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十七世纪欧洲大陆唯理论者的伦理思想.ppt

3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48132131
  • 上传时间:2018-07-10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68MB
  • / 3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 笛卡尔的二元论伦理思想 ◇ 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伦理学 ◇ 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伦理思想 第六章第六章 十七世纪欧洲大陆唯理论者的伦理思想十七世纪欧洲大陆唯理论者的伦理思想第一节 笛卡尔的二元论伦理思想 一、生平和著作二、人的本性在于思想三、理性支配感情、意志支配欲望就是德 四、通过求知的正确道路达到至善笛卡尔,法国哲学家、物理 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是近 代西方理性主义(即唯理论)哲 学的创始人在认识论上,他认 为一切概念、信念都得经受理性 的审定在世界观上,他提出了 “二元论”,认为灵魂和肉体这 个实体是彼此独立存在的在伦 理学上,他认为人的本性在于思 想,理性支配感情、意志支配欲 望就是德,通过求知的正确道路 达到至善 一、生平和著作《方法谈》、《形而上学的沉思》、《哲学原理》、《论世界 》、《论音乐》 二、人的本性在于思想笛卡尔的二元论:笛卡尔将世界分为“广延实体”(物) 和“思维实体”(心或灵魂)他声称心的本质与物的本质完 全不同因此,灵魂与身体完全不同尽管灵魂在生命期间与 整个的身体结合在一起,但它却是无形体的、非广延的,并在 身体死后还会继续存活 人的身体与动作一样服从机械运动规律,所以人的身体及其欲望是不能作为人的本性的。

      人有思想这是区别于动物的地方,人有 思想人才存在 “我思想,所以我存在”,人的本性在于人的思想或理性 笛卡尔认为心灵位于大脑的“松 果腺”中,身体运 动和思想通过“松 果腺”这个媒介相 互影响,人的行为 善恶祸根也就取决 于这种相互影响 三、理性支配感情、意志支配欲望就是德人的理性智慧巧妙地支配感情,人就能够忍受痛苦,求得快乐,走向幸福笛卡尔要求意志支配欲望,使欲望保留在一定限度之内意志不能受自然欲望约束,它是自由的,因此应当去支配约束欲望道德取决于人的真理的知识,求得真理必须排除自然欲望和感情的干扰 四、通过求知的正确道路达到至善求得知识的正确的道路既可以切实求到最大数量的至善,不仅 获得个人最大快乐和幸福,而且可以造福于整个人类 (1)服从国家法律和风尚,皈依正教 (2)“我在行动方面,要尽可能坚决不移”这样将更有 利于求得真理 (3)“除了我们自己的思想以外没有东西是受我们绝对控 制的这样就可以防止人们去追求能力达不到的事物,做到 心安理得 (4)“把我的一生贡献于我的理性的培养,并依照我为自 己所立的方法原则,尽我力所朗及,在真理的知识中求得最大 进步五、笛卡尔伦理思想的评价笛卡尔整个伦理思想正反映出法国资产阶级的这种双重性。

      笛卡尔的伦理思想具有反对宗教伦理思想和反对封建反动血统论 的积极作用,包含有个性解放,要求思想自由等资产阶级的民主 要求但是,他认为知识不是来源于感觉经验,而是来自先验的 天赋观念,最后这种天赋观念又来自上帝所以还带有明显的神 学不彻底性第二节 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伦理学一、生平和著作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三、人应当成为情感的主人 四、在理性命令下的生活是最合乎道德的生活五、求真与求善相统一的道德修养途径一、生平和著作斯宾诺莎,荷兰唯物主义哲 学家和伦理学家,西方近代唯 物论、无神论和唯理论的主要 代表 他否认“神”是自然界的 造物主,呼吁改进人类理智, 重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 反对经院哲学的信仰主义、蒙 昧主义,主张人类理性的权威 他把伦理学建立在自然现和 认识论基础上,认为哲学目的 是使人达到最大幸福和快乐, 伦理学则为人达到最大幸福指 出具体的正确途径 《伦理学》、《神学政治论》二、“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有广延和思维两个属性,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相应地 就有身体和心灵人的身心变化都是由自然(神)所引起的,都 有原因可找,都服从自然的必然性神等于自然,所以自然的本 性就是人的本性,这就克服了笛卡尔身心二元的人性论的局限。

      三、人应当成为情感的主人人是否会受情感的奴役,关键是心灵的观念是否正确人应当在正确观念指导下,即在理性指导下控制情感,应当成为 情感的主人人如果无法控制情感,人就受权役这就是说人 只有控制自己的感性欲望,才有可能成为有德的人,才有可能 走向自由 四、在理性命令下的生活是最合乎道德的生活人要知道自己生活是否合乎道德,首先要有一个善恶的正确 知识,即要在善恶知识的指导下,也就是按照理性的命令,就能 成为情感的主人,过有道德的生活 日常生活中的三条道德准则: (1)言语必须使众人可以了解一切不妨害于达到我们的 目标的事情,都必须尽力去做2)享受快乐必须以保持健康为限度 (3)对于金钱或任何其他物品的获得,必须以维持生命与健 康为限度五、求真与求善相统一的道德修养途径人的最高幸福或最大快乐是至善,至善是人对自然即神的真理知识,所以求善的过程也就是求真理的过程,道德修养的途径就是 认识真理的过程 人的认识有三种:人的认识有三种: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理性的直观 一方面,斯宾诺莎的伦理思想矛头是针对把宗教作为道德基础,鼓吹禁欲主义的封建道德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新兴 的荷兰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强 烈欲望。

      他把理性作为道德的来源和标准,这样的道德也就成 了超时空的永恒道德,完全看不到道德的社会物质根源六、斯宾诺莎伦理思想的评价第三节 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伦理思想一、生平和著作 二、一切部是预定和谐的三、当今世界是一个最完善的世界 四、莱布尼茨伦理思想的评价 莱布尼茨,德国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唯理论者、数理逻辑 的创始人他几乎和牛顿同时创 立了微积分;在逻辑学上,他最 先提出充足理由律;在哲学上, 他建立客观唯心主义体系的单子 论;在认识论上,他认为认识不 是来自外界事物,而是先验的, 是心灵自身所固有的潜在观念的 显现;在政治上,他有调和倾向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在伦理思 想方面,以提出“预定和谐”来说明人性和道德而著名 一、生平和著作 《单子论》、《人类理智新论》、《形而上学序论》 二、一切部是预定和谐的人的心灵或精神永远是和有机形体结合在一起的这样就涉及 一个身体与心灵的关系问题莱布尼茨认为身体与心灵都遵守它们 各自的规律,同时又象两个钟表走得完全一致他主张是上帝预先 安排好心灵和身体的规律是和谐一致的 预定和谐论:莱布尼茨认为,世界的精神性实体单子的本 质是精神,物质只是单子的外部表现。

      一切单子之间有预定的 和谐由于上帝率先的安排,整个世界的单于在发展过程中, 是协调一致的人的心灵或精神永远是和有机形体结合在一起 的身体与心灵都遵守它们各自的规律上帝预先安排好心灵 和身体的规律是和谐一致的 三、当今世界是一个最完善的世界 1、上帝创造物的世界和人都是善和完美的 上帝是全善和完美的,因而作为 上帝创造物的世界和人都是善和完美 的一个人做事都是要尽力做出最好 的结果来,同样上帝也是尽善尽美地 创造出现存世界来的所以当今世界 是最完善、最有秩序的一个世界 2、恶成为使世界更加完善的一个必要环节 世界上有罪恶正好衬托出善来,罪恶反而刺激人向善,善在与 恶斗争中增强了力量在这个意义上,恶也是好的,恶成为使世界 更加完善的一个必要环节 四、莱布尼茨伦理思想的评价莱布尼茨的伦理思想具有一定的反封建意义,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变革要求另外,莱布尼茨主张人的心灵完 全按照自己本性自由行事,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个性解放的要求 但是,他主张预定和谐,把现存世界看成是最完善的世界, 恶也只是为了使世界显得更为完美,这是在为当时德国的现存 封建制度祝福▲ 小结17世纪欧洲大陆唯理论者的伦理思想,起了反对宗教道德的启荣作用,程度不一地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现实物质利益的愿望,也表达了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的要求。

      17世纪唯理论理论伦理思想的哲学理论前提也比较复杂,都是从道德上论证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其阶级实质和所引起的历史作用是相同的,只是战斗性强弱上有所不同 复习思考题:1、名词解释:笛卡尔 笛卡尔的二元论 斯宾诺莎 莱布尼茨 预定和谐论2、试论笛卡尔的伦理思想3、试论斯宾诺莎的理性主义伦理学4、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伦理思想参考书目:1、刘小枫,陈少明主编:《笛卡尔的精灵》,华夏出版社, 2009 2、史仲文:《改变世界的人文大师们:从笛卡尔到黑格尔的西方思想史》,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83、(法)笛卡尔:《笛卡儿谈谈方法:我思故我在》,王太庆译, 英属盖曼群岛商网路与书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2007.4、 (荷)斯宾诺莎:《伦理学 》,贺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95、(荷)斯宾诺莎:《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顾寿观译,商务印书馆, 19995、(德)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杨恺译,中国社会出版社, 19996、江畅:《自由与和谐》,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