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艺烧窑时的温度.docx
2页怎样控制烧窑时的温度?作者:中国陶瓷网 频道:陶瓷 发布时间:2007-09-21烧窑前,要根据所烧坯釉的特点决定一个升温和降温的曲线图曲线的分布情况与 下列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1、 坯料的组成和纯度;2、 坯体入窑时的含水量;3、 坯体的厚度和大小,坯体的温度传导系数;4、 窑的型式、构造和容量,以及装窑密度;5、 高温结晶相的生成与转变及坯的特性中等大小的窑,烧制白瓷的升温速度约在下列范围内:脱水期一每小时升温 20-40°C, 一直烧到500°C为止;氧化期一每小时升温50-70°C,从500°C至900°C左右为止; 玻化期一每小时升温25-35C,从900C到1350C左右为止;保温期一每小时约升温5C到 15C左右我国瓷器一般在1320C左右烧成,但目前有些产区瓷厂的窑火温度实际上有向 高温烧成温度发展的趋向,如湖南有些大瓷厂已达1410C变动下列因素,可以控制烧窑 的温度:1、 通风强弱一通风强,则升温快控制通风强弱可用调节闸板,改变炉栅空隙,人工鼓风 等办法进行;2、 变动入窑气体的温度--入窑气体温度高,则有利于燃烧和升温,采用预热空气的办法可 以提高入窑气体的热值,从而提高烧成温度;3、 预防冷空气侵入窑中一冷空气侵入窑中,会减缓升温速度。
为了防止冷气入窑,应封密 窑墙,掌握去灰的时间和次数;4、 加煤也应注意控制每次的加煤量,控制煤块的大小(煤块小的空气多),控制加煤的时 间,以及掌握加煤的方法等《紫砂春华》载文提到紫砂器的适宜烧成温度紫泥是1150度,烧成温度范围较宽,温度上下一、二 十度均能成陶,只是随著温度升高色泽也逐渐变深,当然超过临界温度就要变形或发泡红泥与本山丝泥烧成性能不如紫泥,第一是烧成温度较紫泥低;第二是烧成范围较窄;第三易出现 『风惊』等致命的缺陷,因此红泥与本山绿泥常用来做为化桩土过去用龙窑烧紫砂受气候、燃料等影响 较大,烧成的紫砂器色泽色差较大,彳爰来改用倒焰窑烧成,情况略有改进,但窑腔内的温差还是有的如 今用隧道窑烧成,各种仪表自动监控,窑腔截面又较小,上下温差就很小了,色泽基本上可以一致瓦斯窑烧利用瓦斯做为燃料,可烧氧化、还原皆可控制窑炉:瓦斯窑)电窑烧利用电能转换为热能,可烧氧化、还原皆可控制(还原烧时需利用瓦斯燃烧使之缺氧),(窑炉: 电窑)柴烧利用薪材作为燃料,以自然落灰釉,烧制作品,作品特色,自然淳朴(窑炉:柴窑)坑烧在地上挖一条坑,在胚体附近加上盐、铜等氧化物,利用薪材作为燃料,利用胚体吸附碳素及氧化 物来达成坑烧效果。
熏烧以薪材或木屑作燃料,利用作品吸附碳素,以达到烟熏效果窑炉:可利用简便窑或铁桶)乐烧以较快时间烧制作品,一般以瓦斯作为燃料,当釉到达熔融温度时即刻取出作品,置于木屑或报纸 堆桶中,利用火焰及烟熏达成还原效果(窑炉:乐烧窑)盐釉盐釉(soltglaze)施袖方法,是将无釉之作品于烧成快结束时把潮湿的盐从窑之焚口或天花板之洞 口进,盐即挥发,而与盐(NaCl)中之苏打(Na)与胚中之珪酸(Sio2)与馨土(Al2o3)反应而成为珪酸盐 苏打,或为一种釉,附着予烧成中之器物表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