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民法的性质和理念

3页
  • 卖家[上传人]:鲁**
  • 文档编号:467937401
  • 上传时间:2023-07-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6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论民法的性质和理念民法的性质集中表现为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市民社会是纯粹由个 人作为主体参与的社会,是法律主体的生存之本。民法是私法,公法与私法的划分 仍然是法律的一种基本分类。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民法 的理念有二:一是私权神圣,一是私法自治。私权神圣包含私权本位、权利不受侵 犯,且私权以人格权和所有权为核心。私法自治以意思自治为灵魂。民法乃一国法律体系中之基本法,与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共同构 成一国之部门法体系,为最重要的法律部门之一。民法者,市民社会之法则也。汉语中“民法”一词实非古汉语固有之 词,而乃西方法律文明之舶来品。我国近现代民法一语,究其渊源,第一步可追溯 到日本民法,恰如学者所言,“民法一语,典籍无所本,清季变法,抄自东瀛”;第 二步可追溯到法国民法,因日人是从法语droitcivil转译而来;第三步则须追溯 到罗马法,盖因法语中的droitcivil乃来自于罗马法中的juscivile即市民法, 其他欧陆诸国如德、瑞、意等关于此语之名称也均系由市民法转译而来此说 为我国民法学界前辈学者之通说。但关于日人中谁是使用“民法”之第一人,则 有二说:一说

      2、为箕作麟祥,其在转译法语droitcivil时将其译作民法;一说为津 田真道,其在转译荷兰语burgerlykregt时将其源于日本民法学者穗积重远之考 证。而日人转译时从其简,省掉了一个“市”字,遂有汉字中“民法”之称谓。 是故,民法之真正根源乃罗马法,研究民法的人便无不“言必称罗马”。一、民法的性质:市民社会的法民法的性质表现在四个方面: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民法是私法;民 法是实体法;民法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一般条件。其中,市民社会的法是 民法性质的集中体现。(一)民法是市民社会的法通过对民法一词的语意与渊源考察我们已经得知,民法者,实乃市民 法之简称也,而市民法者,当为市民社会之法也。何谓市民社会?社会的本质是人 与人之间关系的存在方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依两种方式发生,一种是直接面 对其他社会成员而发生,包括家庭成员,另一种是通过国家这一中介而发生。由此 形成两种社会关系,前一种社会关系因直接发生于社会成员之间,故其有关内容 取决于社会成员个人的意志,而后一种社会关系通过了国家的中介,国家必将其 意志体现在其中。体现社会成员个人意志的社会关系当以个人或私人利益为出发 点和

      3、归宿,而体现国家意志的社会关系当以国家或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由 此,人所参与的全部社会关系不外乎此两种类型,而社会也就因此可以不仅从理 论上而且从实证上划分为两种,一种为纯粹由个人作为主体参与的社会,即所谓 市民社会,而另一种为有国家参与的社会,即所谓政治社会或政治国家。任何人都 总是扮演两种角色、具有双重身份,他一方面作为市民社会的人参与市民社会的 关系,另一方面又作为政治社会的人参与政治国家的关系。规范市民社会关系的 法律就发展成为市民法,它以保护市民社会中人的权利即私权为己任;而规范政 治社会关系的法律就是公法,它以保障国家权力的行使为目的。所以说,民法(市 民法)是关于市民社会的法。尽管人总是既要参与市民社会的关系,又要参与政治国家的关系,然 而市民社会是其生存之本,市民社会中的经济与人身关系是每一个人都生而必须 进入的,所以,市民社会的生活对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市民社会中权利的享有与 保障对于一个民主国家来说同样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指出的是,政治国家中的权力从根本上说不是为国家而存在的,而是为市民即为民众而 存在的,国家行使公共权力不过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和保障市民社会的权利,

      4、市民 权利与政治权力的关系是本与末的关系,万不可颠倒。同时,在法治体系尚非尽善 尽美的情况下,政治权力的膨胀与扩张必然会导致对私权的挤压与限缩,使政治 权力成为凌驾于市民权利之上的强暴工具,所以,必须在对政治权力与市民权利 进行正确定位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和完善市民社会,这是实现经济民主进而实现 政治民主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二)民法是私法“民法是私法”这一判断在今天已是学界之共识,然而这一共识的 取得在我国却经历了艰难的过程,十余年前这还是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即使当时 颇具影响的学者与民法教科书都认为“民法即私法的观点已难以成立”(P7)。当 然,在认识上有一个发展过程,这是完全正常的。公法与私法的划分尽管向无统一的标准,有利益说、效力说、主体说、 统治关系说、意思说等(P81),但自罗马法以来人们都承认将法作这样的划分,查 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即指出:“法律学习分为两部分,即公法和私法。公法设 计罗马帝国的政体,私法则设计个人利益。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公法就是关于 政治权力的结构、行使、效力等的法,而私法就是关于市民权利的取得、行使、 效力、保护等的法。一般认为,私法即指民法或民商法,公

      5、法则包括宪法、刑法、 行政法、各种诉讼法等。究其实,私法乃关于私权利与私人利益之法,正如日本学 者美浓部达吉指出的:“私法是关于个人相互间的关系的法,所以观察个人相互 间享有某种特定权利和负有之司法是否适合法律的秩序,就是私法规定的立法着 眼点。私法所保护之法律的秩序,主要是该关系当事人之个人利益。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进入20世纪后,公、私法之分的传统日趋动摇, 公法与私法由明确划分走向相互渗透,产生这一现象的历史背景是西方经济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自由竞争、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进入国家干预的垄断资本 主义经济,出现了现代干预主义经济学派,主张国家权力进入社会经济领域。随着 国家在社会、经济领域中的活动日益扩张,带来了所谓的“法律社会化”和“私 法公法化”倾向。私法公法化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商法领域,即商事立法中越来越 多地体现政府经济职权色彩和干预意志,如商业登记制度、商业帐簿制度,公司法 中的公司组织形态、公司章程的法定记载事项、公司股份转让的限制等,海商法 中的船舶登记、船舶物权、运输单证、海事赔偿责任限制等,保险法中的责任准 备金、再保险、保险业的监督管理等,破产法中的债权人会议、破产财产范围、 债务清偿顺序等,均属公法性质的规范。民法领域则表现为前述现代民法的发展 变化趋势,如所有权绝对性的限制、契约自由的限制、无过错责任原则的确立等。但是,上述现象只表明公、私法的相互渗透与交叉,而决不意味着相 互取代,法律社会化也好,私法公法化也罢,都只说明公、私法之间的界限不再象 以前那样清晰了,但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仍然是可行的、基本的法律分类,公法就是 公法,私法就是私法,不能过分强调二者之间的渗透与交叉而否定二者的本质区 别11。关于这一点,美浓部达吉有精彩之论述:“公法和私法在其相接触的区域 极为近似,欲截然区分为二,殊非易事,但是,这和在自然科学的领域中,动物和植 物于其相近的领域境界内,彼此的区别也不常明了一样,不能成为否定两者的区 别的理由。”民法的私法属性是民法性质的主要体现,并由此决定了民法私法自 治、权利本位的理念与功能。

      《论民法的性质和理念》由会员鲁**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民法的性质和理念》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