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脊柱骨巨细胞瘤影像表现.ppt

35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586700871
  • 上传时间:2024-09-05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11MB
  • / 3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脊柱骨巨细胞瘤影像表现李忠明李忠明2014-7-282014-7-28病例随访 CT0465443AMR02064112014-4-28病例随访 临床临床n n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又称破骨细胞瘤,常好发于四肢长骨骨端,尤其是股骨远端、胫骨近端和桡骨远端n n发病率仅次于骨软骨瘤和骨肉瘤,但发生于脊椎少见,约占全部骨巨细胞瘤的3%-7% 临床临床n n文献报道脊椎GCT以骶椎最多见, 其后依次为胸椎、颈椎、腰椎n n一般先破坏椎体,可累及椎弓及周围软组织,少数病例可越过椎间盘累及邻近椎体 临床临床n n我国统计资料中患者男女差别不大,而国外女性较男性多见n n多见于20-40岁n n脊柱骨巨细胞瘤的患者一般都有疼痛,可以表现为神经根症状或不同级别的瘫痪 病理病理n n骨巨细胞瘤是溶骨性肿瘤,肿瘤中的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对骨质都有强烈的吸收能力n n骨巨细胞瘤的复发率高,单纯刮除术后复发率达35%,无论分级高低,都可发生转移,以肺转移多(1%-6%) 病理病理n n肉眼观,肿瘤多偏心性,破坏骨质,或穿破骨皮质,可以侵蚀关节软骨下骨质,但极少穿过软骨,较大的肿瘤常伴坏死、出血、囊性变和血腔形成n n瘤周常有一薄层反应性骨壳,其外围有薄层纤维组织,严重时侵及周围软组织 病理病理n n镜下,肿瘤性圆形至短梭型单核基质细胞呈片状排列,其中见均匀分布的破骨样多核巨细胞n n肿瘤继发性改变,可见泡沫细胞、含铁血黄素细胞、纤维化和小灶性成骨,也可合并动脉瘤样骨囊肿 病理病理 侵袭性骨巨细胞瘤,侵及周围软组织,脉管内查见瘤栓,灶区可见成侵袭性骨巨细胞瘤,侵及周围软组织,脉管内查见瘤栓,灶区可见成片的骨样及软骨样基质,考虑为动脉瘤样骨囊肿伴反应性新生骨。

      片的骨样及软骨样基质,考虑为动脉瘤样骨囊肿伴反应性新生骨 病理病理n n2002年WHO提出将骨巨细胞瘤分为两种:n n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组织形态为良性,但局部侵袭性生长,少数也可以发生远处转移,但死亡率低n n恶性巨细胞瘤(Malignancy in giant cell tumor),组织学为恶性,预后相对于高恶性级别的肉瘤 X线平片线平片n n膨胀性、偏心性的溶骨性破坏区,受累椎体大多膨胀性、偏心性的溶骨性破坏区,受累椎体大多膨胀性、偏心性的溶骨性破坏区,受累椎体大多膨胀性、偏心性的溶骨性破坏区,受累椎体大多变扁,发生病理骨折变扁,发生病理骨折变扁,发生病理骨折变扁,发生病理骨折 CTn n软组织密度,其内夹杂囊性低密度灶软组织密度,其内夹杂囊性低密度灶n n大部分病灶边界较清晰,少数病变呈大部分病灶边界较清晰,少数病变呈““虫蚀状虫蚀状””破坏,边界不清,提示病变有恶变倾向破坏,边界不清,提示病变有恶变倾向n n病灶内无明显钙化,无明显骨膜反应及新生骨病灶内无明显钙化,无明显骨膜反应及新生骨n n病变椎体压缩呈病变椎体压缩呈““哑铃状哑铃状””,椎体前后缘、左右,椎体前后缘、左右缘呈球形膨胀性改变缘呈球形膨胀性改变 CT女,37岁,L5骨巨细胞瘤并椎体压缩 CT35岁,男,T1、2骨巨细胞瘤 CT CT23岁,女,L3椎体骨巨细胞瘤 MRIn nT1WIT1WI大多数瘤体呈均匀低或中等信号大多数瘤体呈均匀低或中等信号n nT2WIT2WI肿瘤多呈混杂信号,肿瘤多呈混杂信号,肿瘤实质和间质比例及肿瘤实质和间质比例及组成成分的多样性是导致骨巨细胞瘤信号多样的组成成分的多样性是导致骨巨细胞瘤信号多样的重要因素重要因素n n细胞成分为主的肿瘤呈稍高信号,内部骨嵴、含细胞成分为主的肿瘤呈稍高信号,内部骨嵴、含铁血黄素及含纤维成分呈稍低信号铁血黄素及含纤维成分呈稍低信号 MRIn nT2WI T2WI 骨巨细胞瘤与其他肿瘤偏高信号不同,中骨巨细胞瘤与其他肿瘤偏高信号不同,中等或偏低信号是脊柱骨巨细胞瘤相对特征性的表等或偏低信号是脊柱骨巨细胞瘤相对特征性的表现,据文献报道高达现,据文献报道高达63%-96%63%-96%n n瘤周边可见瘤周边可见T1WIT1WI、、T2WIT2WI均呈低信号的线样影均呈低信号的线样影n n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少数强化不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少数强化不明显明显 MRI23岁,L3椎体骨巨细胞瘤 病理诊断 MRI男, 24 岁。

      C2骨巨细胞瘤C2椎体及齿状突膨胀,T1WI呈等信号,T2WI 呈低信号,脂肪抑制序列C2信号未见明显增高仍呈低信号,增强扫描C2明显均匀强化 MRI女,41 岁T12骨巨细胞瘤T12椎体膨胀、上下缘轻度压缩,T1WI呈等信号,T2WI呈混杂信号,椎体内可见纵形线样低信号,后上缘见片状长T2高信号增强扫描矢状位及冠状位示T12呈明显强化,内可见多发强化减低区,对应肿瘤内部囊变及坏死 MRI男, 45 岁T9骨巨细胞瘤T1WI示T9椎体呈混杂信号,内可见低信号,椎体后上缘见短T1高信号( 对应肿瘤内部的少量出血) ; T2WI示T9椎体呈混杂偏低信号,内可见多发长T2高信号( 对应肿瘤内部囊变) 及线状低信号( 对应增粗的骨小梁、纤维分隔) ; 脂肪抑制序列肿瘤信号未见明显进一步增加; 增强扫描矢状位T9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冠状位示T9椎体及椎旁软组织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 鉴别诊断 1 1、、7070岁,女,岁,女,骶尾部骶尾部脊索瘤,脊索瘤,CT0219628CT0219628 鉴别诊断 2 2、、6060岁,岁,CT0317516CT0317516,,颈椎下咽部颈椎下咽部脊索瘤脊索瘤 鉴别诊断n n1 1、骶骨脊索瘤、骶骨脊索瘤n n好发好发50-6050-60岁,多位于骶骨中线,呈中心性骨质破岁,多位于骶骨中线,呈中心性骨质破坏,边界多不清楚,肿块内可见点状钙化,骨膨坏,边界多不清楚,肿块内可见点状钙化,骨膨胀扩张一般较轻,无典型的泡沫样改变胀扩张一般较轻,无典型的泡沫样改变n n轻度膨胀性骨破坏与骨髓腔内浸润相结合是脊索轻度膨胀性骨破坏与骨髓腔内浸润相结合是脊索瘤表现瘤表现n n内有多发纤维分隔,有的部位呈胶冻样或粘液样内有多发纤维分隔,有的部位呈胶冻样或粘液样变变 鉴别诊断 3 3、、7 7岁,男,右肱骨干骺端动脉瘤样骨囊肿岁,男,右肱骨干骺端动脉瘤样骨囊肿 鉴别诊断 4 4、、1313岁,男,右股骨头动脉瘤样骨囊肿,岁,男,右股骨头动脉瘤样骨囊肿,CT0166928CT0166928 鉴别诊断n n2 2、、动脉瘤样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n n小于小于2020岁占岁占80%80%,好发长骨干骺端、椎体、附件,好发长骨干骺端、椎体、附件n n呈显著膨胀的囊状透亮区,见液呈显著膨胀的囊状透亮区,见液- -液平面液平面n n囊内有或粗或细的骨小梁状分隔或骨嵴囊内有或粗或细的骨小梁状分隔或骨嵴n n间隔可见钙化或骨化,增强间隔强化显示清楚间隔可见钙化或骨化,增强间隔强化显示清楚 鉴别诊断 5 5、、L3L3甲状腺癌转移甲状腺癌转移 鉴别诊断6 6、、6161岁,男,岁,男,L3L3肝癌转移肝癌转移 鉴别诊断n n3 3、脊柱转移瘤、脊柱转移瘤n n有原发肿瘤病史有原发肿瘤病史n n常多发,单发相对少见,常多发,单发相对少见, 无膨胀性形态改变,转无膨胀性形态改变,转移瘤边缘无硬化移瘤边缘无硬化n n转移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转移瘤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血供不如骨巨细胞瘤血供不如骨巨细胞瘤丰富丰富 小结小结n n理解骨巨细胞瘤病理特点n n结合其发病年龄及病史n n脊柱骨巨细胞瘤具有四肢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n n膨胀偏心溶骨性,先破坏椎体,常累及附件 小结小结n n破坏区无骨化和钙化,周围骨皮质无骨质硬化n n生长活跃的肿瘤可突破骨皮质长入椎旁或椎管内n n病变椎体较易发生压缩,形成压缩型骨巨细胞瘤n n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少数强化不明显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