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5篇).doc
65页2023年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5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856字) 全国妇联__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__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__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__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________。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__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留守儿童调查报告2(2991字) 内容摘要:留守儿童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们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某些偏僻的农村惊醒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名词随着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4周岁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在当地留守儿童问题如此严重的情况下我将我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 一、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地的留守儿童中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几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勾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多年不与孩子见面,至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相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二、大多数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尽管有许多留守儿童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留守儿童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留守儿童只有2%的成绩优秀,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水平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自控力较差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三、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 据调查显示,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
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四、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性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直接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五、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六、监护人自身综合素质偏低 调查发现集留守儿童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当地留守儿童大致存在以上问题,当然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用心去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留守儿童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已逐步变为一个社会问题。
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待以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方面共同努力,协调合作对此,我有以下建议: 一、家庭方面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二、学校方面 (1)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 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其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教师应承担起家长或监护人的部分责任,多与留守儿童交流谈心,提高亲密信赖程度,给予更多关爱和正面引导 (2)为与留守儿童沟通提供方便 可开通亲情热线,为外出务工家长与子女沟通提供方便,权衡利弊,最好能建立起封闭式教育 三、社会方面 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这些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容易误入歧途 总之,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既牵涉到教育方面,也关乎心理、社会、法律、经济等方面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成长,同时也影响到他们的父母能否在外安心的工作,更远的会影响到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的根本出路就在于全社会能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从而使大家自发自觉的来关爱、帮助、支持留守儿童,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让祖国的花朵饱含着生机,期待着怒放的那一天。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1354字) 漫长的寒假如期而至,老师留了一个奇怪的作业——做一份调查报告想了几天,我决定去调查现在非常普遍的留守儿童 什么是留守儿童呢?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我来到了农村的大舅家当我问起大舅村里有没有留守儿童时,大舅眼中流出一些茫然,我只好又说:“就是父母去大城市打工,被留在了这里的孩子”大舅马上说:“这种孩子呀,我们这儿多得是!”说完,他便带着我来到了东边的一户人家进了大门,我便有些震惊了——这是一个孩子住的地方吗?摇摇欲坠的瓦房,土垒的灶台,充满潮湿气息的床,几个盛饭的铁缸和一把脱了水的干巴巴的菜便组成了这个家远远望去,这幢房子好像在风口浪尖里房子的主人是一个七八岁的儿童,他父母为了“改善生活,走出农村”,去一个花天酒地的城市里打工为什么两个人出去打工还挣不出这个孩子所需要的东西?舅舅说,他的父母每晚都在麻将桌前纸醉金迷。
我不禁有些气愤,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孩子都应该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都应该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这对父母却狠心的丢下了这个孩子 那么,孩子又怎么想呢?那个男孩说,他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请父母回来,哪怕是父母让他去种地、去搬砖,只要天天能够见到亲人的音容笑貌就行听了这话,我和舅舅不禁一阵揪心我给孩子的父母打了,打了半天才打通母亲的他的母亲一听是个小孩,马上对我破口大骂:“你个______,我给孩子挣钱犯了什么错?你以为我在外面挣钱容易?你们这些______根本不了解我们这种人!……”我挂了 走出那孩子的家,我却看到了令我震惊的一幕,一个小胖子正在拼命地跑着,一边跑一边发出杀猪般尖锐的嚎叫声,而后面跟了几个跟我差不多大的男孩,正拿着木棍、石头发狂般追赶着舅舅把我带到一边说:“这种情况在我们这也时常发生,那些都是你说的留守儿童,他们就这样混日子….我从资料上看到过留守儿童更暴力、容易犯罪,但却从来没真的看到过我拉着一个正在“追杀”的男孩问:“你们难道不怕坐牢吗?”没想到他竟然老老实实地说“不怕,父母都不管了,我们还规矩什么?” 过了几天,我来到了这群“不怕死的人”的住处我没有想到,这群靠偷、抢起家的孩子的日子过的却并不杂乱。
他们每早穿好衣服,排着队洗漱、一起吃饭、收拾住处,并十分团结互助,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把这里叫做家! 我很想说,留守儿童的父母真的错了他们一直以为挣了钱,让孩子有学上、有住处孩子便满意了,其实不然孩子最期盼的不是学校里的朗朗读书声,有时他们更喜欢父母教的歪歪扭扭的字;孩子最期盼的不是在众多土房中的小洋楼,而是像其他孩子一样能有父母温暖的怀抱! 留守儿童的父母们,不要再为钱疲于奔命了,那冷冰冰的纸永远换不回孩子的欢声笑语留守儿童调查报告4(1674字) 自从中国加入WTO以后,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市现代化脚步显著加快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需要的劳动力也日益增加,于是越来越多的农民子弟涌进了打工的潮流而农田则承包到少数雇主手中,年底则带着钞票回家热热闹闹地过年,年初又大包小包地奔向远乡工地,一阵欢喜,一阵悲凉,家里只剩下幼儿几人,各乡村冷冷清清的,这样的现象循环了一年又一年 最近,我们组3人在各村做了一次调查,调查户数达数百户结果每5户就有4户中有人员外出打工,而留守孩子在家自立的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