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考面对面历史(岳麓版)教材知识梳理 模块六 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ppt
18页模块六 世界现代史,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1917年 3月 二月 革命,1917年 11月 十月 革命,1921年春,1922年底 苏联 成立,1928年,1936年 颁布新宪法、斯大林模式形成,1937年,新经济政策开始实行,,两个“五年计划”,苏俄,,苏俄,沙俄,主题概括,总体特征: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体道路的探索,艰 巨性与开创性并存 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两大人物:列宁、斯大林 四大探索: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 力发展商品经济)、两个五年计划(变为强 盛的工业国)、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经 济政治体制),考点速记,考点1,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地点:彼得格勒 领导人:列宁[2015怀化21] 过程:1917年11月6日夜,列宁来到 斯莫尔尼宫亲自指挥起义7 日,工人赤卫队和革命士兵攻 占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彼得格勒武 装起义取得胜利俄国十月革命,(识记),[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100周年],彼得格勒十月革命,结果: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 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诞生[2014衡阳28(2)] 意义:(1)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创建了第一个 社会主义国家;[2015邵阳19、2014郴州34(2)] (2)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鼓舞了被压迫 民族的解放斗争; (3)推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的传播,向各 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4)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知识延伸】近现代史上改变俄国社会性质的事件考点2,1.苏俄新经济政策[2016衡阳12、2016湘西30、 2015湘潭14、2015怀化37(1)、2015湘西28 (1)] 开始时间:1921年春[2015湘潭14] 领导人:列宁[2016岳阳49(3)] 背景:1920年底,苏俄粉碎了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进攻,转入和平建设后,遇到了新的困难和危机苏俄新经济政策与苏联建立,(识记),[2017年是苏联建立95周年],主要内容:(1)农业方面,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 制,农民交税后可自由处理自己的粮食;[2014 湘潭32(1)] (2)工业方面,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 中小企业;[2014娄底19] (3)商业方面,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2014株洲16、2014郴州34(3)、2014衡阳28(2)] 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直接联系(即将商品、货币、 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大力发展商品 经济历史意义:(1)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进行的探索; (2)它的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 了苏维埃政权 2.苏联建立:1922年底,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 和国联盟,简称“苏联”[2016衡阳24、2014衡 阳28(3)],考点3,领导人:斯大林 重大成就:(1)工业化: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 的完成,苏联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 国,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2)农业集体化: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 方针,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大规模的集体农 庄经过几年努力,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并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理解),[2016邵阳18],[2017年是苏联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80周年],斯大林模式:(1)形成:1936年,苏联颁布的新宪法, 宣告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制度的建立,标志 着斯大林创建的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斯大林 模式)的形成。
(2)严重弊端:①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造成经济效益低 下;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 的发挥;[2015衡阳13、2015株洲19] ②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 愈来愈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的高度集 权3)积极作用:对苏联工业化和国防力量的加强发 挥了重要作用拓展提升,(1)经济形式: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2)效果:在开始阶段对恢复国民经济、凝聚 民众建设热情都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违背经 济发展规律,最终都阻碍了农业乃至整个国民 经济的发展异同比较】,1.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和中国的人民公社化的相 同点1)重点:都以重工业为主 (2)结果:都取得了重大成果;苏联两个五年计 划的完成使苏联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工业强 国;新中国 “一五”计划的完成,使中国开始改变 了工业落后的面貌2.苏联两个五年计划与新中国“一五”计划的相同 点聚焦湖南中考,命题点2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2016衡阳12题)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 是( ) A. 新经济政策 B. 斯大林模式 C. 赫鲁晓夫改革 D. 戈尔巴乔夫改革,A,A【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排除C、D两项;根据题干中“最能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的是新经济政策。
所以答案选A2. (2016邵阳18题)下列关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初步实现了农业机械化 B. 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 C. 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求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D. 按照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C,C【解析】本题考查苏联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重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由此可知C项与题干中“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时间不符温馨提示:点击完成练习册word习题,。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