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常用知识点.docx
5页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常用学问点 课文讲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查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关心妈妈一起捉害虫,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学问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学问点,欢迎阅读!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学问点 字:腿、披、游、蹦、跟 词:池塘、脑袋、快活、鲤鱼、衣裳 重点句子: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游来游去 2、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他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就迎上去,问:“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鲤鱼妈妈说:“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宽嘴巴你们到那边去找吧!” 3、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他们看见一只乌龟摇摆着四条腿在水里游,连忙 追上去,叫着:“妈妈,妈妈!” 4、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他们游到荷花旁边,看见荷叶上蹲着一只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洁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 5、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每天去捉害虫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熟识汉字12个。
熟识部首“目”字旁描摹和临写4个左右结构的字“眼”、“睛”、“肚”、“胆” 2.能正确朗读课文;能以小组合作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终两节能依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3.通过课文学习知道青蛙的生长过程,增长学问 重点和难点: 1.能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并结合课文熟识汉字12个熟识部首“目”字旁 2.3.能依据课文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或者看图,照例句的样子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揭课题 1.猜谜语:“大脑袋,黑身子,甩着长尾巴,住在池塘里这是什么? 2.板书:小蝌蚪完成板书:找妈妈(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说说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听课文录音依据提示记住课文内容沟通并板书:小蝌蚪长着(),(),甩着() 2.自学生字 (1)师提出自学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圈诞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宇音 (2)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 (3)小组合作读课后的生字、词语沟通自己的.识字好方法。
3.游戏巩固生字词语 (1)开火车认读生字 (2)叫号游戏认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指导读句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按标点停顿想想,小蝌蚪找了几次妈妈?分别遇见了谁?(沟通板书) 2.分节学习课文 (1)沟通并出示第二小节 (2)沟通并出示第三小节 (3)最终小蝌蚪找到妈妈了吗?学习最终一节课文指导读出青蛙妈妈兴奋的语气 3.再读课文,指导依据课文内容,说说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依据回答出示生长过程图) 4.分角色朗读全文 5.指导背诵最终两节 四、复习生字,积累词语 1.猜字谜 2.给部首妈妈找孩子 3.熟识部首目字旁和月字旁 学生沟通:“目”字旁的字一般与眼睛有关月”字旁的字一散与身体有关: 4.给词语找好友 5.指导书写眼、睛、肚、胆 一年级语文小蝌蚪找妈妈教学反思 教学本课我直接导入,问:你们谁见过蝌蚪,在哪里见过,长成什么样子?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触发他们的生活实践,激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喜欢导入后我先让学生仔细观看每副图,猜猜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根本,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
课文以对话为主,我以朗读为主本课文没有注音,学生朗读有肯定难度,我以老师范读形式初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内容设计问题:小蝌蚪有什么特征?它们是怎么找到妈妈的?小蝌蚪找妈妈分别遇到了谁?它们的妈妈是谁?有什么特征?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小蝌蚪发生了哪些变化?让学生围绕问题图文对比展开多种形式朗读如:自由读、指名分段读、男女生读、小组内分角色朗读等并要求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找找、划划做记号,养成读书留下记号的好习惯学生在读中了解内容梗概,获得整体感知,提高了读的质量课文第二、三小节写的是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是全文的重点我先指名读这两小节,让学生思索小蝌蚪先遇到了谁,又遇到了谁,在这个过程中小蝌蚪有了哪些变化,理清了文章脉络 然后指导学生朗读,重点指导小蝌蚪与鲤鱼、乌龟之间的对话,体会小蝌蚪找妈妈时的心急最终,我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并表演,进一步体会朗读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使学生的情感在读中得到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朗读自主学习,同桌或小组内共同完成老师设计的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