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二历史会考必修二复习试题.pdf
12页学习必备欢迎下载高二历史会考复习试题及考点补充(必修二)专题一、1、古代中国经济的特点是,古代中国主要生产方式是2、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是3、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是4、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反映了进步,我国传统的耕作方式是5、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是 (或:农用动力的革命是 )6、汉代牛耕(二牛一人的耦犁)已普及,东汉出现较轻便的汉代普遍使用的犁或犁耕是7、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修建于时期,主持修建的是8、汉代丝织业产品品种可以达到种和是汉代丝织技术进步的主要表现,汉代丝织品,经过传到了以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9、唐代纺织作坊兴起,纺织业有相当大规模10、商代手工业中工艺已达到很高水平11、春秋时期,我国已知道冶炼和技术,炼钢已使用工艺12、汉代冶铁开始使用做燃料,供风形式发生革命性变化,从自然通风到到再到13、唐代独特的美术陶制品,风行一时越窑的、邢窑的享有盛名,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唐代晚期又出现了工艺14、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各地,闻名天下的有:河北,河南,江西,浙江,陕西15、清代康熙年间瓷器工艺发明,并在(皇帝)时期达到登峰造极水平以下 16-19 内容源自考纲第18 页“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16、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取代成为商人的主体。
各国纷纷铸造货币,、也开始使用为货币随着的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17、 唐代、商旅往来频繁,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以及、商人来往经商频繁,陆上、海上丝绸之路都出现繁荣景象18、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货币),集镇、(市场)兴盛海外贸易发展,中国商品远销、地区19、明清时期出现和(组织),商和商势力最强大明清广泛使用(货币)20、秦代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以加强对“市”的管理21、汉代“市”有专门的,管理相当严格据说长安有(填个数)“市”22、六朝时兴起了民间集市“” ,并设“”进行行政管理23、唐代“市”普遍,“市”比较繁荣,反映了商业的发展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4、宋代的市突破了原先和限制,分散于宅屋之间,“坊” (住宅区)、 “市” (商业区)界线打破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25、汉代的(城市)和“五都” (、)是全国性的商业中心26、唐代、(城市)的商业最为繁盛27、宋代(今开封)商业繁荣28、清代乾隆时期的(城市),财富“甲于天下” 。
29、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变法明确规定了此原则,其政策的目的是维护的经济基础30、明清时期实行严格限制对外交通的贸易政策叫“” ,乾隆二十二年(1757 年) ,清政府规定中外贸易只能在一处进行 它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的大趋势 (考纲 P22)专题一考纲知识点补充:*了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情况, 分析其缓慢发展的原因:明清以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 A 明清封建主义王朝压抑工商业B 重农抑商政策C 闭关锁国政策考纲补充题目:考纲 P20 33,P94 31 答案必修二 专题一、1、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2、农业3、小农户个体经营(精耕细作)4、耕作方式、铁犁牛耕5、牛耕、牛耕6、全国、一牛挽犁、耦犁7、战国、李冰8、20 多、素纱禅衣、起绒锦、丝绸之路9、私营、官营10、青铜器铸造11、生铁(铸铁) 、块炼铁、淬火12、煤、人力皮囊鼓风、畜力马排鼓风、水力水排鼓风13、唐三彩、青瓷、白瓷、釉下彩绘14、定窑、钧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耀州窑15、粉彩、雍正16、私商、官商、黄金白银、商业17、长安、洛阳、扬州、西域、阿拉伯、波斯18、纸币、夜市、东亚、南亚、东欧、北非19、会馆、商帮、晋、徽、白银20、明码标价21、管理机构、 9 22、草市、草市尉23、草市、夜市24、空间、时间25、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26、长安、洛阳27、汴京28、苏州29、重农抑商、商鞅、专制主义国家政权30、 “闭关锁国”政策、广州专题二、3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是指的加速瓦解和、等经济形式的出现。
32、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标志是,解体的原因是其影响是: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和,从而促进民族工业的兴起33、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地点是、(通商口岸)等地区,主要企业有: 1866 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1872 年,陈启源在广东创办的,还有天津的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贻来牟机器磨坊34、中国近代民资发展的六个阶级是:产生于(时间)初步发展于(时间);进一步发展(短暂春天、黄金时期)于(时间);发展较快:(时间);沉重打击:(时间);日益萎缩:(时间)35、甲午战后,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了荣宗敬、荣德生在江苏无锡创办了,周学熙在河北唐山创办了专题二考纲知识点补充:*近代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尤其是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的诱导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A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资金、技术、人才和思想等方面准备不足,B 面临三大政治障碍:外国资本主义的阻挠和破坏;封建专制统治的阻碍;官僚资本的压制。
考纲补充题目:考纲 P137,34 答案必修二 专题二、31、传统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32、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商品市场、劳动力33、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上海、广东、天津、沿海、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34、 19 世纪 70 年代前后;19 世纪末(甲午战后)20 世纪初(一战前) ;19121919(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 1927 1937(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19371945(抗战时期); 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35、大生纱厂、保兴面粉厂、新洋灰公司专题三、1、从年到年,我国完成了对、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了制度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 年,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标志是3、1953 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 “一化”是指4、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了政策和形式6、1956 社会主义制度确定后,中共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的,提出了中共八大对主要矛盾的判断是基于(前提背景)7、中共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是1956 年的发表和的召开8、20 世纪 50-70 年代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出现了经济建设的重大失误,表现在1958 年的、和十年“” ,破坏了社会生产力。
“大跃进”发生的时间是1958 年大炼钢铁是错误泛滥的结果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9、鹰厦铁路改变了福建不通铁路的历史,它兴建于时期10、197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重大决策是11、中国改革先从开始,农村改革又从、两省开始农村改革实行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生产资料,改革的实质是12、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积极性,促进发展,改变了面貌,13、对外开放首先是从开始的 1980 我国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1988 年设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全面展开的突破口是14、1984 年中共中央又开放了14 个,兴办15、1985 年又把、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6、1990 年做出开发开放的决策17、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特点:中国初步形成了、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开放格局18、建立特区的意义: 积极发展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扩大对外,吸收, 引进,学习,发展19、1992 年春,邓小平在中,指出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
20、1992 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21、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把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2、1997 年,中共十五大就、等问题做出指导,是中共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又一次专题三考纲知识点补充:*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课文 P49-50,过程结合意义考纲补充题目:考纲 P95,32P127,32P136,33 答案必修二 专题三、1、1953-1956、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2、三大改造的完成、三大改造的完成3、社会主义工业化4、农业生产合作社5、赎买、全行业公私合营6、八大、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社会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或: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7、 论十大关系 、中共八大8、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1958 “左”倾9、 “一五计划”10、改革开放11、安徽(凤阳)、四川(广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干到户、土地公有制,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2、农民、农业、农村13、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设立经济特区14、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 - - - - - - - - - -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15、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勃海地区16、上海浦东17、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8、贸易、资金、技术、先进管理经验、生产力19、南巡讲话(南方谈话)2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具体化22、所有制结构、公有制实现形式、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专题四、23、 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是、。
它反映的趋势是: 从封闭走向24、近代男子通常穿,民国后流行穿,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优点创造出20 世纪 20 年代, 吸收西方服饰长处的受到了广大女性欢迎50、60 年代服装一度受到青睐25、西餐传入中国是在26、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是外国人来华后,中国建筑出现西化趋向,成为典型特征 20 世纪 30 年代后,出现完全欧化的27、清末民初,社会习俗倡导婚姻新中国成立后,成为时尚婚俗变迁中的主要特征是28、交通近代化的趋势是,牵引动力由、向演进29、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30、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建造了第一艘轮船31、1814 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火车) 1881 年,中国人自行修建了第一条铁路32、1906 年(城市)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33、年,公共汽车开始运行于上海34、1903 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中国民航事业起步于20 世纪35、中国邮政开始创办于年36、1844 美国人莫尔斯发明有线电报,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是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驾设的37、1876 年,美国人贝尔发明机,年,传入中国38、近现代主要的大众传播媒介有、39、19 世纪 40 年代到 90 年代在华的兴起办报热潮。
40、近代中国人自已办的第一份报纸是1873 年在汉口出版的41、国人办报高潮在时期42、1895 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是在年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43、中国第一部获国际荣誉的影片是渔光曲,中国第一家电视台是1958 年创办的44、中国第一条互联网专线开通于年专题四考纲知识点补充: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