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初中语文教案使至塞上模板(共6篇).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韦**
  • 文档编号:226095742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70.50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初中语文教案使至塞上模板(共6篇) 第1篇:使至塞上教案在教师资格的考试中会涉及到不同类型的作品,比方今天小编选取的《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出使凉州途中所作的一首边塞诗本诗描绘了雄奇瑰丽的边塞风光,也表白了羁旅途中悲苦、无奈而孤独的情感,是王维边塞诗的谨代表作在此,小编为大家提供了较为详细的使至塞上教案以供参考使至塞上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学生可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正确解释全诗大意,并有感情地背诵全诗过程和方法】通过品词析句和小组讨论,学生可领悟诗中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可体会诗文雄浑、豪迈文字背地的孤寂、悲苦和无奈,以及对羁旅生活繁重的叹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着重】通过品词析句和小组讨论,学生可领悟诗中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学生可体会诗文雄浑、豪迈文字背地的孤寂、悲苦和无奈,以及对羁旅生活繁重的叹息三、教学方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索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情境法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大漠落日的图片,并引出诗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请学生结合图片和此句思考:全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是激昂的,雄壮的,沉郁的,惆怅的还是其它?2.弥补本诗的创作背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吐蕃发兵工大唐属国。

      唐玄宗任命王维以检查御史身份奉使凉州(今甘肃武威),查访军情,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现实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本诗是作于出塞途中引导语:结合上述背景,王维的心情并不激昂豪迈,甚至是有一些悲苦和无奈的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下这首诗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解释全文大意,并画出诗中表现地名和官职的词2教师PPT出示属国、居延、萧关、燕然的位置3.请学生自由朗读,试着读出情感三)细读课文,深入研读1.教师指名一次学生读,其余学生思考:这首诗创作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作者要去哪?请结合具体文本回答时间:春天—归雁入胡天;地点:车上—单车欲问边;目的地:属国—属国过居延)2.作者途中看到了哪些景物?(征蓬、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追问:这些景物的作用一样么?(不一样征蓬、归雁:用于自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用于描写雄奇壮美的边塞风光)3.分小组讨论:全诗中哪些字词展示了作者悲苦无奈的情感?(首联:单车,轻车简从,形单影只,孤单之感;“车”欲问边,而不是人欲问,展示了出塞并非本愿的无奈;颔联:征蓬,蓬木本是深恋着土地,不随意移动,然而茎叶绷断只能被迫地随风而走,自喻身不禁己;归雁,从南边归来的燕子本应归去中土,却出现在胡天,自喻离群失伴,孤单而行,并且雁也是可以自由地回归中土,而自己却不能自由地回归,也展示了身不禁己的无奈之感;颈联:孤烟,狼烟也只是势单力孤,落日虽壮美,却也近黄昏。

      此两句将悲苦孤独的情感渗透于壮美凄凉的意境中,千古流传;尾联:此联单纯叙述“萧关逢侯骑”,本类似“他乡遇故知”,却没有应有的温情和欣喜,反倒流露出一丝冷漠和不近人情,以此烘托出出塞的公路更是孤单漫长)(四)小组讨论,扩大延伸分组讨论:本诗的艺术特色1.托物言志;2.寓情于景)(五)回首全文,小结作业小结:结合板书请学生集体简述本文说明的内容,结束课文作业:将本诗扩写成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使至塞上教案2【知识和能力目标】1、积累重要字词流畅、有感情地诵读,感受诗词的音韵美;2、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要,律诗的一些常识过程和方法目标】1、以读促悟,品味诗词凝练、含蓄的语言美;2、抓画面感,体味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美;3、评点、欣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所描绘的意境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诗人写诗背景,感受诗人前后变更,培养学生乐观、豁达的人生观教学着重】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白的思要感情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1、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熟读并尝试先背诵课文;2、准备多媒体教学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1、导入: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一直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强化边防,以应付战事。

      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加入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从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2、作者简介:王维(701-761),唐代诗人,字摩诘,曾任尚书右丞等官职,世称王右丞,素有“诗佛”之称他能诗能画,精通音乐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出名其中反映军旅和边塞生活的作品,写景的佳句广为流传,如《使至塞上》就极富谨代表性宋代苏轼称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3、背景介绍:开元二十五年,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现实是被排挤出朝廷)王维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经长途跋涉,在萧关遇到了骑兵,却没有遇到将官,(一问才知道),将官此时正在燕然前线这首诗就是在出塞途中写的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悲壮情怀和孤寂之情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播放配乐诗歌朗诵,带领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要求: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情感2、带领学生一起讨论字词含义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未几属国:典属国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征蓬:飘飞的蓬草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烟:烽烟,报警时点的烟火长河:黄河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当时边境重镇都护府的主座、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代指边防前线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1、感悟诗意1)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讲解: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翻译:我只身轻车简从出使到边境,途中经过属国居延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讲解: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翻译:山高路远,我觉得自己像飘飞的蓬草一样出了汉家边塞,又似北归大雁一般飞入胡天 (3)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讲解: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而且都是诗人主观的审美感受在如此广阔而且凄凉的天地间,驰骋疆场的将士们破敌靖边,其悲壮的英雄气浩然和日月同辉,和长河共远。

      翻译:只见那苍莽无际的沙漠,没山没树远处烽火台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着一轮圆圆的落日4)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讲解:这一联写出了将士们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表白了诗人对他们的赞美之情翻译:终于碰到了骑马的士兵,一问才知道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2、谈谈本文的情感变更(本环节由学生自由发挥,点拨:“抑郁到慷慨”)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1、品诗境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西部边塞的奇特壮丽景色,是历来传颂的名句,请和“沙漠狼烟升,黄河落日红”作对比,你认为哪句更好呢?为什么?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合作探索)明确:“大”字,突出了边境沙漠,浩瀚无边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使荒凉的大漠上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直”字,又表示了烽烟的劲拔、坚毅之美长”字,将没有山峦林木的浩瀚无垠的沙漠上那横贯其间的黄河的令人震撼的壮阔之美写得淋漓尽致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莽的感觉2)画一画通过你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理解,用简笔画把此景画出来3)这句诗被誉为千古名句,它“诗中有画”:这幅“画”美在哪里?明确:构图美:烽烟夕阳大漠长河——苍莽辽阔线条美:直烟 曲河 圆日 ——档次丰富色彩美:黄沙碧水红日青烟——鲜明优美2.赏析诗歌,学生分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结合写作背景找出首联中哪次字写出了诗人出塞时的心情?(2)颔联中诗人借“征蓬”、“归雁”比作什么?透露出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3)你能不能用几次词语描述一下颈联中这幅边塞风光图?此时诗人的心境和前两联一样吗?(4)这里的“在燕然”是不是说都护真的在燕然山呢?诗人对这些“在燕然”的将士们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5)诗中每一联分别到了什么表白方式?五、课堂总结:本诗通过写诗人出使至塞上的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白了诗人由于受排挤而孤独、寂寞、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陶冶、净化、升华后,发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英雄本质六、安排作业:1、背诵这首诗;2、收集三句以上写相关大漠的诗词第2篇:使至塞上教案使至塞上 王维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这首诗,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思要,律诗的一些常识;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读诗,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品味诗歌语言;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会诗的意境,了解了诗所表白的深刻思要情感 教学着重熟读成诵,理解作者所表白的思要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所蕴涵的内涵,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每一次朝代,都有爱国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故事,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

      请大家回首曾学过的描写边塞风光和将士心情的诗句 1、李贺:《雁门太行》(黑云压城城欲摧):“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冬风卷地白草折)“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二、文学常识1、唐诗唐诗可分为绝句和律诗,绝句(五言和七言),律诗(五言、七言和排律)2、边塞诗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一直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强化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加入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从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3.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少有才干,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被贬王维是次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诗人,他能诗能画,精通音律受音乐、书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浮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词句秀丽,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点。

      特别是避世隐居之时,所作的诗歌大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闲适的情怀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要 后人称他“诗佛” 无论边塞、山水诗,无论律诗、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以描绘山水田园和歌咏隐居生活为主,苏轼称他的诗“诗中有画,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