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31页2025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至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占全国人口的22%,65岁及以上人口达2.2亿,占全国人口的15.6%我国超大规模的老年人口、不断加速的老龄化趋势,引发了全社会对养老问题的广泛关注与以往不同,当今“银发族”的养老需求已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从生活照料需求向多层次、个性化需求转变但目前的养老服务,还主要局限在基本生活照料与医疗护理这类生存型服务方面,需求量较大的精神慰藉、健康管理、养老金融、法律咨询、社会参与等发展型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与此同时,即便是生存型需求的优质服务供给也存在巨大缺口因“熟人社会”的惯例和对宗亲血缘的重视,尽管养老分为居家、社区、机构等多种场景,但现实中高达90%的中国老年人仍选择居家养老,需要居家护理与服务不仅如此,据统计,截至2022年,我国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口约为4400万,但全国养老服务床位仅为820万张,专业护工更是严重短缺很显然,原有的养老服务已难以满足当前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在确保“老有所养”的同时,撬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研究设立养老服务相关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加快养老科技发展,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推广智能化家居和智慧健康产品这为我国进一步加快养老科技产业发展,利用智慧科技解决养老过程中痛点、难点提供了顶层设计各地政府则重点将人形机器人纳入智慧养老的政策视野2024年7月15日,《上海市推进养老科技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推行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康复辅助类产品2024年12月17日,武汉市在数字经济应用场景集合对接大会中,重点介绍了旨在帮助老年人的人形机器人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发布的一项关于2027年发展人形机器人的行动计划中,强调在情感陪伴、健康监测、智能家居服务等场景中部署机器人,探索人机安全和信任机制……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养老护理应用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取材于张栋的文章)材料二: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养老一直被认为是传统产业,但随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科技为养老注入了新活力、新动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提出,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人工智能等技术产品研发应用。
为什么要重点推动人形机器人?它在养老服务中具有怎样的优势?从本质上看,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典型的“人——机——环境”生态系统,是具身智能的最好体现,它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姿势识别等技术与人类用户进行交互,通过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等技术感知、响应、处理环境的变化,以实现在真实复杂环境中执行人类用户的指令、完成人类用户的任务这就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完全可以实现在养老服务中的全场景应用从实践来看,已有不少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始研发提供养老服务的人形机器人,并取得了诸多进展:2024年9月,腾讯RoboticsX实验室推出了一款名为“小五”的人形机器人,它可以自主避让轮椅推动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还能张开双臂抱扶辅助老人起身乐聚与苏州康养集团合力打造护理场景下的智能感知巡视机器人,还在训练可以完成送水、送饭、送药等日常养护任务的“夸父”机器人复旦大学甘中学教授团队研发的“光华一号”养老机器人,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大放异彩,它不仅能听懂老人指令,搀扶老人行走,还能读懂老人的表情并作出情感回应……通过不断迭代,人形机器人将逐步提供“卧床护理——辅助站立——智能助行——居家康复——情感陪伴”完整养老护理方案,“机器人协助养老”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科幻故事,而是触手可及的现实。
此外,有关脑机接口的利好消息也频频传来作为一种直接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的前沿技术,它能帮助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恢复部分身体功能,可用于认知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还可让老年人只需通过意念即可控制家电,呼叫护理人员,与家人远程沟通……可极大减轻人工护理的压力,应用场景丰富,前景广阔同时,智能养老系统也在逐步走向大众视野这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的创新解决方案,它可以利用智能设备、传感器和互联网技术等来监测和管理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居住环境,提供相应的医疗、护理和生活支持,还可根据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和个性需求提供定制服务,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展望未来,智慧科技将为老年人创造更加舒适、便捷和安全的生活环境,让养老不再难取材于冷舒眉、刘扬等的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我国养老现状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老龄化趋势正在加速,养老问题引起社会关注、国家重视 B.老年人对生存型服务的需求远远高于对发展型服务的需求C.许多老年人居家养老是因熟人社会的惯例和对宗亲血缘的重视D.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智慧养老,且重点发展人形机器人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以精神慰藉、健康管理等为代表的生存型服务供给严重不足。
B.全国养老服务床位数量能基本满足失能与半失能老人的需求C.十八大以来,国家确保老有所养,并撬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D.北京市在探索人机安全和信任机制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人形机器人”应用的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五”人形机器人可以感知、响应、处理来自真实复杂环境的变化B.乐聚打造的人形机器人已经完全实现了在养老服务中的全场景应用C.“光华一号”可以读懂老人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并与之进行交互D.蛇年央视春晚《秧BOT》中的人形机器人迭代后或可用于养老服务4.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和推断,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重点强调了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材料二则分析其原理并概述其发展历程B.材料二中的脑机接口技术,可用来解决材料一中老年人需要精神慰藉、护工短缺等问题C.材料二中智能养老系统可提供定制服务,能用于满足材料一中的养老个性化需求D.两则材料涉及了各级政府、企业、高校等多个主体,说明养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5.某同学运用思维导图梳理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尚有①一④处未填写,请根据材料内容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共同话题: 材料一话题:我国养老现状及应对策略 老龄化趋势严重;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材料二话题: 人形机器人技术智能养老系统技术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复性书【1】李翱人之所以为圣人者,性也;人之所以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浑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性与情不相无也虽然,无性则情无所生矣是情由性而生,情不自情,因性而情,性不自性,由情以明性者,天之命也,圣人得之而不惑者也;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圣人者岂其无情耶?圣人者,寂然不动,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耀而光,制作参乎天地,变化合乎阴阳,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然则百姓者,岂其无性耶?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也,虽然,情之所昏,交相攻伐,未始有穷,故虽终身而不自睹其性焉火之潜于山石林木之中,非不火也;江河淮济之未流而潜于山,非不泉也石不敲,木不磨,则不能烧其山林而燥万物;泉之源弗疏,则不能为江为河,为淮为济,东汇大壑,浩浩荡荡,为弗测之深情之动静弗息,则不能复其性而烛天地,为不极之明故圣人者,人之先觉者也觉则明,否则惑,惑则昏,明与昏谓之不同明与昏性本无有,则同与不同二皆离矣夫明者所以对昏,昏既灭,则明亦不立矣。
是故诚者,圣人性之也《易》曰:“夫圣人者,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勿违,而况于人乎?”此非自外得者也,能尽其性而已矣圣人知人之性皆善,可以循之不息而至于圣也,故制礼以节之,作乐以和之安于和乐,乐之本也;动而中礼,礼之本也故在车则闻鸾和之声,行步则闻佩玉之音,无故不废琴瑟,视听言行,循礼法而动,所以教人忘嗜欲而归性命之道也道者至诚而不息者也,至诚而不息则虚,虚而不息则明,明而不息则照天地而无遗,非他也,此尽性命之道也哀哉!人皆可以及乎此,莫之止而不为也,不亦惑耶? (有删改)注释:【1】复性:恢复本性李翱:唐朝哲学家,一生崇儒,发展了孟子“性善”说6.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烟不郁,光斯明矣 郁:聚集B.制作参乎天地 参:反省C.则不能复其性而烛天地 烛:照亮D.动而中礼,礼之本也 中:符合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人之所以为圣人者 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B.人之所以惑其性者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C.则不能烧其山林而燥万物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D.莫之止而不为也 人而不仁,如礼何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与情不相无也不存在没有情感的本性,也不存在没有本性的情感B.虽有情也,未尝有情也(他们)虽然有情感,但从未被情感所左右C.先天而天不违,后天而奉天时(圣人)先于天行动并且上天不违背他们,后于天行动并且侍奉上天D.视听言行,循礼法而动 (他们的)视听言行,遵循礼法而行动9.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沙浑而水不清、烟郁而光不明来说明情昏会遮蔽人的本性。
B.第二段谈因普通人的本性与圣人的不同,所以普通人情感就会昏惑C.第三段引用《易》的内容,是为了强调圣人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D.文章围绕“性”与“情”,用对比、比喻等方法,论述“复性”主张10.文中的普通人是如何对待本性的?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普通人恢复本性?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说明三、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哨遍【1】辛弃疾一壑自专【2】,五柳笑人,晚乃归田里问谁知:几者动之微望飞鸿冥冥天际论妙理,浊醪正堪长醉,从今自酿躬耕米嗟美恶难齐,盈虚如代【3】,天耶何必人知试回头五十九年非,似梦里欢娱觉来悲夔乃怜蚿,谷亦亡羊【4】,算来何异物讳穷时,丰狐文豹罪因皮富贵非吾愿,皇皇乎欲何之?正万籁都沉,月明中夜,心弥万里清如水却自觉神游,归来坐对,依稀淮岸江涘看一时鱼鸟忘情喜,会我已忘机更忘己又何曾物我相视!非鱼濠上遗意,要是【5】吾非子但教河伯休惭海若【6】,大小均为水耳世间喜愠更何其,笑先生三仕三已注释:【1】作者闲居江西上饶瓢泉时作,时年59岁2】一壑自专:独自享受幽美一隅3】代:交替,轮换4】夔:传说中的独足兽;蚿:多足虫亡羊:指臧、谷二人牧羊,虽所因不同,但皆失其羊5】要是:可惜是,但是。
6】河伯:神话中的黄河水神海若:传说中的北海海神11.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问谁知”两句,写少有人可从细微的迹象推知吉凶的变化 B.“嗟美恶难齐”三句,叹美恶差别、盈虚变化规律不必窥知C.“却自觉神游”三句,写作者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江淮前线D.“世间喜愠更何其”两句,叙写作者因三仕而喜、三已而愠12.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柳笑人”两句,想象陶渊明会为作者晚年回归田园而感到无比欣慰B.“丰狐文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