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12章同步综合测试题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docx
6页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1-12章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8,则第三边长可能是( )A.3 B.4 C.7 D.122.已知一个多边形的外角都等于4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6 B.7 C.8 D.93.如图,△ABC中,AD为BC边上的高,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A.∠ADB=∠ADC=90 B.∠B+∠BAD=90 C.∠C+∠DAC=90 D.∠BAD=∠DAC 第3题图 第4题图4.如图,在△ABC中,∠C=90,AB=10,AD平分∠BAC交边BC于D点.若CD=3,则△ABD的面积为( )A.15 B.30 C.10 D.205.如图,小明从点A出发,沿直线前进8米后向左转60,再沿直线前进8米,又向左转60,…,照这样走下去,他第一次回到出发点A时,走过的总路程为( )A.48米 B.80米 C.96米 D.无限长 第5题图 第7题图6.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等于54,则另一个锐角的度数是( ) A.26 B.36 C.45 D.567.如图,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若l1∥l2,则∠1﹣∠2的值为( ) A.120 B.108 C.90 D.728.如图,在△ABC和△ABD中,∠CAB=∠DAB,点A,B,E在同一条直线上,则添加以下条件,仍然不能判定△ABC≌△ABD的是( )A.BC=BD B.∠C=∠D C.∠CBE=∠DBE D.AC=AD 第8题图 第9题图9.如图,在△ABC中,∠C=90,点D为BC上一点,DE⊥AB于E,并且DE=DC,F为AC上一点,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DE=DF B.BD=FD C.∠1=∠2 D.AB=AC10.如图,将三角形纸片ABC沿DE折叠,当点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时,测量得∠1=70,∠2=152,则∠A为( )A.40 B.42 C.30 D.52 第10题图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外角都等于相邻内角的12,则该多边形的边数为 .12.通过画出多边形的对角线,可以把多边形内角和问题转化为三角形内角和问题,如果从一个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最多引出3条对角线,那么这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 .13.将一副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摆放,则∠α的大小为 度.第13题图 第14题图14.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某校用红色灯带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正五角星(A,B,C,D,E是正五角星的五个顶点),则图中∠DFE的度数是 度.15.在△ABC与△DEF中,∠A=∠D,∠B=∠E,BC=EF,AB=3cm,AC=5cm,那么DE= cm.16.如图,将直角三角板CDE的直角顶点E放段AB上,此时DE平分∠ADC,CE平分∠BCD,试说明AD∥BC.下面是排乱的说明过程:①所以AD∥BC;②所以∠ADC+∠BCD=180;③因为DE平分∠ADC,CE平分∠BCD,所以∠ADC=2∠1,∠BCD=2∠2;④又因为∠DEC=90,所以∠1+∠2=90.则正确的顺序应是 .(只填序号) 第16题图 第17题图17.如图,点B、E、F、C在同一直线上,已知∠A=∠D,∠B=∠C,要使△ABF≌△DCE,以“AAS”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 (写出一个即可).18.如图,△ABC≌△ADE,若∠BAE=135,∠DAC=55,那么∠CFE的度数是 .第18题图 第19题图19.在△ABC中,AB=AC,点D是△ABC外一点,连接AD、BD、CD,且BD交AC于点O,在BD上取一点E,使得AE=AD,∠EAD=∠BAC,若∠ACB=70,则∠BDC的度数为 .20.如图,在△ABC中,∠ACB=90,AC=6,BC=8.点P从点A出发,沿折线AC﹣C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点Q从点B出发沿折线BC﹣CA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A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分别过P、Q两点作PE⊥l于E,QF⊥l于F,当△PEC与△QFC全等时,CQ的长为 . 第20题图三.解答题(共60分)21(7分)如图,AD是△ABC的BC边上的高。
1)作∠BAC的平分线AE交BC边于点E保留痕迹,不写作法)(2)若∠B=42,∠C=72,求∠AEC和∠DAE的度数.22(7分)在△ABC中,∠ABC=2∠A,∠ACB﹣∠ABC=17∠A,CE⊥AB,垂足为E,BD是∠ABC的平分线,且交CE于点F.(1)求∠A,∠ABC,∠ACB;(2)求∠BFC.23(7分)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C,DF⊥AB,垂足分别为点E、F.求证:BF=CE.24(7分)如图,在△ABC中.AB=AC,∠B=∠C,点D为BC上的一点,CD=AC.(1)尺规作图:作∠ADE=∠B,DE交AC于点E(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线段DE与AD相等吗?说明理由.25(7分)如图,已知AB∥DE,AC∥DF, AB=DE,求证:BE=CF.26(8分)已知:点P、Q都是OC上不同的点,PE⊥OA,PF⊥OB,垂足分别为E、F,且PE=PF,连接EQ、FQ.求证:(1)△OPE≌△OPF.(2)FQ=EQ.27(8分)如图所示,点M是线段AB上一点,ED是过点M的一条直线,连接AE、BD,过点B作BF∥AE交ED于F,且EM=FM.(1)若AE=5,求BF的长;(2)若∠AEC=90,∠DBF=∠CAE,求证:CD=FE.28(9分)【特例探究】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三角形全等时,发现了下面这种典型的基本图形.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l经过点A,BD⊥直线l,CE⊥直线l,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初步应用】组员小刘想,如果三个角不是直角,那结论是否会成立呢?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l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拓展延伸】数学老师赞赏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并鼓励他们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问题:如图3,过△ABC的边AB、AC向外作正方形ABDE和正方形ACFG,AH是BC边上的高,延长HA交EG于点I,求证:I是EG的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