向上,勤奋刻苦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平时抓纪律教育外,我把学生的学习习惯作为重中之重来培养我平时的教学行为和生活爱好、兴趣,如读书、读报、写字姿势、字迹端正等,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然后模仿,尝试,自觉形成某一方面的兴趣爱好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我经常注意利用身教,创设情境,如课堂教学中,注意课堂上板书的字体整体美观,课内外认真倾听学生言语,同时目视这位学生,引导他产生情感共鸣,并且时刻注意自己在课外专心读书读报,把树种、报上有趣的故事或新闻告诉大家,学生听后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渐渐地,他们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又如,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今日事,今日毕”来教育提醒孩子们,我们无论干什么事都不要拖拖拉拉,不珍惜时间为此,我总是时时处处身体力行来教育他们如今看来,同学们在写作业,打扫卫生和诚信守时等方面都能及时认真地完成 三、意志力的养成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意志力薄弱,根本吃不了一点苦,而意志是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与意志力水平的高低是一致的。
因此,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并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的自制性、坚韧性和持久性同时,他们也不会因为身体有了些许的不舒服,而又哭又闹,不肯来校上学,相反,学生即使有病也坚持上课,他们从来没有随便缺课的,这也是人的一种意志力的驱使 四、思想品格的培养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班主任应充分利用这一心理因素,抓住有效契机,陶冶学生的思想品格如:在班队会上,我和学生一起认真学习《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并逐一讲解、示范,结合少先队的活动主题“让文明之花开遍校园”来开展活动,使学生明确认识到应该如何去做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从而,他们逐步学会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在实施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学生的充分讨论,将项目内容细化为紧贴学生思想和生活的具体行为,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小目标”开展达标活动,突破自身素质的薄弱环节,并且发挥“以点带面”“见微知著”的作用,促进素质的全面发展根据我班的具体情况,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是这样做的: 1、确立小目标实施实验前,我利用班会时间向学生公布小目标的内容,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活动的目的及意义,激发学生“争标”的积极性先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自己最薄弱的方面寻找自我奋斗的小目标。
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不能充分认识自己,我便加强了与家长的联系,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让家长帮助自己的孩子确立看得见、做得到的奋斗小目标所以在评标时,大部分同学都能达标,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后的喜悦,也为下一步小目标的再确立奠定了基础 2、实现小目标学生在课内外通过开展达标活动,进行自我教育,教师在指导学生实现自我小目标的同时,一定要与家长充分联系,争取家长的充分配合引导学生从点滴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们班刘诗桌同学自理能力很差,行动、吃饭、穿衣都要依赖姥姥来帮忙,家长对此很着急自从帮他确立争“自理星”后,他发生了很大变化,事事都学着做,试着干,自理能力在逐渐加强又如崔深同学平时有乱花钱、偷家长钱的坏习惯,自从确立争“自律星”和“简朴星”之后,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坏习惯已基本改掉再如苏嘉诚同学平时花钱大手大脚,多次教育时戒时犯,我便建议他确立“自律章”和“节俭章”,我又打与其家长联系,建议控制一下孩子的零花钱,并对其进行教育、监督如今,他变了,不但加强了自我约束能力,还把自己攒下的一百多元零花钱捐献给了六年级生病的刘天柔同学为此,我赶忙抓住教育契机表扬了他,现在,他已彻底改掉了爱花钱的坏习惯,再也没犯过。
在本次活动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劳动星、礼仪星和自学星”,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