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doc

40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539715547
  • 上传时间:2024-01-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1KB
  • / 4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群众文化需求和公共文化服务  第一部分ﻭ   关于群众文化需求ﻭ   这里所说的文化需求主要包括休闲娱乐、放松身心、获取知识、陶冶情操,如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欣赏演出等精神层面的需求,也包括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物质层面中所追求的文化品位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都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内容,体现的是人们的基本生活方式ﻭ   群众文化需求概述   群众文化需求的历史演变、群众文化需求的区域差异、群众文化需求的发展趋势现代化进程对文化需求的影响ﻭ  经济发展对文化需求的影响、社会阶层变迁对文化需求的影响、公民社会的发展对文化需求的影响、新技术广泛应用对文化需求的影响群众文化需求的层次分析及政府的选择   文化需求的层次分析ﻭ   从政府提供服务的便捷性和对服务对象的要求视角看,大体可分为初级、中端和高端的文化需求 从受众人数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大众化文化需求和个性化文化需求ﻭ   从文化需求存在周期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稳态的文化需求和暂时的文化需求ﻭ    从群众的受益效果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利于长远的文化需求和现实的文化需求。

      从群众的祖居与迁徙的视角看,大体可分为祖居地域文化需求和移居地文化需求政府对于文化需求的选择    群众文化需求的满足ﻭ 一是通过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得到,二是以文化产业的方式通过文化市场有偿得到上述初级的文化需求、大众化的文化需求、稳定的文化需求、利于长远的需求和现实需求中积极的需求都应由政府免费提供   现阶段群众文化需求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ﻭ    如何进一步完善现有文化设施、如何使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更加贴近不同区域群众的需、如何保障文化设施的有效运转  第二部分ﻭ  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一次提出“公共文化服务”概念     202X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了专门论述202X年6月16日,胡锦涛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题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详细表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党的十八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提出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的目标任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利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和运行体系ﻭ   公共文化服务的核心   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创作成果得到保护的权利ﻭ   为什么现在提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     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要求、政府转型的必然要求、社会转型的必然要求、提升国民整体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指以政府部门为主的公共部门在一定公共财政条件下提供的、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和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向公民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制度和系统的总称ﻭ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属性ﻭ  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指标内容发展规模指标、政府投入指标、社会参与指标在不平衡性中体现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ﻭ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实现目前应以县为基本单位、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不等于一刀切、财力重点向农村倾斜是实现城乡均等化的必然选择、激活文化主体和市场主体投资,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主体的多元化 正确处理政府偏好与群众偏好的关系ﻭ  从目前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看,政府偏好与群众文化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

      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过程中,政府更多的是从职能和责任出发,更偏重于解决群众文化需求的长远、全局的,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求,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而现实中,群众更注重享受成果、休闲娱乐、旅游、学习知识、开阔眼界、提高素质 如果以优先排序的话,政府会把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文化需求放在第一位,把提高社会成员素质放在第二位,把满足人们休闲娱乐放在第三位;而大部分群众的排序却与政府的排序是不一样的   正确处理政府偏好与群众偏好的关系要对政府偏好和群众偏好进行最有效整合,缩小偏差,必须科学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和权力一是从层级上说,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要把着力点放在解决群众文化需求的长远、全局的,涉及民族文化的传承、国家文化安全和主流价值观、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求,提供这样的服务和产品而市、县级政府则应在保障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和功能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从财政体制上说,要建立由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分类别、按比例合理负担基本公共品供给的财政分担机制从而做到政府偏好和群众需求的统一  当前中央层面的举措和地方的一些做法   财政投入不断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实施免费开放、建设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各地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 1、财政投入不断加大ﻭ   “十一五”期间,各级财政对文化的投入从202X年的685亿元增加到202X年的1528亿元,年均增长22.2%。

      国家发改委累计安排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资金超过200亿元,其中用于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资金是“十五”时期的8倍,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大力推进重大文化工程项目,支持各地文化建设十一五”期间,中央投入39.48亿元用于全国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82亿元用于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投入近23亿元用于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投入70亿元用于农家书屋工程;投入63亿元用于文化遗产保护,是“十五”时期的近4倍;此外,202X年到202X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52亿元专项资金用于公共文化实施免费开放在加大投入的同时,文化投入结构也逐步改善,文化事业费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向基层倾斜,比如202X年西部地区文化事业费达到85.78亿元,占全国的26.6%,比202X年提高了5.1个百分点   2、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  202X年,全国文化基建项目11983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90.07亿元,比202X年增长46.4%;施工面积1243.46万平方米,比202X年增长140.8%;竣工项目5260个,竣工面积  3、315.53万平方米,比202X年增长129.8%。

      实施免费开放  202X年1月27日,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202X年底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202X年年底之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实现了向公众免费开放ﻭ 4、建设重大文化惠民工程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家书屋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ﻭ  5、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ﻭ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我省承担了《群众文化需求和基本文化权益》研究,秦皇岛市被评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邯郸市“前村万户文化家园工程”和霸州市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被评为首批示范项目     6、各地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ﻭ    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探索实施网格化公共文化服务、浙江省嘉兴市、江苏省苏州市推动城乡图书馆(室)互联互通、北京市发布实施《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服务规范》、江苏省以政府令的形式发布实施了《江苏省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管理办法》、ﻭ   第三部分  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情况、 1、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日益健全ﻭ     目前,全省共有群艺馆、文化馆155个,公共图书馆146个,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92个。

      列入规划的1557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新建和改扩建任务已完成1345个具有一定规模和功能的文化广场500余个ﻭ    2、各级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能力逐步提升ﻭ   各级公共文化机构以免费开放为切入点,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拓展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服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ﻭ   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还结合服务职能,经常开展主题讲座、报告会、公益展览、公益演出等文化活动,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ﻭ 3、注重创新文化惠民工程更加贴近河北实际   流动舞台车配送完全依据下乡演出场次,无论国有还是民营一视同仁,迁安市洪影评剧艺术团和平泉县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两个民营剧团就先后获赠流动舞台车 流动舞台车工程ﻭ 4、文化共享工程共享工程在全国首次编辑出版了《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培训教程》制定了《河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人员能力标准》,将文化共享工程各岗位人员的职责、能力都作了详细的划分,使管理体系实现规范化研制开发了“网上跟我唱”、“我的dv网上行”等一系列共享工程互动应用系统  5、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现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弘扬,先后命名了河北科技大学等12个“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

      河北省民俗文化节走进广场、走进企业、走进高校、走进旅游胜地    6、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ﻭ    7、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文化热情ﻭ    按照“三贴近”的要求,以导向性、示范性、带动性、可持续性为原则,依托各类文化设施,广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和广场文化活动,组织各个层面的群众文化活动的示范性会演、展演等活动,形成了点面结合、上下联动、促进群众文化活动体系化的长效机制和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文化活动品牌ﻭ   8、以县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基础ﻭ     9、群众性自办文化蓬勃发展  河北省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发展的实施意见》,连续评选了三批“农村文化之星”ﻭ 各地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也促进了微利的经营性文化发展   全省已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的民办图书室、博物馆、剧团、书画社、文化大院等民间自办文化机构2万多个、特色文化户4万余家   10、经验与体会ﻭ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现代化进程对群众文化需求的影响ﻭ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规范ﻭ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ﻭ  11、对公共文化服务平台进行规范ﻭ    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主要解决群众享受文化改革发展成果的权益问题;文化馆、文化广场主要解决群众参与权问题;网络主要是解决群众发表、表达权益问题等等。

        除上述的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外,政府还应根据群众文化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现实情况,多设计、建设一些利于群众、群众乐于参与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ﻭ  12、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ﻭ  一方面,如何使有限的公共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用这一目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突出的矛盾,决定了必须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ﻭ   另一方面,在社会中有蕴藏着巨大强烈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意愿和力量,迫切需要加以引导转变政府运作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政府必须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按照“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的原则,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跳出直接“办事业”的旧体制,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政策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花钱买服务”的。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