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课《唯一的听众》教案及反思(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docx
3页第11课《唯一的听众》教案及反思(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在于放飞学生的思维,放飞思维的核心就是在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中感悟文字引导学生多元感悟文本,品味文章的语言,揣摩文章的叙述,通过说话、朗读、想象、写话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学会自我阅读,使精神和语言和谐共生,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本文,理解“心理暗示〞对一个人的自信心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忙的慈爱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谢与敬佩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运用写人文章的学法深入研读;2.理解文中老人的语言与神态描写,感受老教授的用心良苦; 【教学流程】 一、课前三分钟记忆新词(时间:一分半钟);默写新词(时间:一分半钟)新词:悠悠的小令 隆重的仪式 道歉地笑了笑 准备溜走 无法割舍 满头银发 大吃一惊 二、 导入新课 质疑激趣1,春天里花儿开的时候,有一种眼神,有一颗心灵,充斥了秋天的期待;多么神奇,期待变成了现实这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期待的感召里,在美好的憧憬中,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
2,这种期待的眼神,憧憬的心灵就是“心理暗示〞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谁能帮我们解释一下“心理暗示〞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主要内容:本文讲了“我〞在一位音乐教授真诚无私的帮忙下,由没有信心学会拉小提琴,到能够在各种文艺晚会上为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的事2,找出关键词,用诗的语言再次叙述 四、研读文本,感受人物(一)“心理暗示〞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首先,我们来看看消极的暗示对“我〞的影响1,读课文用父亲和妹妹的话来说,我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这是他们在经受了我数次“折磨〞之后下的结论我拉出的小夜曲,在他们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我感到十分沮丧我不敢在家里练琴我终于发现了一个绝妙的去处,楼区后面的小山上有一片树林,地上铺满了落叶2,请试着分析一下,这种心理暗示主要通过那些行为方式表现出来人物语言,动作,神态)3,用诗的语言描绘一下“我〞的感受和你的感觉二)重点研究: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我〞的影响1,人物语言(语言——心理——行动)第一次交谈“是我打搅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儿坐一会儿〞“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只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的话,请继续吧〞“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每天早晨。
〞第二次交谈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第三次交谈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高兴和幸福2,人物神态:抓三次平静的眼神感受老教授的真诚无私(眼神——心理——行动)我感觉到背后有人,转过身时,吓了一跳:一位极瘦极瘦的老妇人静静地坐在一张木椅上,平静地望着我这是一位优雅的很有气度的长者,平静的神情仿佛告诉我她并没有因为我拉锯般的琴声所惊扰,平静的眼神充斥着包容与友善,让我羞愧、惊慌的心也很快地平静下来以后,每天分明,我都到小树林去练琴,面对我唯一的听众,一位耳聋的老人她一直很平静地望着我我也常常会忘记她是聋子,只看见老人微笑着靠在木椅上,手指悄悄打着节奏她慈爱的眼神平静地望着我,像深深的潭水…… 五、拓展延伸,放飞思维1,文本叙述内容朗读课文后来,拉小提琴成了我永远无法割舍的爱好我能熟练地拉许多曲子在各种文艺晚会上,我有时机面对成百上千的观众演奏小提琴曲那时,我总是不由地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选择:A请你代替“我〞为老教授写一首诗B“我〞从“音乐白痴〞成长为“小提琴家〞,你得出什么结论《2,文本叙述为方式第一个问题:作者知道了老人不是聋子,为什么不把真相说出来呢《第二个问题:课文中妹妹的角色是必须有的吗《 【板书设计】11,唯一的听众心理暗示 消极暗示 语言 行动积极暗示 语言 神态 【教后反思】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没有接受过磨课的专门训练,上课随心所欲,没有章法。
我的课上得很烂〞——我经常对自己说在此,真诚地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因为上课的随心所欲,有两点是临时加进去的,备课的时候基本没有想到:一是省略的用法,让学生进行补充,进行发散性的思维训练二是“妹妹〞的角色设置A“妹妹是联接‘我’和音乐教授的纽带〞;B“妹妹必须专修音乐〞;C“必须是自己家的妹妹〞——人物设置的唯一性,多一分那么有余,少一分那么缺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