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人教部编版.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金诺****简谱
  • 文档编号:330477934
  • 上传时间:2022-08-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人教部编版 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关键在于让学生知道“问什么?”,学会“怎么问?”先谈“问什么?”这是针对提问的内容而言训练应采用“三段渐进式”1.单篇课文单项内容训练阶段初学提问,口子要小,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围绕目标提问特级教师徐振维就采取这种做法,她上《荔枝蜜》,一开始就提出师生合作两点要求,(1)同学们自己对课文提出问题;(2)靠大家的力量,一起解决问题具体操作上,她进一步提出:“我们更希望大家问的,是属于语文方面的问题最好围绕着两个方面:(1)在词语的运用方面,比如:‘不想叫蜜蜂螫了一下’,为什么这里用‘螫’呢?说‘叮’‘剌’可不可以呢?说‘咬’又可不可以呢?(2)我们以前学过一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的知识短文,在这方面也请同学们考虑一下,比如,既然要歌颂蜜蜂的辛勤劳动,为什么要写小时候不喜欢蜜蜂呢?就是说,这篇课文是否围绕中心选材?”这样限定范围,目标明确,学生易学,能保证提问质量2.单篇课文整体内容训练阶段这一点,特级教师钱梦龙总结出“定向提问”和“深思质疑” 两种方式所谓“定向提问”要求学生从三个方面依次发问:(1)、“文章写了什么?”(什么?)这是关于文章内容的探究;(2)、“怎样写的?”(怎样?)这是关于文章形式(写法与语言)的探究;(3)、“为什么这样写?”(为什么?)这是关于写作意图及思路的探究。

      深思质疑”则是指问题是学生经过“深思”后自己发现的以笔者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为例,学生针对题目围绕三个方面提问,如“鲁提辖是什么身份?郑屠为什么叫镇关西?鲁提辖为什么要打镇关西?怎么打的?”,这样层层质疑,教者只要梳理一下学生提问并组织讨论,学生理解自然就深透3.同类课文比较训练阶段叶老曾精要指出阅读同类文章质疑的七个方面:“一、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类?和哪一篇性质相似或互异?这类文章有什么特性和共通式样?(文章的体制)二、文章里用着的词类,有否你所未见的或你所知道的某词大同小异的?(语汇的搜集)三、文章里词和词或句和句的结合方式有否特别的地方?你能否一一辨认,并且说出所以然的缘故文法)四、文章里对于某一个意思用着怎样的说法?那种说法有什么效力?和别种说法又有什么不同?(修辞)五、文章里有什么好的部分?好在哪一点?有什么坏的部分?坏在哪一点?(鉴赏与批评)六、这篇文章和别人所写的同类的东西有什么不同?你读了引起什么感觉?(风格)七、从开端到结尾有什么脉络可寻?有否前后相关联的部分?哪一部分是主干?哪些部分是旁枝?(章法布局)”叶老所列七项,概括了文章在形式上的主要方面,使学生一开始就懂得该从哪些方面去质疑,而且一概用提问方式,注重“比较”, 这样既可概括共性,抽取典型,阐发内义,又能辨析个性,品评特殊,深化理解。

      再谈“怎么问?”这是针对提问的方法而言,应从三方面进行训练1.教师示范,“导儿学步” 叶圣陶、朱自清在《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里说:“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牵着,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跤……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训练提问也类于此,教师应先扶后引,先牵后导,作示范提问如笔者教“以物喻人,托物言志”类课文,首先以徐振维老师《荔枝蜜》提问实录出示学生,鼓其信心;继而以自己教《爱莲说》提问方法示范学生,学其技巧;最后以《白杨礼赞》等课文让学生自己质疑提问2.讲究顺序,循序渐进训练学生提问,要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初一阶段,宜多在遣词、写法和选材方面;初二阶段,进而到文章布局、行文思路和写作意图方面;到了初三,就应进行整体训练,并学会对文章的鉴赏和批评;学会提出比较优劣得失的问题,提出假设、可能等创造性思维的问题如“孔乙己与范进比较有什么相似处?有什么不同处?鲁迅与吴敬梓相比,在塑造人物,反映社会方面谁更深刻?”“于勒真的发财回来会出现什么情景?”3.掌握用语,授予方法为了使提问简便易学,教师可让学生学会使用提问用语如台湾学者陈龙安先生归纳的:假如、列举、比较、替代、除了、可能、想象、组合、六w(即英文中who谁、what什么、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ere哪里、how如何)和类推。

      笔者运用这些用语,组成句式,提供例句,让学生模仿,如直接式:“写白杨树实际是写谁?为什么要反复赞美白杨树?为什么开头不写白杨却写黄土高原?”比较式:“闰土的少年和中年比较有哪些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改换式:“‘风沙侵袭’中‘侵袭’改为‘侵入’或‘侵占’行吗?”假设式:“《白杨礼赞》结尾如果没有最后一个自然段行吗?作者为什么要加最后一个自然段?”“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让学生知道“问什么?”,学会“怎么问?”,才有可能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成为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作者简介:吴泓,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1991年广西中青年教师高中议论文优质课大赛获一等奖;1995年《中学语文》作“封面人物”专门介绍;1996年评为地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7年评为地区“十大杰出青年”;1998年广西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光荣称号。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