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肿瘤及重点慢性病学习笔记

16页
  • 卖家[上传人]:第***
  • 文档编号:57065702
  • 上传时间:2018-10-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13MB
  • / 1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中国肿瘤登记中心2015年报发布根据对全国肿瘤登记中心2011年监测数据分析: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日发布2015年年报。年报显示,2011年我国新增癌症病例约337万例,比2010年增加28万例这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个人得癌。年报数字是如何得出的全国肿瘤防治办公室的陈万青教授说,根据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项目点上报的数据统计,2011年全国新增癌症病例337万例,比2010年增加28万例。据介绍,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在2014年共收集到全国234个登记处提交的2011年肿瘤登记资料,覆盖人口2.2亿。陈万青说,考虑到人口增长和老龄化,总体发病率实际上变化不是太大。肺癌仍居发病率死亡率首位年报显示,过去10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结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发病率下降,但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变化不大,仍居我国发病率死亡率首位。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年报显示,肺癌约占男性癌症发病率的四分之一,居首位;而位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一位的是乳腺癌。值得注意的是,甲状腺癌居女性癌症发病率第五位。此外,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2

      2、011年,我国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约4.9万例,位列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九位。专家指出,其主要原因一是中国人口老龄化;二是动物蛋白和脂肪摄入量过高,这与前列腺癌发病有明确相关性。我国当年新增癌症病例337.2万,癌症死亡病例221.3万。相当于每分钟就有6.4个人得癌。数据显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呈上升趋势,其中结直肠癌,男性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发病仍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呈下降趋势肺癌仍居我国发病死亡率首位。我国人群主要癌症的五年生存率:肝癌:10.1%肺癌:16.1%食管癌:20.9%胃癌:27.4%结直肠癌:47.2%乳腺癌:73.0%2014年肿瘤登记年报: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了2010年219个登记处恶性肿瘤的登记资料,按照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制定的审核方法和评价标准对上报的登记数据进行评估,对确定符合要求的登记数据收录后进行整理和分析。将入选的145个登记处上报数据按城乡、地区(东、中、西)、性别分层,计算各层年龄别肿瘤别发病率和死亡率,然后根据全国实际人口,估计全国主要恶性肿瘤以及合计的发病、死亡相关数据,并对

      3、其情况进行描述。人口标准化率按照全国2000年人口普查的人口结构(中标率)和世界人口结构为标准计算。2010年入选的登记处共覆盖人群1亿5840余万人,其中城市人口占58.35%,农村人口占41.45%。2010年,全国估计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09万,死亡病例196万。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235.23/10万(男性268.65/10万,女性200.21/10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184.58/10万。城市中标发病率187.53/10万;农村地区中标发病率181.10/10万。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为148.81/10万(男性186.37/10万,女性109.42/10万),中标率113.92/10万。城市中标死亡率109.21/10万。农村中标死亡率119.00/10万。肺癌、女性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女性甲状腺癌呈上升趋势。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乳腺癌、胰腺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按照均寿命74岁计算,人一生中患恶性肿瘤的几率是22%,肿瘤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疾病。从年龄别发病率看,45岁以后发病率上升

      4、明显,应在40岁开始重视针对肿瘤的健康体检。我国城市的肿瘤发病率高于农村,而农村死亡率高,与医疗资源、诊治水差有关。城市地区应加强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的防治,农村地区应加强上消化道癌症的防治。东中西部地区相比,整体和男性发病率以东部最低,男性发病率西部最高;女性发病率东部最高(中标率中部最高),西部最低。西部的死亡率高于中部和东部(中东部水相)。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构成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率及构成全国男、女恶性肿瘤发病死亡率我国城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TOP10我国农村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构成TOP102013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肺癌居恶性肿瘤(俗称癌症)发病率第一位,乳腺癌居女性发病率第一位,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为60万,按照均寿命74岁计算,一生患恶性肿瘤的几率高达22%。与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相比,2013年最新癌普的一大变化就是女性癌症发病率上升明显,乳腺癌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每年新发病例约21万,高出发达国家1-2个百分点。同时,我国每年约有15万新发宫颈癌病例,约8万妇女死于宫颈癌。2013年数据表明,从发病率来看,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宫颈癌

      5、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从死亡率来看,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是主要的肿瘤死因。而在2012年,肺癌已代替肝癌成为我国首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肺癌已经连续两年成为人体健康头号杀手。报告指出,从病因学看,肺癌的发病和死亡主要归因于烟草与雾霾。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我国20年来癌症呈现年轻化及发病率和死亡率“三线”走高的趋势。每分钟就有6人确诊为癌症。同时,癌种也呈现地域化特点,如胃癌集中在西北及沿海。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全国35岁至39岁年龄段为87.07/10万,40岁至44岁年龄段几乎翻番,达到154.53/10万;50岁以上人群发病占全部发病的80%以上,60岁以上癌症发病率超过1%,80岁达到高峰。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至8人中有1人因癌死亡。肿瘤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为1.68:1。全国每年死亡肿瘤患者270万全国肿瘤死亡率为180.54/10万,估计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270万例。我国居民因癌症死亡的几率是13%,即每7人8人中会有1人因癌症死亡。50岁以

      6、前肿瘤死亡率处于较低水,但男性45岁以上、女性50岁以上死亡率有较大升高,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癌症死亡约占全部癌症死亡的63%以上,死亡率达1%。肺癌仍居肿瘤发病及死亡第一位从病种看,全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男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女性其他主要死因癌症包括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其他常见肿瘤流行病学1、肝癌2、胃癌3、食管癌4、大肠癌5、肺癌trachea,bronchusandlungcancer病因学吸烟(吸烟和被动吸烟85-90%归因危险度)、职业性因子(无机砷、石棉、铬、镍、煤焦油、甲醚、电离辐射)、大气污染物、生物学因子(原癌基因和抗癌基因)流行病学发病、死亡均居第一(2010年,35.23,27.93)。东部高于西部,城区高于农村;逐年上升,女性上升更快;男大于女,朝鲜族高于全国预防控制一级预防(禁止

      7、和控制吸烟、控制大气污染、职业防护、防治慢支);二级预防(胸部X线、痰液细胞学检查、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早期症状有干咳、呛咳、痰中带血或咯血、胸痛);三级预防(NSCLC手术,SCLC全身化疗,辅以手术或放疗)6、子宫颈癌carcinomaofuterinecervix(阴道部和移行带)病因学性生活和生育史(性生活紊乱、多配偶,过早性生活、早婚、多产);宫颈糜烂、裂伤与外翻);种族和地理因素;营养因素(维A、C,血浆铜和铜锌比);生殖道病毒感染(HPV、CMV);口服避孕药;包皮垢。流行病学发病、死亡第二肿瘤(2010年,9.84,2.60)。农村高于城市;逐年下降,城市下降更明显;40岁以上高发,发病双峰型(35-39,60-64);、和回族较高预防和控制一级预防(宣传教育,积极防治有关疾病,落实计划生育);二级预防(普查普治,宫颈刮片细胞检查,2-3年1次);三级预防(CIN手术,宫颈浸润癌手术+放射,化疗可作为综合治疗手段;随访复查,2-3个月1次/1年内,3-6个月1次/2年,半年1次/3-5年,第6年开始1年1次)7、乳腺癌breastcarcinoma(外上象限,乳头乳晕,内

      8、上象限)病因学雌激素分泌紊乱;遗传因素(母亲及姐妹);病毒因素;饮食因素(脂肪摄入量)流行病学发病、死亡女性第一位(2010年,25.89,6.56)。我国低于欧美,城市高于农村;逐年明显上升;40-60岁女性,随年龄增加,发病双峰(45-49,60-64)。预防和控制一级预防(饮食惯改变,青春期和更年期妇女,高蔬果低脂蛋糖;控制体重);二级预防(早期发现,乳房局部检查和乳腺钼靶摄片,40岁以上);三级预防(手术治疗;早期可行放疗+小手术;腋窝淋巴结转移者易复发,行术后辅助化疗;激素治疗,雌激素拮抗剂+卵巢切除术)重点慢性病预防与控制8、高血压hypertension概述原发性(95%)和继发性高血压;病程长,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冠心病),归因为全身小动脉病变,并发症有高血压心脏病(左心室肥厚扩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肾病(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眼病(视网膜出血、渗出)病因学遗传(原发性高血压),食盐,体重,饮酒,血糖,血脂,心理因素,体育锻炼,无机盐和微量元素,其他(脂肪酸、氨基酸);发病机制遗传学说,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钠与高血压,精神神经学说,血

      9、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流行病学三高(高患病率、高危害性、高增长趋势),三低(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三不(不规律用药、不坚持自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患病率(2002,18岁以上18.8%,15岁以上17.7%),2012年15岁以上24%,2.66亿患者,且逐年上升。45岁前男大于女,50岁之后女高于男;双峰,6-10时,16-20时;冬季高于夏季;北方高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预防和控制防治策略(全人群策略,高危人群策略,病人防治策略)。防治措施,一级预防(低盐饮食,控制体重,增加体力活动,减少酒精摄入,戒烟,补钾钙蔬果蛋白,减膳食脂肪,心理衡);二级预防(定期体检,35岁首诊测血压,全人群普查);三级预防(防并发症,防止残疾,系统管理“三不”)。综合防治(社区高血压防止规划准备,制定计划、方案,培训,危险因素分层管理,社区干预,效果评价)。治疗原则(药物+非药物,注意联合用药)9、冠心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概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五种类型(无症状、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95-99%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学遗传因素(40-60%);环境因素(气温差、湿度差,冬季;微量元素缺乏);生物因素(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生活方式(吸烟、饮食和体力活动)、社会和心理因素(A型行为者)。流行病学死亡率总体逐年上升(2013,城市100.86,农村9

      《肿瘤及重点慢性病学习笔记》由会员第***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肿瘤及重点慢性病学习笔记》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