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配套中学教材全解工具版—第三章 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中图版必修1).doc
1页第二节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典题欣赏】例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某段的植被垂直带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与图示安第斯山地段距离最近的地形区可能是(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墨西哥高原 D.拉普拉塔平原(2)垂直带谱包括起始带——基带(山地下部第一个自然带)、树线(森林上限,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的等温线相吻合)、雪线(永久积雪和冰川的下界)、顶带(山地垂直自然带中的最高的自然带)请分别说出图中安第斯山脉东坡的基带和顶带的名称,树线和雪线的高度,并计算出山麓地带的气温3)图中垂直自然带的界限并不与地面平行,而且缺失高山针叶林带,请分析其原因4)简述山地植被垂直变化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对山地垂直自然带和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理解解题关键是认真审图,基带为热带雨林带,所以图示地区应为安第斯山的北段答案:(1)B (2)基带为热带雨林带,顶带为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树线的高度为3100米,雪线的高度为4800米,山麓地带的气温为28.8℃(据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6℃计算得出) (3)安第斯山脉北段东坡大多数自然带分布上限比西坡相应自然带分布的上限高,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条件优于西坡。
东坡永久积雪和冰川带比西坡低,主要原因是东坡降水条件优于西坡,使积雪和冰川面积分布更广高山针叶林的分布需要特定的水分和温度条件,安第斯山的北段在落叶阔叶林带以上降水较少而出现了高山灌丛,不具备生长针叶林的条件,所以缺失高山针叶林带4)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气温和降水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造成植被在山体上的分布发生垂直变化点评:在高山地区,随着海拔的变化,从山麓到山顶的水热状况差异很大,从而形成了垂直气候带,自然景观也相应地呈现出垂直分布的规律①山地垂直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更替规律与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有些相似②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如珠穆朗玛峰的山麓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③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有以下几点:a.山体所在纬度,纬度愈低愈复杂,纬度愈高愈简单; b.山体海拔,海拔愈高愈复杂(有极限),海拔愈低愈简单;c.与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有关,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④影响山体垂直自然带海拔的因素:a.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海拔高;纬度高,海拔低b.坡向,同一山体,阳坡高,阴坡低⑤在判定各自然带分布高度的纬度差异时,要注意雪线高度的纬度变化:雪线是多年积雪区的下界,为年降雪量与融雪量的平衡地带即降雪量与融雪量正好相等的地带。
a.山体所在纬度,纬度低,雪线海拔高;纬度高,雪线海拔低积雪和冰川带下限即雪线高度,副热带地区最高b.坡向,阳坡雪线海拔高,阴坡雪线海拔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海拔低;背风坡降水少,雪线海拔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