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见题型及答题规范.ppt
43页常见题型一:回归教材的考题n高考题虽然不会出现教材中的语段,但 考核点均在教材内可谓“课外的选文 ,课内的答案”n课内不仅有重要的识记内容;常见写作 手法、鉴赏评价能力,大多源于课本2009-2010年高考试题(五)高考试题试题与之对应对应 的教材少而所与亲亲旧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兰兰亭集序》终终身不造其门门 径造庐访庐访 成,视视成所蓄 《促织织》素号难难治 且相如素贱贱人《廉蔺蔺列 传传》固知古人制字为为不苟云 故不为为苟得也《鱼鱼我所 欲也》2009-2010年高考试题(五)高考试题试题与之对应对应 的教材桂阳民有争舟而 相殴至死者,狱狱 久不决 村中少年好事者驯驯养一虫 《促 织》 小大之狱狱,虽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里人疾周者,入 其姓名,遂被摄摄 闻闻左公被炮烙《左忠毅公逸事》2010-2011年春考试题(五)高考试题试题与之对应对应 的教材必因人得之 因宾宾客至相如门谢门谢 罪《廉 蔺蔺列传传》亚亚死,悉归归他人 赵赵王悉召群臣议议 《廉蔺蔺列 传传》而彼榆栎榆栎 之属 有宁越、徐尚、苏苏秦、杜 赫之属为为之谋谋《过过秦论论》 大数十围围,类类自为为 一树树 何竞竞日默默在此,大类类女 郎也《项项脊轩轩志》2010年高考试题(三)13.【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青海长云暗雪山, 。
王昌龄《从军行》) (2) ,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3) ,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 ⑷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 (5) ,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6)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柳宗元《小石潭记》) (7)吾生也有涯, 《庄子养生主》) (8)香稻啄馀鹦鹉粒, 杜甫《秋兴》)出题溯源:仍然延续着3(高中教材)+3(初中教材)+2(课 外)的命题思路也就是说把中学阶段要求背默的文段默 熟就可以拿到满分了2011年春考试题(三)(三)默写(6分)[任进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 __________,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 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3)北极朝廷终不改,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楼 》)(4)吾尝跂而望矣,___________________ 。
《苟子·劝学》)(5)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6)号呼而转徒,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捕蛇者 说》)(7)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郑风·子衿 》)(8)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刘方平 《月夜》 )2009-2010年高考题中:n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 诗中的诗句? n⒍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分析他为什 么是通人不超过45字)(4分)n 鲁迅 朱光潜 马克思 爱因斯坦 n⒓本文与《故都的秋》都写了南北景象 ,其用意各不相同,请加以评析4分)复习思路:n课内文言文知识要点n背诵范围内的名句n熟悉课内名篇主要内容及写作特点常见题型二:把握词语、句子的语境义③对于环境与建筑的保护,我们一直局限在那些大家都认为 有高度历史的或文化价值的部分,而对于那些历史不算久 远,或者根本就不被认为有特殊意义的环境与建筑,对于 那些相对只是绿叶角色的城市建筑环境都非常漠视我们 虽然可以拆掉这些旧工业文明的老建筑,建造一大批摩天 大楼,但是十年,二十年之后,下一代子孙就要开始批评 我们曾经的鲁莽了,□我们要世代居住的这座城市已经失 去了一段记忆,而那是上世纪中国城市最骄傲的工业文明 具象的记忆。
所以我认为应该保护她,尽可能留下她美丽 或者被人认为不很美丽的有形的载体 1、(2分)第③段中“有形的载体”指的是 旧工业 文明的老建筑 各种自然科学对于宇宙的分析,也只有方法与立场的 不同,对象都是同一的大自然界在自然科学的发 展史上,凡是有划时代的贡献的人,没有一个是死 抱一隅之见的人如牛顿或达尔文,不只精通物理 学或生物学,他们各对当时的一切学术都有兴趣, 都有运用自如的理解力他们虽无哲学家之名,却 有哲学家之实他们是专家,但又超过专家;他是 通人这一点总是为今日的一些专家或希望作专家 的人所忽略 ⒈第⑴段中“死抱一隅之见的人”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只关注自己的研究方向、方法与立场的人(程 度1分,关注点1分)常见题型三:某句(段)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议论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散文); 为后文作铺垫,埋下伏笔(小说);总领下 文,统摄全篇•2、文中:承上启下;埋下伏笔;为下文做 铺垫;;照应开头;照应上文情节(小说)•3、文末: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点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卒章显志; 言有尽而意无穷⒀他死了以后,军邮车还带来过他的家信。
我第一次注 意了一下地址:是广西一个很偏远的小城在地图上仔 细寻找,那地方在北回归线以南,属于热带,该是非 常炎热的老医生的家乡,距离昆仑山,大约有一万 五千里 ⒁那封迟到的信,边缘已经磨损,好像烙熟叉蒸了几遭 的馅饼几处裂口的地方,被薄而坚韧的透明纸粘贴 过,上面打着蓝色的印章:“邮件已破,军邮代封 ⒂不知这是否是封报平安的家信? 12·从情感表达角度赏析最后三段的“那封迟到的信“4 分)寻找发信地址在地图上的位置,呈现信封的残破,猜测信的内容,(内 容筛选概括)描写依次深入,表达了“我”对老医生的思念和对其家人的 关切(表情达意);而末句引发的悬念(手法判断),暗示了戍边战士 的情感世界,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表情达意)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 考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 5、对比:强调了……(两个方面)突出了……(两个特点)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7、衬托:突出了……(主要事物)的……特点 常见题型四:修辞手法的作用: (本身的作用+抒情的作用)①去天目山,是心里积存已久的一个念想,不是为观 光,是为了那些大树。
几十年里,只要说到树,天 目山就从父亲的眼神里巍然升起,他一遍遍说,假 如你没去过天目山,根本不明白什么叫树其实不 全是为了树,我知道,是为了一个人几十年来, 若是提起他的名字,母亲的眼神就会倏然暗淡下去 ,她的双眼仿佛是海潮淹没的沙滩她喃喃说,我 要和你一起去 7.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比喻的表达效果是 2 分) 答案:形象地(基本作用)写出了母亲眼眶里饱含着泪水 (内容理解),表达了母亲的悲伤之情(表情达意) (抒情散文)特点+表达的感情 ⑴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 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 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 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 作响…… 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 点贴近地皮 ⑵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 ,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 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 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 里龇着白牙 ⒎第⑴、⑵段画线部分都用了修辞手法,形象地表现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北方冰雪的野性特点、在春风中消融的过程( 答对一点即得2分)n②千住白发苍苍的老医生对我说:“也许军邮车 今天会来的。
军邮车大约每月从新疆喀什开 上昆仑山一次,日子并不准,仿佛一只来去无 踪的青鸟老医生戍边多年,他的话有时像符 咒一样灵验每年封山前上山的最后一辆车 ,总是军邮车山下的人都知道我们的心 他晃着的满头白发,像一丛银针 n7·第②段把军邮车比作“青鸟“的表达效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2分)n“青鸟”比喻军邮车来无定时,与军邮车在封山前 的必定到达形成对比·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军邮战士 克服险阻的敬意常见题型五: 概括语段大意:• 这样的题目,往往需要先阅读语段,然后寻 找关键词句,概括大意同时,注意不能脱离文 章的大背景 •方法:•1、从关键词、中心语入手,概括段意;•2、从综合语意入手,概括段意•3、从表达方式入手,概括段意n概括归纳 n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 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n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 的特点是什么n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 点)n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 作者观点怎样n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n②汉代蔡邕说:“惟笔软则奇怪生焉。
的 确,毛笔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 之一墨分五色”,足以展现万类的缤纷 ,更是中国艺术家的常识毛笔的锥体造 型,具有“锋出八面”的能力;墨与水的调 和,经过宣纸的洇化,可产生变幻莫测的 效果n1.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2分)n这一段主要出现两个事物,毛笔和墨,主要内容也是在论述毛笔和 墨的关键信息第一句是引论,第二句说得是毛笔的重要性,第三 句说的是墨的作用第四句说的是笔墨如何共同作用于中国书画艺 术n答案:笔墨是中国书画成为艺术的关键因素这道题目很容易处 理成“毛笔是……”就忽视了墨的作用了)常见题型六:把握文章的主旨n记叙文(散文):分析人、事、物的特点,依 据时代背景,领会作品主旨n通过记叙了……事件,刻画出人物……性格特 点,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批判(鞭挞 )了……的黑暗)n说明文:明确说明对象,把握事物特征n议论文:把握文章论题,概括文章论点n表达了对……(话题)的……态度(观点)n⑸我追问好比说一刹那?我这里有过一刹那来去如闪电 ,闪电就够了,不必比做晴天霹雳有时候炕 上睡醒,不知身在何处,忽听屋顶“瓦背”阵雨扫过―― 沙、沙、沙……江南绝无炕,北大荒没有“瓦背”,有雨 也不会“沙、沙、沙”。
那是江南的春风春雨了,你说你 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你这个游子不但不知身 在何处,还不知道童年永不离身我劝弟弟写诗吧,他 一笑,无意于此人到老时,血管会硬化,脑子却又会 软化,弄得可笑盖世英雄,也难免小丑般收场落叶 归根之思,我又以为那是软硬兼施的东西若论固执劲 儿,只怕是软硬不吃 n⒏第⑸段中画线句的含义是()2分) n【解析】“你说你没有思乡,那是故乡思念你了”这一句 告诉我们故乡对于那些游子来说早已根深蒂固的扎根于 我们的脑海,即使我们有意回避它都不可能,表面上似 乎我们并不思乡,而在心头一直有着挥之不去的意象 n【参考答案】作者认为弟弟表面上没有思乡,而潜意识 里是思乡的(一点1分)n 尧 庙 秋 社 王 恽n社坛烟淡散林鸦,把酒观多稼霹雳①弦声斗高下,笑 喧哗,壤歌亭外山如画朝来致有,西山爽气,不羡日 夕佳 n16.“不羡日夕佳”化用了高中课本哪首诗中的诗句?借 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n答案:化用陶渊明《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1分课内)陶渊明写的是隐居之乐,曲作者表达了积 极用世的志向和与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