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高二数学-知识讲解 《圆锥曲线》全章复习与随堂(提高)(文).doc

15页
  • 卖家[上传人]:一****云
  • 文档编号:254249130
  • 上传时间:2022-02-1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0M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圆锥曲线》全章复习与巩固编稿:张林娟 审稿:孙永钊【学习目标】1.掌握椭圆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 2.掌握双曲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 322 32数学探索©版权所有3.掌握抛物线的定义、标准方程及其简单几何性质.4.掌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及综合应用. 【知识网络】【要点梳理】要点一: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1.椭圆标准方程图形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的点的轨迹性质焦点,,焦距范围,,对称性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顶点,,轴长轴长=,短轴长=离心率要点注释:(1)在和两个方程中都有的条件,要分清焦点的位置,只要看和的分母的大小.(2)当椭圆的离心率越接近1时,就越接近,从而就越小,对应的椭圆越扁;反之,越接近于0,就越接近于00,从而越接近于,这时椭圆越接近于圆.当且仅当时,,两焦点重合,图形变为圆,方程为.2.双曲线标准方程定义平面上与两点距离的差的绝对值为非零常数的动点轨迹.()图形性质范围,,顶点焦点,,焦距对称性关于x轴、y轴和原点对称轴实轴长=,虚轴长=离心率渐近线方程要点注释:注意椭圆的定义中是差的绝对值,当不含绝对值时,动点的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而当时,动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当时,则不表示任何图形.3.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p>0)y2=-2px(p>0)x2=2py(p>0)x2=-2py(p>0)图形定义平面内与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定点F不在定直线l上)顶点O(0,0)范围x≥0, x≤0,y≥0,y≤0,对称轴x轴y轴焦点离心率e=1准线方程焦半径要点诠释:(1)通径:过抛物线的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称为通径;(2)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的特点:有一个顶点,一个焦点,一条准线,一条对称轴,无对称中心,没有渐近线;(3)注意强调的几何意义:是焦点到准线的距离.4.圆锥曲线的共同特征圆锥曲线上的点到一个定点与它到一条定直线的距离之比为定值. 当时,圆锥曲线是椭圆;当时,圆锥曲线是双曲线;当时,圆锥曲线是抛物线. 要点诠释:比值就是是圆锥曲线的离心率,定点是圆锥曲线的焦点,定直线是圆锥曲线的准线. 要点二:直线和圆锥曲线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锥曲线有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C的位置关系时,将直线的方程代入曲线C的方程,消去y(也可消去x)得一个关于变量x(或y)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①当a≠0时,若Δ>0,则与C相交;若Δ=0,则与C相切;若Δ<0,则有与C相离.②当a=0时,即得到一个一次方程,若方程有解,则直线与C相交,此时只有一个公共点若C为双曲线,则平行于双曲线的渐近线;若C为抛物线,则平行于抛物线的对称轴.注意:当直线与双曲线、抛物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直线和双曲线、抛物线可能相切,也可能相交.直线被圆锥曲线截得弦长:若直线截圆锥曲线于弦AB,则弦长|AB|的求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交点法:将直线的方程与抛物线的方程联立,求出两交点的坐标,然后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来求. 根与系数的关系法:如果直线的斜率为k,被圆锥曲线截得弦AB两端点坐标分别为(,)、(,),则弦长公式为: 或.要点诠释: 在抛物线中,当弦过焦点时(即焦点弦),那么弦长公式可以利用定义进行转化,因此抛物线的焦点弦长有以下两种更简单的计算方法.①若直线AB过抛物线的焦点,且点A、B在抛物线上,则有(i);(ii)(是直线AB的倾斜角).②若直线AB过抛物线(p>0)的焦点,且点A、B在抛物线上,则有(i); (ii)( 是直线AB的倾斜角).要点三:圆锥曲线方程的一般求法定义法定义法是指先分析、说明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特殊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的定义或特征,再求出该曲线的相关参量,从而得到轨迹方程.一般求已知曲线类型的曲线方程问题,可采用“先定形,后定式,再定量”的步骤:直接法建系→设点→列式→化简→证明(可省略,但必须删去增加的或者补上丢失的解)代入法当题目中有多个动点时,将其他动点的坐标用所求动点的坐标来表示,再代入到其他动点要满足的条件或轨迹方程中,整理即得到动点的轨迹方程,称之代入法,也称相关点法、转移法.参数法 参数法是指先引入一个中间变量(参数),使所求动点的横、纵坐标间建立起联系,然后再从所求式子中消去参数,得到间的直接关系式,即得到所求轨迹方程.常见的参数法有:(1)点参数利用点在某曲线上设点(常设“主动点”),以此点为参数,依次求出其他相关量,再列式求解.如x轴上一动点P,常设P(t,0);直线x-2y+1=0上一动点P.除设P(x1,y1)外,也可直接设P(2y,-1,y1)(2)斜率为参数 当直线过某一定点P(x0,y0)时,常设此直线为y-y0=k(x-x0),即以k为参数,再按命题要求依次列式求解等.(3)角参数当研究有关转动的问题时,常设某一个角为参数,尤其是圆与椭圆上的动点问题.要点注释:(1)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思路:①若曲线的类型已确定,一般用待定系数法;②若曲线的类型未确定,但曲线上动点的运动在题目中有明确的表述,一般采用直接法;③若动点的变化依赖于另一相关点的变化,一般采用相关点法(代入转移法);④若动点坐标之间的关系不易找出,一般可采用参数法.但应注意所列方程个数比参数个数要多一个,才可以消去参数.(2)求轨迹方程应注意的问题:①求轨迹方程后一定要注意轨迹的纯粹性和完备性;以保证方程的解与曲线上的点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尤其是题中涉及三角形、斜率、参数方程中参数的限制, 往往使方程产生增根.②要注意区别“轨迹”与“轨迹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类型四:圆锥曲线的实际应用解答圆锥曲线的应用问题时,要善于抓住问题的实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实现应用性问题向数学问题的顺利转化.要注意认真分析数量间的关系,紧扣圆锥曲线概念,充分利用曲线的几何性质,确定正确的问题解决途径,灵活运用解析几何的常用数学方法,求得最终完整的解答.【典型例题】例1. 已知中,、、的对边分别为、、,若依次构成等差数列,且,,求顶点的轨迹方程.【思路点拨】先定形再定量:依据题中已知条件直接列出几何关系式子,化简并根据圆锥曲线的定义确定点的轨迹,再求其方程.【解析】如右图,以直线为轴,线段的中点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由题意,构成等差数列,∴,即,又∵,的轨迹为椭圆的左半部分.在此椭圆中,,,故的轨迹方程为.【总结升华】本题采用的是定义法,定义法是指先分析、说明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特殊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等)的定义或特征,再求出该曲线的相关参量,从而得到轨迹方程.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圆的圆心为M1,圆的圆心为M2,一动圆与这两个圆外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答案】设动圆圆心P(x,y),动圆的半径为R,由两圆外切的条件可得:,.∴∴动圆圆心P的轨迹是以M1、M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其中c=4,a=2,∴b2=12,故所求轨迹方程为.【高清课堂:圆锥曲线综合371714 例2】【变式2】设F1、F2是双曲线x2-y2=4的两焦点,Q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从F1引∠F1QF2平分线的垂线,垂足为P,则点P的轨迹方程是      .【答案】x2+y2=4【解析】设O为F1F2的中点, 延长F1P交QF2于A,连接OP,据题意知:△AQF1为等腰三角形,所以QF1=QA.∵|QF1-QF2|=4,∴|QA-QF2|=4,即AF2=4.∵OP为△F1F2A的中位线∴OP=2.故点P的轨迹为以O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方程为:x2+y2=4.例2.过原点的直线与曲线y=x2-2x+2交于A,B两点,求弦AB中点的轨迹.【思路点拨】采用直接法求弦AB的重点轨迹方程.AB的中点是受A,B两点的影响而运动的,而A,B的运动是由于直线的转动而导致的,因此可以选择直线的斜率k作为参数.【解析】设AB的中点M(x,y), A(x1,y1), B(x2,y2),依题意,直线的斜率必须存,设为k, 又直线 过原点,∴直线的方程为:y=kx, 将此式代入y=x2-2x+2,整理得:x2-(2+k)x +2=0,∴x1+x2=2+k,∴, .由消去k,得.又由于直线与曲线有两交点,故(1)式中的判别式Δ>0, ∴(2+k)2-8>0, 解得或 ∵,∴或.∴所求的轨迹是抛物线y=2x2-2x(或)部分.【总结升华】①在处理涉及直线和二次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时,直线的斜率是常用的参数,即“k参数”,此时要考虑直线的斜率不存在这一特殊情况.②参数的选择多种多样,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常见的参数有k参数、点参数,也可以选有几何意义的量如角参数、参数a,b,c等.恰当选择参数,可以简化解题过程.③解题时应先对动点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确定参数,探求几何关系,建立参数方程.④对参数方程化简以后,要重视检验工作,确定变量的范围.举一反三:【变式1】设双曲线的两个焦点分别是F1和F2, A 、B分别是双曲线两条渐近线上的动点, 且, 求线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答案】设A点在渐进线上, B点在渐近线上, A(x1, y1), B(x2, y2),线段AB中点 M(x, y),∵, ∴由=30,得, ∴, 化简得.【变式2】以抛物线的弦AB为直径的圆经过原点O, 过点O作OM⊥AB, M为垂足, 求点M的轨迹方程.【答案】设直线OA方程为,代入得A点坐标为,,∴, 同理可得B(), ∴直线AB方程为, 即: ① 直线OM方程为②①②,得: ,即为所求点M的轨迹方程.类型二: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 --- 弦的有关问题: 例3.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解析】由 得其判别式(1)当时,直线与椭圆相交(2)当时,直线与椭圆相切(3)当时,直线与椭圆相离.【总结升华】(1)直线与椭圆有相交、相切、相离三种关系,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联立,消去或得到关于或的一元二次方程,则有:①直线与椭圆相交;②直线与椭圆相切;③直线与椭圆相离.所以判定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方程及其判别式是最基本的工具.(2)判断直线与椭圆相交,还可证明直线经过椭圆内的某定点.定点在椭圆内部,则.举一反三:【变式1】讨论直线与双曲线的公共点的个数.【答案】 联立直线与双曲线方程,消去y得当即时,当即时,.由得;由得;由得或.所以当时,直线与双曲线C相交于两点;当时,直线与双曲线C相切于一点;当时,直线与双曲线C相交于一点;当时,直线与双曲线C没有公共点,直线与双曲线C相离.【变式2】已知直线y=(a+1)x-1与曲线y2=ax恰有一个公共点,求实数a的值.【答案】联立方程(1)当a=0时,此方程恰有一组解为:(2)当a≠0时,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法律援助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深度解读课件.pptx 社区关于2025年夏季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工作的经验总结报告材料.docx 2025关于转型实践中汲取发展思考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关于“学论述、谈体会、抓落实”活动的学习心得体会.docx 2025教育系统党徽党旗及其制品使用管理情况自查自纠报告.docx 熔铸忠诚之魂夯实平安之基 锻造政法铁军在县委政法委员会2025年第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县委2025年新兴领域“两个覆盖”集中攻坚工作进展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市关于建强基层组织体系专题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共青团县委2025年全体团员干部会议上的党课讲稿:用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docx 在2025年片区农业产业发展专题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市保险领域民事检察协同监督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县自然资源局人才工作情况汇报材料.docx 在2025年县委办公室“病灶”清除行动警示教育暨作风建设深化推进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市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2篇.docx 在区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发言.docx 在2025年全区年轻干部座谈会上的发言材料.docx 在全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议上的讲话发言材料.docx 在烟草专卖局(公司)系统2025年半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言.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