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7A版】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当堂达标检测试题-全册.doc

72页
  • 卖家[上传人]:Jerm****014
  • 文档编号:78082314
  • 上传时间:2019-02-1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3MB
  • / 7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7A版优质实用文档《生物的特征》当堂达标测试一、 选择题(7个左右)1.自然界因为有了生物而充满生机,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机器人    B.病毒     C.草履虫 D.蘑菇2.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大肠杆菌   B.珊瑚       C.寨卡病毒     D.樟树3.观察是科学探究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关于观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观察一般比较直接,所以都不需要很长时间B.观察时要全面、仔细,并做好观察记录C.观察首先要明确观察目的D.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或者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4.“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这句话体现了小草 ( )A.需要营养    B.能生长     C.能呼吸 D.能排泄5.含羞草受到刺激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体现出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A.能运动       B.需要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6.牵牛花清晨开始,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需要营养 B.进行呼吸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7.变黄的杨树也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             (   )A.杨树的生活需要营养物质B.杨树能繁殖和生长C.杨树能进行呼吸D.杨树能排出体内的废物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生物能生长  生物都有遗传特性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变异A.       B.       C.        D.9.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10.下面所述的生命现象与其实例不相符的是 (   )A.生物具有遗传现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生物能影响环境——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C.生物的生命活动需要营养——木耳从朽木中获取有机物D.生物需要排出体内废物——人体内的部分代谢终产物随汗液排出二、非选择题(1或2个)11.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 ;(2)猫生小猫: ;(3)猫生猫,鼠生鼠: ;(4)一只花斑色的母猫生下了3只小猫,小猫的毛色分别是白色、黑色和花斑色,这说明: ;(5)老鼠听见猫叫,立即躲进洞里,这说明: 。

      附:参考答案1. A解析:机器人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不是生物;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能繁殖,所以是生物;蘑菇是真菌是生物;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2. B解析:珊瑚不是生物,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3. A解析:科学观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有的需要较长时间,需要计划和耐心4. B解析:“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就是种子萌发后长成幼苗5. C解析:含羞草展开的叶片会合拢,是因为受到了刺激6. C解析: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7. D解析:随着叶片的脱落,一部分经植物细胞代谢过程产生的废物也随之被带走8. D解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9. D解析:“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释义为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10. B解析:“仙人掌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表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生存下来11. (1)生物能生长;(2)生物能繁殖;(3)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4)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当堂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科学探究的方法(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谈话法2.金鱼按其形态结构特点应归为( )A.植物 B.动物 C.其他生物 D.水生生物3.根据你的调查,你认为下列哪组归类是正确的( )A.蟹、蟋蟀、西瓜为陆生生物 B.鸡、猪为家禽C.小麦、玉米、水稻为农作物 D.海带、鲫鱼为水生生物4.当我们对森林中某种植物的密度进行调查时,若调查的范围很大这种情况,我们最好采用哪种调查方法( )A.大体估算 B.全部逐一数过C.分成几块进行调查,然后累加 D.分成几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求平均值5.为调查某一山区的生物种类,在设计调查路线时,应( )A.选择好走的路线 B.选择风景好的路线C.选择危险性小的路线 D.选择生物种类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二、非选择题1..小明调查并记录了小区内的生物如下:鲫鱼、金鱼、松、蝇、大王椰、玫瑰、狗、荷花、水草、蟹、田螺、木棉、小鸟、老鼠、发财树、蜘蛛。

      请你按照它们的生活环境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你还能按照它们的形态结构对这些生物进行分类吗?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C 3..C 4.D 5.D二、非选题按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松、蝇、大王椰、玫瑰、狗、木棉、小鸟、老鼠、发财树、蜘蛛水生生物:鲫鱼、金鱼、荷花、水草、蟹、田螺按形态结构分动物:鲫鱼、金鱼、蝇、狗、蟹、田螺、小鸟、老鼠、蜘蛛植物:松、大王椰、玫瑰、荷花、水草、木棉、发财树《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当堂达标测试一、选择题1、我国西南的西双版纳地区动植物种类很多,而西部荒漠地区动植物种类很少你认为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温度 B.水分 C.光照 D.土壤2、去年我市出现了严重旱灾,春节期间温家宝总理亲临曲阜视察灾情,并做出重要部署——严防因干旱导致的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从中可以看出( )A.温度影响农作物的生长B.水影响农作物的生长C.阳光影响农作物的生长D.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生长3、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入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强,迅速蔓延,使得当地的其它野生植物纷纷绝迹.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竞争 B.捕食 C.寄生 D.共生4、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

      下列行为与举措中,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是( )A.大力开垦荒地,发展农业B.进一步发展畜 牧业C.退耕还林、还草D.进一步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5、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四季常青6、生物的形态结构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来源:学科网]A.鱼体呈梭型,用鳃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来源:学科网ZGGK]B. 荷的叶柄中空,便于根的呼吸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翔D.昆虫具有外骨骼,不易被天敌吃掉7、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这一事实说明( )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 B.生物能够影响其生活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D.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8、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成语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二、非选择题1787年,有一个叫菲利浦的船长带了一些仙人掌到澳大利亚种植,用以培养胭脂虫,作为生产染料的原料.不料一些仙人掌流失到种植园外.由于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仙人掌的生长,而且没有天敌的存在,仙人掌便在澳大利亚肆无忌惮地蔓延开来.到1925年,它们已演化成了近20个野生品种,并占领了大片土地,严重地影响了当地其他生物的生长,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后来,人们从仙人掌的原产地引进了吃这种植物的昆虫,这才遏制了它们的繁衍.(1)在此材料中,仙人掌属于影响澳大利亚地区其他生物生活的 因素。

      2)仙人掌在澳大利亚能迅速蔓延并占领大片土地,成为当地的一大灾难,说明生物能够适应环境,同时也能 环境3)澳大利亚的原有生物与仙人掌之间的关系是 ,引进的昆虫与仙人掌之间的关系是 A.捕食 B.竞争 C.共生 D.寄生附:参考答案1、 1、C 解析:水分影响植物的分布2、 B 解析:干旱导致农作物减产,说明水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3、 A 解析:这种植物生命力强,争夺了当地植物的营养成分,所以这种植物与当地的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4、 C 退耕还林、还草有利于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这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5、 A 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6、 D 昆虫具有外骨骼,外骨骼有利于保护身体,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并不能防止天敌吃它7、 D 8、 C解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生长和繁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2、 (1)生物 (2)影响 (3)B A《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2》当堂达标测试1、 选择题1、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均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实验活动2水的组成及变化的探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课题3 物质组成的表示 第1课时教学设计.docx 2025年秋九年级人教版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教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Understanding ideas(Grammar)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Reading for writing 读写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Read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一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 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This is me 第三课时 Developing ideas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2 Understanding Ideas(Read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er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读说课第二课时导学案.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课时4 Developing ideas(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Reading for writing 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2 Getting along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表格式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1 Developing ideas Listening and speaking教学设计.docx 外研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Starting out and Understanding ideas 教学设计.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