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精品****大师
  • 文档编号:612829006
  • 上传时间:2025-08-0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6.85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54讲 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1.(2023·湖北卷,8,3分)实验室用以下装置(夹持和水浴加热装置略)制备乙酸异戊酯(沸点142 ℃),实验中利用环己烷—水的共沸体系(沸点69 ℃)带出水分已知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是环己烷(沸点81 ℃),其反应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共沸体系带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B.反应时水浴温度需严格控制在69 ℃C.接收瓶中会出现分层现象D.根据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答案] B[解析] 以共沸体系带水即移走生成物水,促使反应正向进行,A项正确;因为反应体系中沸点最低的有机物环己烷的沸点是81 ℃,同时要使共沸体系温度达到69 ℃,则水浴温度要控制在69~81 ℃之间,B项错误;环己烷难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所以蒸出物中环己烷和水会分层,且环己烷在上层,C项正确;根据酯化反应的化学计量数关系,利用带出水的体积可估算反应进度,D项正确2.(2024·全国甲卷,27,14分)CO(NH2)2·H2O2(俗称过氧化脲)是一种消毒剂,实验室中可用尿素与过氧化氢制取,反应方程式如下:CO(NH2)2+H2O2===CO(NH2)2·H2O2(一)过氧化脲的合成烧杯中分别加入25 mL 30% H2O2(ρ=1.11 g·cm-3)、40 mL蒸馏水和12.0 g尿素,搅拌溶解。

      30 ℃下反应40 min,冷却结晶、过滤、干燥,得白色针状晶体9.4 g二)过氧化脲性质检测Ⅰ.过氧化脲溶液用稀H2SO4酸化后,滴加KMnO4溶液,紫红色消失Ⅱ.过氧化脲溶液用稀H2SO4酸化后,加入KI溶液和四氯化碳,振荡,静置三)产品纯度测定溶液配制:称取一定量产品,用蒸馏水溶解后配制成100 mL溶液滴定分析:量取25.00 mL过氧化脲溶液至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稀H2SO4,用准确浓度的KMnO4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记录滴定体积,计算纯度回答下列问题:(1)过滤中使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2)过氧化脲的产率为________3)性质检测Ⅱ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检测Ⅰ和Ⅱ分别说明过氧化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4)下图为“溶液配制”的部分过程,操作a应重复3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容后还需要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

      5)“滴定分析”步骤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填标号)A.KMnO4溶液置于酸式滴定管中B.用量筒量取25.00 mL过氧化脲溶液C.滴定近终点时,用洗瓶冲洗锥形瓶内壁D.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立即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6)以下操作导致过氧化脲纯度测定结果偏低的是________(填标号)A.容量瓶中液面超过刻度线B.滴定管水洗后未用KMnO4溶液润洗C.摇动锥形瓶时KMnO4溶液滴到锥形瓶外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答案] (1)烧杯、漏斗、玻璃棒(任写两种)(2)50%(3)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上层无色 还原性、氧化性(4)防止溶质损失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装瓶(5)BD (6)A[解析] (2)根据题给反应物的加入量,计算得尿素为0.2 mol,H2O2过量,则过氧化脲的理论产量为0.2 mol×94 g·mol-1=18.8 g,实际产量为9.4 g,故产率为×100%=50%3)过氧化脲中“H2O2”的O元素为-1价,既可将KMnO4溶液中的MnO还原为Mn2+,又可将KI溶液中的I-氧化为I2,体现了其还原性和氧化性。

      4)操作a为洗涤和转移洗涤液,需要重复3次,防止烧杯和玻璃棒上残留溶质5)KMnO4溶液有强氧化性,应置于酸式滴定管中,A项正确;量筒的精确度达不到0.01 mL,25.00 mL过氧化脲溶液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B项错误;滴定近终点时,滴加半滴KMnO4溶液至锥形瓶内壁上之后,需用洗瓶冲洗锥形瓶内壁,C项正确;锥形瓶内溶液变色后,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才可记录滴定管液面刻度,D项错误6)A项,容量瓶中配制的是过氧化脲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将导致溶液浓度偏低,则滴定时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偏小,使测定结果偏低B项,滴定管水洗后未用KMnO4溶液润洗,会导致滴定管盛装的KMnO4溶液被稀释,滴定时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偏大,使测定结果偏高C项,KMnO4溶液滴到锥形瓶外,会导致滴定时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偏大,使测定结果偏高D项,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会导致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读数偏大,使测定结果偏高3.(2024·湖南卷,15,14分)亚铜配合物广泛用作催化剂实验室制备[Cu(CH3CN)4]ClO4的反应原理如下:Cu(ClO4)2·6H2O+Cu+8CH3CN===2[Cu(CH3CN)4]ClO4+6H2O实验步骤如下:分别称取3.71 g Cu(ClO4)2·6H2O和0.76 g Cu粉置于100 mL乙腈(CH3CN)中反应,回流装置图和蒸馏装置图(加热、夹持等装置略)如下:已知:①乙腈是一种易挥发的强极性配位溶剂;②相关物质的信息如下:化合物[Cu(CH3CN)4]ClO4Cu(ClO4)2·6H2O相对分子质量327.5371在乙腈中颜色无色蓝色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表示排风的是________(填标号)。

      2)装置Ⅰ中仪器M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3)装置Ⅰ中反应完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装置Ⅰ和Ⅱ中N2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Cu(CH3CN)4]ClO4不能由步骤c直接获得,而是先蒸馏至接近饱和,再经步骤d冷却结晶获得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使母液中的[Cu(CH3CN)4]ClO4结晶,步骤e中向母液中加入的最佳溶剂是________(填标号)A.水    B.乙醇   C.乙醚(7)合并步骤d和e所得的产物,总质量为5.32 g,则总收率为________(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答案] (1)D (2)球形冷凝管(3)烧瓶内蓝色消失(4)提供保护气,防止+1价铜被氧化(5)防止直接蒸馏时,乙腈完全挥发,导致产物分解(6)C (7)81.2%[解析] (1)A、B、C、D、E的图标分别代表护目镜、明火、热烫、排风和洗手,故选D3)3.71 g Cu(ClO4)2·6H2O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0.76 g Cu的物质的量约为0.012 mol,根据反应原理可知,加入的Cu稍过量由已知信息可知,发生反应前溶液呈蓝色,生成物在乙腈中为无色,故当烧瓶内蓝色消失可说明反应完全4)+1价铜易被氧化,所以需要通入氮气保护6)乙醚为非极性溶剂,向溶液中加入乙醚,可降低产品的溶解度7)起始加入3.71 g Cu(ClO4)2·6H2O(0.01 mol)和0.76 g Cu(约为0.012 mol),理论上可制得0.02 mol产品(6.55 g)故总收率==×100%≈81.2%。

      本讲要点速记:1.物质制备实验思维模型制备环节反应装置的选取,反应条件的控制(控温、调节pH等)分离提纯环节方法的选择,仪器的名称、用法,操作的注意事项,具体做法的目的验纯环节针对杂质,取样,加水溶解,加检验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定性检验)测纯环节针对产品,设计纯度测定方案(定量测定)精纯环节方法的选择及实验方案的设计注意:①若反应物或生成物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应增加排空气装置,反应开始前先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②制备在空气中易吸水或易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等)时,应在制备装置或收集装置的后方接一个干燥装置,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③用液体吸收气体时,若气体的溶解度较大,应增加防倒吸装置2.制备实验方案的评价科学性、可行性视角①原理是否正确、可行②操作是否安全、合理③步骤是否简单、方便④实验效果是否明显绿色化学视角①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安全、无毒②反应速率是否合适③原料利用率以及产率是否较高④合成过程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安全性视角①净化、吸收气体及停止加热时要防倒吸②进行某些易燃易爆实验时要防爆炸、防氧化、防吸水规范性视角①为减少易挥发液体反应物的损失和充分利用原料,可在反应装置上加装冷凝回流装置(如长玻璃管、冷凝管等)②易挥发液体产物(导出时可为蒸气)需及时冷却③仪器拆卸与组装顺序相反,按照从右向左、从高到低的顺序拆卸④其他,如实验操作顺序、试剂加入顺序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4讲物质制备的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无机物的制备实验探究.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1脂肪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第40讲反应过程中微粒浓度变化及图像分析考点1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及分析.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1讲铁及其氧化物氢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6讲醇酚和醛酮.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5讲化学综合实验探究考点1物质含量或组成的测定.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1电解质及其电离.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4讲烃化石燃料考点2芳香烃的结构与性质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52讲离子的检验物质的鉴别与推断考点1常见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八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第36讲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1电离平衡及影响因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28讲反应热的测定及计算考点2盖斯定律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2讲铁盐和亚铁盐含铁物质的转化.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3讲考点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分子的空间结构.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8讲硫酸含硫物质之间的转化考点1硫酸硫酸根离子的检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4讲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规律.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7讲羧酸及其衍生物考点1羧酸酯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9讲钠及其氧化物.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3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考点2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2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考点3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docx
      猜您喜欢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七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33讲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考点1化学平衡常数及应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8讲生物大分子合成高分子考点2氨基酸和蛋白质.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专题训练.doc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看图列式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名校联测中考一模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5讲卤代烃考点1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30讲电解池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考点1电解原理.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二章物质的量第6讲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考点1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训练.doc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小学六年级数学解比例及解方程练习题.doc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17讲硫及其氧化物考点2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知识梳理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9讲有机合成与综合推断考点1有机合成及合成路线的设计.docx 2.2有理数与无理数练习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一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1讲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考点3分散系 胶体.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分数乘法应用题同步训练.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真题演练第九章有机化学基础第45讲卤代烃.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百分数(一)应用题训练【含答案】.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分数除法应用题同步训练.docx 人教版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册数学复习应用题练习.docx 2026版高考化学第一轮考点突破第二章物质的量第7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考点1物质的量浓度.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