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复鞣后削匀猪反绒革生产方法的优势探究.docx
2页先复鞣后削匀猪反绒革生产方法的优势探究1、绒毛更加细致均匀凡是从事猪绒面革生产与购销的人员都知道,一般采用片蓝湿革工艺生产的反绒革,因其绒头细致均匀,手感滑爽舒适,售价一般要比采用片碱皮工艺生产的反绒革高15%左右采用片蓝湿革工艺能使绒面革的绒头细致均匀的原因可能是:在复灰、软化、浸酸、铬鞣等工序中,坯革的使用面(肉面)尚处于其横切面的中间层面而没有直接暴露在外,只有蓝湿革经过剖层后,其使用面才得以暴露,因而其受碱、酶、酸的作用相对较弱,使得维持肽链螺旋结构的氢键及离子键的断裂相对较少,纤维的织角相对较大,因而起绒效果更好,绒毛更加致密而采用先复鞣后削匀的工艺方法,则同样是在复鞣中反绒革的使用面(肉面)没有直接暴露在外,可以产生类似于片蓝湿革工艺的效果,因而能提高反绒革的绒毛品质另外,如果先削匀后复鞣,则头颈、肚腹等松软部位的绒毛在复鞣转鼓的转摔中会变得更松、更软、更长、更乱而先复鞣后削匀则不仅可以避免坯革松软处的绒毛过早暴露在外而得到保护,而且复鞣后再经过削匀、湿磨处理,可使全张坯革的绒毛更均匀一致,部位差更小这一点对于猪反绒革来说,同样显得很重要2、皮张的厚度更均匀与牛羊皮相比,猪皮的部位差更大,尤其是臀部特别紧实,而头颈部与腹肷部又特别松软,如果采取先削匀后复鞣的工艺路线,则通过削匀,虽然皮张各部位的厚度被削得均匀一致了,但经复鞣后各部位增厚不一致,紧实的臀部增厚特别大,松软的颈部及腹肷部基本不增厚,这样一来,新的厚度不一致又产生了。
另外,不同批次之间或不同皮张之间也会因为原料皮的变化、工艺条件的变化和操作因素的变化,致使削匀复鞣后的坯革的不同部位出现增厚不一致的现象这种新产生的厚度不一致性问题可能会一直带到成品,且这种缺陷还会增加油脂、染料的损耗以及成革面积得率相反,如果采取先复鞣后削匀的办法,则成品厚度不一致的问题就能得到克服因为经过复鞣后的坯革的厚度已基本定型,对复鞣后的坯革进行削匀处理后,其厚度不会再出现较大变化3、染色后坯革表面颜色更鲜艳、均匀经铬复鞣后的皮坯,表面颜色会明显变绿,严重影响染色后的坯革表面颜色鲜艳度,对于浅色绒面革更是不利若先复鞣后削匀,将表面偏绿的颜色削去,露出更浅淡的新茬,对提高皮革表面的染色鲜艳度十分有利,同时还可减轻复鞣带来的色花、色斑问题,使染色后皮革表面颜色更均匀这一点对于不涂饰的绒面革来说,同样显得很重要4、不易撕裂对于成品厚度要求在0.6mm左右的猪反绒服装革,在生产过程中,如果采用先削匀后复鞣工艺,在复鞣转鼓中复鞣后,可导致1%左右坯革出现撕裂现象,如果是二层绒面革,撕裂的情况会更为严重,而先复鞣后削匀则基本可以避免坯革在复鞣过程中出现撕裂的问题5)在复鞣中不易压折经削匀的皮坯在复鞣中若处理不当,在转鼓中过夜容易被压折,而未经削匀的皮坯在复鞣中不易被压折,而且即使有一定压折,经削匀后皱折也容易打开。
当然,与先削匀后复鞣相比,先复鞣后削匀也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缺点是会多耗用相当数量的铬粉及其它复鞣材料,而且复鞣均匀性较差,尤其是紧实的臀部吸收材料较困难弥补的办法是复鞣前先预削臀部并修边高孝忠.先复鞣后削匀猪反绒革生产工艺优点[J].北京皮革,2020(06):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