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新修订.pdf
5页第一课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世界上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非洲 我国最早的人类化石发现于云南元谋,是元谋人 我国发现时间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北京人 一、元谋人 1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发现于云南元 谋 2、在中国境内已发现的早期直立人遗存中,以元谋人化石最为著名 3、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重要证据 4、原始人类遗址分布特点是什么? 答:原始人类遗址主要分布于江河流域,以及水源充足、植物生长茂盛的地区 这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充足的植物和肉类食物等 二、北京人 1、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在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3、距今约 71 万23 万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类被称为“北京人” 4、北京人是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 5、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6、北京人的生产方式采集和狩猎 7、概述北京人的特征? 答:北京人仍保留猿的一些特质,头骨较宽,眉骨粗大,颧骨高突; 已经能够直立行走; 会打制石器;(使用打制石器进行采集和狩猎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 使用天然火;(火用来烧烤食物、照明和御寒,还用火驱赶野兽) 过群居生活 (这是人类最原始的社会组织形式 ) 8、火的使用对原始人类的生存和进化有什么作用? 火可以烧烤、照明、御寒、保护自身安全等,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自然环 境的能力,促进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9.北京人的发现有什么意义? 早(发现时间最早) 、多(发现化石遗迹最多) 、深(最具代表性,影响深) 三、山顶洞人 1. 距今约 3 万年,在北京房山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中发现了”山顶洞人” 遗址 2. 山顶洞人的生活: 采集、狩猎、捕捉水生动物 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磨制骨针用来连缀兽皮遮蔽身体 佩戴装饰品,已萌生审美意识 能够人工取火 过氏族生活 3.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 第二课 原始农业与农耕聚落 一、半坡聚落 1. 距今约 6000 多年的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 是黄河流域原始农耕聚 落的代表 2.半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3.半坡居民种植粟,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4.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的房子 5.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还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是我 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二、河姆渡聚落 1、距今约 7000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 聚落的代表 2、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来耕地 3、种植水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4、河姆渡原始居民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已经会挖掘水井 5、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反映的是早期的农耕文化 三、大汶口聚落 1. 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在山东泰安大汶口发现遗址 2. 已经出现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3. 陶器有黑陶和白陶 简答题 一、你认为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是怎样产生的?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人们在采集狩猎的过程中发现了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开始有意识的培植可以 使用的植物和饲养动物于是原始农业和家畜饲养业产生 影响:改变了“竭泽而渔”的方法,发展成可持续创造财富的生产方式我们的 祖先是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开始定居生活的 二、导致干栏式建筑与半坡半地穴式房屋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 示? 答:主演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地势低洼,潮湿温热; 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 启示:我们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 一、炎帝和皇帝 1. 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2. 炎帝的功绩: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是中华原始 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 ;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3. 黄帝的功绩 : 造出宫室、 车船、 兵器、 衣裳 ; 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 (仓颉) 、 历法、算数和音乐;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4.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5. 战争: 涿鹿之战:黄帝和炎帝蚩尤炎黄胜利 阪泉之战: 黄帝 炎帝 黄帝胜利 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 先 二、尧舜禹“禅让”与大禹治水 . 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 什么是禅让制? 像尧、舜、禹这样,通过民主推举有才德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称为禅让 制 .禹的功绩:采用筑堤堵水和疏通河道相结合的方法治水 领导人民开沟挖渠,引水灌溉,发展农业 .禹是“禅让”制度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