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展工作坊式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doc
5页开展工作坊式培训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浙江省苍南县灵溪第二高级中学 林光来 吴守全一、问题提出传统的教育理论的教学主要是知识传授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①教学观念的定位落后教学者为教育理论的教学而教学,没有从教师专业化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学习者的发展;②以教师中心,强调教师的作用,忽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背景,割断与学习者前期知识积累的联系,教学既不符合学习者的需求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忽视学习者的主体性;③教学的内容与学习需求不适应,培训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实际能力与技术的培养;④教学方式与学习特点相脱离,混淆了高级知识与初级知识学习的界限,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方式,学习者被动学习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引进了工作坊的形式,以工作坊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理论学习的主要方式,真正发挥教育理论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应有的重要作用二、工作坊培训概念工作坊(workshop)通常指以某个领域富有经验的主讲人为核心,30-40名成员组成的小团体在该主讲人的指导下通过活动、讨论等多种方式,共同探讨某个话题由于参与人数少,便于互动,参与者可以获得普通讲座无法获得的成长体验,因此工作坊逐渐成为一种提升自我的学习方式普遍存在于各行业。
工作坊教学模式的首要前提是创立一种“平等、民主、真诚、合作、共情”的建设性关系这种建设性的心理氛围有助于受训教师主动进行自我探索,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理念,接受新的理论,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发展体验反思是工作坊培训的核心在体验的基础上反思,通过反思加深体验体验与反思在促进将理论真正内化并转化为有效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工作坊中,受训教师可以在一种“平等、民主、真诚、合作、共情”的建设性关系中主动进行自我探索,反省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和理念,接受新的理论,在不断的反思中得到发展因而,工作坊可以成为沟通“所倡导的理论”和“所采用的理论”的桥梁,促使受训教师真正将所学到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与教学实际,真正从“学”的角度展开教育教学,形成“以学论教”的系统教学思维,提升专业化水平三、开展工作坊培训的具体做法(一)开展小组讨论,促进教育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内化工作坊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在于人数相对少,有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为了引发更积极的交互活动,我们在工作坊中将教师分成人数更少的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不同层次的交流(小组内部和小组间),以达到充分交流的目的那么怎样组织讨论才能更加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参与,并激发和提升自身的经验。
1、确定小组,推选组长小组成员的人数一般5人以下,较少的人数便于充分交流分组的原则是:尽可能由学生自由组合,这样有利于他们后期的学习和讨论2、明确小组讨论在整个课程中的重要性,并将课堂讨论作为平时成绩,以此激发教师参与讨论的积极性3、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如负责记录、提供建议、提出问题、总结发言等但这些分工并非固定,在每次的讨论中分工可以轮换,这主要由组长负责协调,目的仍在于每个成员的参与和主动交流与分享这样,有些不愿(或羞于)向所有人分享经验的教师也能在小组中发表观点且得到重视4、小组讨论的层次性从组内讨论到组间交流,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从而获得充分的经验分享机会5、发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将教育理论和教师的经验结合,并促进经验的提升我们在教育理论知识的主题讨论中,广泛应用了小组讨论这一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案例一:讨论主题: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主题: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知识对你的教学有什么启发?第一组:先学后教,科学进行辨识,让学生更多的自我解释,自我归纳,在自我解释中加深对原理的理解要注重方法,学生自己要有思考,原理一定要让学生及时掌握;第二组:根据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信息储存,掌握如何迁移和遗忘的规律,加快学生学习的自动化,为效率服务,掌握更多的命题网络。
第三组: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产生式系统学习为依据,循序渐进;强调精加工第四组:陈述性知识是描述,程序性知识是过程;在记忆里没有提取相应的技巧或原理,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联合能力呢,其自动化阶段的熟练程度很需要适当的练习L老师总结:1.工作记忆很重要;其特点是时间短,容量有限:7+2或7-2组快,处于激活状态2.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知识的主要启示有:1)语言讲话的速度不能太快,不然单位时间容量太多,没有时间去考虑,思考后才能转入命题网络2)提问的等待时间不能太短,从原来长时记忆取出来,在工作记忆中思考3)为了使广大学生更好地在工作记忆中记住更多,要帮助学生进行信息的组块化,使学生合并意义单元4)在长时记忆中记忆的信息分为陈述性知识(命题网络)和程序性知识(产生式系统),后者必须通过练习来完成二)开展教育教学案例研讨,促进明确知识与默会知识的沟通选取具有典型性的教育教学案例,由教师先对案例进行阅读和思考,然后分组讨论,最后由主讲者进行点评主讲者的点评要以教育心理学理论来提升教师的经验案例研讨对教师专业化而言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案例研讨有助于丰富教师的案例知识,而案例知识的丰富性正是专家教师知识结构的一个特点;其次,通过案例学习得到的知识是一种内化的知识(缄默的程序性知识),案例分析中体现的是创造性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而不是一般的原理和规则。
再次,教育教学是一个不确定的领域,经常面对两难问题,案例学习可以帮助理解这种结构不良问题,并将原有知识进行整合并运用最后,案例将抽象的教育理论置于实际的情境中,使其具体化,便于理解和掌握总之,案例研讨有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可明确自己的困惑和不足,明确自己教育教学行为背后的个人教育理论,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从而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案例研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能力和品质,可以使学生将获得的知识真正内化和高度整合化,可以帮助学习者理解教学中所出现的两难问题,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式,可以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促使学习者很好地掌握相关的理论与技能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了集中与分组兼用的方式研讨,主要程序为:呈现典型案例——分组讨论——形成研讨焦点——小组代表发言——主讲人点评案例二:教育教学案例研讨受训教师对w老师的案例进行阅读和思考w老师描述案例:有一个学生特别喜欢看小说,调查发现,他把小说看作一种精神的寄托于是我采取了一些措施步骤,在学习、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帮助他一个学期过去后,他有极大进步可是放寒假后,他又处在没人管的状态,回来后又开始看小说了,我的教育全都失败,再也不起效果。
各组推举组长,然后分组讨论案例第一组组长:生物学角度,人的智力跟脑细胞结构有关,如戒烟戒不了是细胞的突变造成的每个孩子都希望找到成功的感受,不能在学业上的话,他们就把精力转入到其他方面,所以孩子自身内在的原因起决定作用外因起辅助作用,长期来我们对教育的力量有所夸大,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是最大的谎言,个体本身存在差异同时社会影响人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即便是心理学家也只能达到短期作用看小说的习惯的形成是长期的,要改变是系统的工程,否则他很容易就会旧病重发L老师总结:我们刚才进行了研讨,我来总结一下,刘老师对学生的爱溢于言表,对其行为,思想作了指导,倾注了心血,这是老师教育最真实的材料,但我想先谈一点,这位学生在学习困难情况下,把主要精力放在看小说上,完全禁止看小说,是否人性?是否应该思考一下学生为什么喜欢看小说 我们不妨作个心理分析:1、青少年为什么爱看小说?我想大概是这几方面:一是强烈的生活压力,教学脱离学生生活等等,看小说是学习生活的极好的途径二是意识(认知、观点)与无意识(经验)的冲突意识:白日梦,自我同一性障碍无意识:后现代人的行为产生机制,后现代人中“真理消失了”(社会规则、学校规则、道德,论理,法律规范)。
2、看小说入迷行为的干预计划一是教学改革,全人学习,新课改的要求二是自我同一性的培养,原则:成功教育,提高学科自我效能感,制订符合自身水平的目标,小步子及时反馈等等3、心理,建关系,启发自知,自我探索,自我决定四、结语开展工作坊式培训,培训教师通过与受训教师之间的积极的人际互动、引导受训教师之间内部的人际沟通与经验分享,使受训教师在参与、体验和互动的活动中获得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技能的教学方法在工作坊中,培训教师的任务在于创设情境、引发疑问、促使成员之间的积极讨论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与情境相关的专门知识作为指导受训教师在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任务是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有效教育教学,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技能,形成“以学论教”的教学思维,提升专业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