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我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演进 谈谈古典诗歌意境制造的技法.docx
3页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论我国古典诗歌意境理论的演进 谈谈古典诗歌意境制造的技法技法 意境 诗歌 谈谈 意境的制造,单就诗歌来说,是通过一系列意象的整合来实现对情感意蕴的表现的下面,笔者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谈谈古典诗歌制造意境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情景交融构成意境 情与景,是诗歌创作的两个要素情景交融的诗篇,或全篇写景而情寓景中,或前景后情(也有前情后景),或情与景交互出现而自成意境如杜甫的一首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是一首看似纯然写景,实则满纸皆情的优美诗作一二句为全景镜头,总写了浣花溪一带春日迟迟、江山明媚、东风轻拂、花草飘香的美妙景象三四句转为特写镜头,以燕子、鸳鸯的闲适情态写出了春回大地的盎然生机这四个写景诗句以平行并列的关系剪辑成一幅色彩鲜亮的初春景物图如此奇妙的图画中蕴含的是诗人暂得安静之后的闲适之情,诗歌制造出了明媚悠远的意境 有的诗也能打破“前景后情〞的格式,而以“情景互换〞即情景分写的方法来制造意境试看马戴的《落日怅望》:“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此诗首联写落日时分的所见之景。
孤云〞“归鸟〞这两个特定意象,传达的是思归之情颔联直抒胸臆,乡关之思已趋显豁颈联笔墨一换,又转而写景,清秋更兼夕照的萧瑟之景,逗惹出诗人的悲秋伤逝之情及至尾联,诗人不敢临流照影,只恐岁月偷换、功业无成的迟暮之感,已被彻底点醒这样,前半首的乡思之“愁〞已递进为下半首的迟暮之“惊〞,诗歌意境更为幽深,令读者涵泳不尽假如没有“情景分写〞的制造性运用,此诗将绝难形成如此高妙的艺术境地 二、物我交融构成意境 古典诗歌中的咏物诗多以托物寓意、借物明志的写法来制造意境这类诗常有比兴自然,寄予遥深,物我交融而意境浑成的审美效果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此诗通过咏蝉,抒发了诗人无罪入狱的悲伤,流露出对世道艰险的郁愤,说明自己人品高洁,盼望能辩明无辜,洗雪沉冤诗的前四句物我分写,后四句亦物亦我首二句点明“在狱〞“咏蝉〞三四句是流水对,上句说蝉,下句说己,把物、我奇妙地联系在一起五六句纯用比体,以蝉的境况,比方自己的境况露重风多,隐喻谤深路阻;蝉欲飞难进,声响易沉,隐喻自己身不由己,冤无可诉末二句仍以蝉自喻,并以问句作结,点明借物喻己之意。
全诗将蝉的境况与人的遭受联系起来,寄兴深微,含蓄不尽 三、绘人以抒情构成意境 有些诗往往通过描绘抒情主人公的传神详情来表现人物情感,从而制造意境如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此诗只写一个赶走黄莺的详情,就层层传出了闺中少妇思念丈夫的真挚情感赶走黄莺,无非是因它啼叫啼叫有何不好?原来是吵断了她的美梦,不得与丈夫相见全诗精练含蓄,富有妙趣 四、专作情语构成意境 独抒性灵、专作情语的诗歌,也能制造意境正如王国维所言:“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地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地否则谓之无境地〞只要写出了真挚的感情,就可以称之有境地如杜甫的《不见》:“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灵敏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此诗“通篇一字不粘带景物〞,用倾诉心曲的写法表达了思念李白的深挚情怀首联写对李白的绵绵怀想和叹惋怜悯颔联以“皆欲杀〞与“独怜才〞的看法反差,说明两人相知之深颈联转而赞美李白的诗才,悲悯其不幸遭受尾联写渴望相见之情全篇直抒胸臆,意境“雄峭沉著〞(胡应麟《诗薮》) 五、以“理〞入诗构成意境 有理趣的诗,也是有意境的。
如,南宋有名理学家朱熹的《水口行舟二首》(其一):“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照旧青山绿树多〞诗人在写景抒情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黑暗总会过去,风浪终将平息;青山不老,绿树常青;大自然的美是永久的,一切美妙的事物的生命力是不行遏止的一首短小的绝句能引发读者多角度的理性思索,其艺术境地不行不谓之深邃 古典诗歌制造意境的方法,大致为上述五种,当然,也还有其他变式,限于篇幅,兹不赘述 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