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诗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h****0
  • 文档编号:253511672
  • 上传时间:2022-02-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39.95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古诗之教材分析教学反思古诗两首之教材分析教学范例反思一、教材简说这篇精读课文包括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天门中断楚江开” 写出了浩荡东流的长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长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在作者笔下,长江仿佛是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破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长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汹涌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一个“回”字,翻滚抛掷、变化无穷境界全出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上句写远望天门两山所见的雄姿,下句则点明“望” 的立脚点和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 的立脚点是“日边来” 的“一片孤帆”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当孤舟顺流而下,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舟行过程中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诗人的喜悦之感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远客自当更加兴味十足孤帆一片日边来”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望天门山》一句一个画面在诗人笔下,山,灵秀;水,矫健;帆,潇洒,无须刻意修饰,全天然巧成这种白描的手法使这首诗清新、明丽更令人称奇的是此诗题为“望天门山”,而在诗中却无一个“望”字但你去慢慢揣摩,细细体味,就会发现每句诗中都隐含“望” 的神韵《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写于公元1073年,诗人苏轼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水光潋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了西湖晴天和雨天的湖光山色: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

      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西子,即西施,春秋越国美女,原为浣纱女,后被越王勾践选入宫中,献给吴王夫差为妃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啊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姿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给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选编本课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诵读过程中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热爱传统文化的感情二、学习目标1.会认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2.背诵两首诗,默写《望天门山》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教学建议1.课前,教师准备有关天门山、西湖的文字、图片资料如果有条件,制作反映课文内容的有关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2.识字本课要求认的字不多,只有2个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如,让学生在古诗的朗读中识字;或者画出不认识的或容易读错的字,重点识记;也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识字妆”是翘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让学生识记,“女--妆”亦”整体认读音节,要注意读准3.写字指导断”“孤”“帆”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注意结构的匀称与紧密孤”字的右边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学生注意,“楚”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的“林”要写得扁一些,下面的“正”字形比较复杂,建议边示范边指导学生一笔一笔地写4.这两首古诗千古传唱,家喻户晓诗文意境美、形象美,学生读起来会有浓厚的兴趣教学要以学生的诵读为主,在读中整体感知,自悟词与句的大致意思再比一比谁诵读得好对诗句的意思,不必要求学生逐句讲解5.古诗的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配画、配乐、多媒体课件或幻灯展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如,《望天门山》这首诗,人们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很少有人体会到诗人为什么会有“相对出”的感受。

      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 的静态感,只有小船行驶在江上,远处的天门山逐渐扑进眼帘的时候,“两岸青山相对出” 的感受才会突出这些用词巧妙的地方,教师可以借助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此外,诗中还有许多用词巧妙生动、意境优美的地方,像“楚江开”“至此回”“日边来”“晴方好”“雨亦奇”,老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细心体会6.课文中的两首古诗,也许有不少学生都会背诵了教师指导朗读时,重点要放在怎样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诗韵可以结合看图,边读边想象,感悟诗句的含义在诵读中,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诵读,必须注意把握好停顿,把握好诗的节奏,读出诗的韵律例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要突出“开”“回”“出”“来”等词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要突出“晴”“雨”“西子”“总”等词语7.在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对诗句意思有大致了解的基础上,可结合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第一组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两岸的青山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忽闪不见,一叶小舟正乘风破浪,从日边驰来。

      第二组两句诗的大致意思是:“冰波荡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烟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引导学生发挥各自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文字描绘的画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