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31].docx
3页《公民基本权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选举人大代表”“小云一家的权利”等案例,结合教材,知道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赋予的,及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涵义2、能力目标:阅读教材,结合案例探究,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个人价值与社会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举自己享有的基本权利,养成和增强权利意识,感受宪法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关系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及涵义难点:人身自由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基本权利的视频资料或者文本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疑问和困惑做好记录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一、导入新课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视频)导入新课二、讲授新课任务一:政治权利和自由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宪法赋予基本权利和义务》你从视频中了解到宪法赋予了公民哪些基本权利?总体感知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探究活动二:观看视频:《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投票选举》问题:1.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在行使什么权利?2.你认为公民享有这项权利需要哪些条件?出示图片,小组讨论:这些人在我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吗?为什么?小结: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条件:我国公民,年满十八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意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探究活动三:观看视频:《男子在群谩骂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问题:男子在群谩骂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是在行使言论自由吗?为什么?注意:行使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损害国家的、社会的、他人的利益政治自由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探究活动四:图片展示:举报箱、监督箱,公民可以用它来行使什么权利?行使这项权利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监督权,在行使监督权时应注意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意义: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任务二:人身自由议一议:小齐的苦恼(阅读材料)请问上述情境中小齐、爸爸、老王的哪些权利受到了侵害?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它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务三: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探究分享:小云爸爸妈妈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妈妈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散步。
这是他们平凡而幸福的一天思考: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总结:依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由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物质帮助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观看视频:《大山里的故事》,材料链接--沂南教育发展纪实1.大山里的孩子依法享有什么权利?2.结合自身实际,说说为保障公民这项权利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文化权利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化艺术创造的自由和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化艺术创造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实现(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文化、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公民的基本权利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权利作为中学生,就让我们珍惜、爱护并依法行使这些权利,描绘好我们的精彩人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