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高二历史必修三课后练习十.pdf
5页名师精编欢迎下载高二历史课后练习(十)1、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反映的观点出自()A. 九十五条论纲 B. 先定论说 C. 因信称义说 D. 基督教原理2、儒家学派从孔子到孟子、荀子,思想主张有所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A强调由个人道德修养着手致力于一个礼乐文明的社会B人不分贫富贵贱,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C人皆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D无论性善性恶都主张礼法兼治,王霸并用3、. 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 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 “历史都是思想史” D.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4、战国后期成书的吕氏春秋,收录了先秦时期儒、道、墨、法、阴阳、名、农等各家学说,提出了关于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治国等方面的论说,司马迁说它“备天地万物古今之事”这反映了当时A百家争鸣的结束B思想兼容的走向 C思想统一的实现 D各种学派的诘难5. 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这一变化反映了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6. 在郭守敬的建议下, 元世祖派了14 位天文学家, 在国内 27 个地点进行天文观测,其观测结果为编制 授时历提供了科学的数据。
由此推断A国家扶持促进了古代科技的发展 B中国古代政府历来重视天文学发展C劳动人民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D专制统治的强化阻碍了科技的发展7. 王阳明认为:“良知致人于平等,亦即使之得自由盖人求得心,则一切外在之标准悉丧失其威权,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1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欢迎下载而言语行为皆纯由个人自决”材料表明 A 将权威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 B 继承了程朱理学的纲常礼教 C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 D为进步思潮产生奠定了基础8. 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 “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 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 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 B提倡权力的制衡防止暴政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 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9. 有人认为牛顿的经典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在法国诱发了启蒙运动和大革命迄今为止,还没有第二个重要的科学和学术理论,取得过如此重大的成就。
这种看法A对经典力学的作用有所夸大B认为经典力学推动了人类文明C准确概括了经典力学的内涵 D认为自然科学主导了文明进程10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以法国笛卡尔为代表的学者,反对盲从,批判经院哲学,怀疑一切自己没有切身体会的问题和人们觉得理所当然或习以为常的事物这表明他们( ) A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B 反对上帝的绝对权威C加速了启蒙运动进程D 开拓了欧洲理性主义11西方浪漫主义前期的音乐作品, 几乎都是表达个人情感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宣扬快乐为主题后期作品常表现悲观、失望、迷茫、厌世的情绪, 细致地诠释人类自身的痛苦这种变化反映了()A音乐家浪漫情怀的缺失B近代社会转型的冲击C科技进步弱化人的作用D现代主义艺术的回归12. (14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时期中国西方国家公元前 6 世纪公元前 3 世纪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古希腊涌现出普罗塔格拉、苏格拉底等人文主义思想家,形成了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潮流公元前 3 世纪公元 15 世纪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成祖:正式规定四书大全五经大全和性理大全 为科举考试的标准内容。
公元 4 世纪末,罗马帝国规定:信奉基督教之外的异端为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1231 年天主教会设立宗教裁判所,对宗教异端进行侦查、审判和裁决16 世纪 18 世黄宗羲: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卢梭:“政府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的仆从,人们可以限制、改变或收回委托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2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欢迎下载纪主, 以天下为客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给官吏的权力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三个时期中国和西方思想发展的共同特征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时期中西方思想主张对社会进程产生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8分)高二历史课后练习(十)参考答案1、选 B本题的有效信息是“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是对先定论的解释2、选 A 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3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欢迎下载3、【答案】 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孔子命运”,这说明各个历史时期根据时代的需要对孔子进行不同的改造,体现了“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B 项正确。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没有突出历史的时代性,排除A历史都是思想史”说法过于片面,且材料强调“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排除 C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忽视了历史事实的客观性,排除D4、答案: B 解析:百家争鸣的结束是在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思想大一统之后,本题时间是“战国后期”故A项、C 项错误;吕氏春秋为杂家的代表著作,材料体现的是各家思想兼容并蓄的特点,故 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各学派之间的斗争,故D项错误5、答案: D 解析:“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结束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故A项错误本题材料的主旨为:汉初统治思想的变化由崇尚黄老之学到独尊儒术,B、C两项与题意不符,统治思想的这一变化实质上反应了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意图6、答案: A 解析:元世祖即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他的行为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据此可推断出A项结论 B项“中国古代政府”夸了范围,错误C、D两项与题意不符7、答案: D 解析:材料中王阳明的核心主张可概括为:自我通过对内心的反省就能获得平等、自由,这体现了王阳明倡导追求平等自由的民主思想,为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潮奠定了基础8、答案: C 解析:材料中伏尔泰强调“真理”和独立思考,即理性,故C项正确。
A项与题意无关材料中未涉及权力的制衡问题,故B项不符合题意D本身说法错误,伏尔泰主张实行开明君主制9、答案: B 解析:材料直接反映了牛顿的经典力学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工业化、法国思想解放和政治民主化,即推动了人类社会向近代化的转型,故B项正确这种看法符合历史事实,故A项错误; C项与题意无关, D项“主导”错误10解析:选 D 浪漫主义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与材料中“反对盲从,批判经院哲学”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批判经院哲学”不等于反对上帝,故B项错误; 17 世纪时,英国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18 世纪中叶,启蒙运动进入高潮,加速了启蒙运动,与材料中“16 世纪末 17世纪初,以法国笛卡尔为代表”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对盲从”反映了理性主义,故D项正确11解析:选B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浪漫主义前期的快乐风格是出于对资本主义美好社会的憧憬与向往, 而后期的痛苦风格则是由于体会到资本主义制度切肤的冷酷与悲惨,这是一种社会转型在艺术中的重要体现,故选B 项答案:( 14 分)(1)特征:形成了思想解放运动实行了思想(文化)专制政策出现了反对君主专制的启蒙思想(或民主思想)。
6 分)(2)影响: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思想未实现社会转型;以卢梭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所倡导启蒙运动则推动了西方社会向近代的转型2 分)原因政治:中国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封建统治仍十分稳固,还未形成资产阶级力量;而西欧已进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封建统治风雨飘摇,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经济:明清之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而欧洲资本主义手工工场迅速发展文化:中国封建传统文化仍占统治地位;欧洲资产阶级文化迅速传播6 分)解析:本题是比较型历史试题,把公元前 6 世纪 18 世纪中国与西方思想文化领域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从做题方法技巧来说:首先,审清设问类型明确设问是求同型、求异型还是求异同型其次,明确比较对象明确比较的是哪几类历史现象或哪些历史人物再次,找准比较角度找准比较点,这是解题的关键步骤最后,解答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1)组织共同点 ( 或相似点 )的答案时,要明确比较点的提示语,比如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4 页,共 5 页 - - - - - - - - - - 名师精编欢迎下载“共同特征”等,在具体叙述时要加上“都”来表示回答的是二者的共同之处,比如答案(1);( 2)对于不同点的回答要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前者,后者”,在行文中也要加上“不同”等辅助性词语来强化答题的旨意,比如“不同影响”在限定词“社会进程”方面作答要有针对性,对应表述更好。
原因”的分析立足时间限定“16 世纪 18 世纪”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作答即可精品p d f 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第 5 页,共 5 页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