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doc

14页
  • 卖家[上传人]:re****.1
  • 文档编号:379317133
  • 上传时间:2022-07-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5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 设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系 部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门类 经济学 专 业 经济学 学 号 姓 名 指导教师 年 5 月 24 日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融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城市经济不断繁荣,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成就,也面临着问题,主要表现为融资问题本文先简要介绍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概念及存在的意义,再通过对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并介绍西方国家的融资情况,最后提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对策关键词:城市化 基础设施 融资 ABSTRACTAlong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city of our country economy continues to boom, the city changes a process to be accelerated ceaselessly. In the city in the process of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part of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the achievements, is also faced with the problem, main show is financing problem. This paper firs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existing significance, then through to our country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inancing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and introduces the financing situation, finally proposed our country city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inancing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Keywords: City Infrastructure Financing 目 录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意义 1(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 1(二)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意义 1二、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及问题分析 3(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所采取的融资方式及特征 3(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4三、城市化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的具体对策 6(一)以政府投资为主转向以市场融资为主 6(二)发展财政融资 6(三)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6(四)利用外资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6四、总结和展望 8参考文献 9致 谢 10 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意义(一)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基础设施又称基础结构(infrastructure),该词源于拉丁文(infra),意为“下面”,“底部”。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生存和发展所必需具备的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的总称,使城市中顺利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和其它社会活动而建设的各类设施的总称工程性基础设施包括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二)城市基础设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意义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在城市经济活动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表现在生产有形产品和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上,即直接经济效益上,更体现在它带来的外部效果,即间接经济效益上城市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休戚相关,主要表现为几个方面1、直接参与生产与服务生产很多基础设施部门提供的产品,本身就是生产原料,或生产过程中必需的物质条件,如电力,自来水,热力,煤气供应等,都是直接投入到生产之中,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与手段,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直接效益据统计,我国城市自来水的供应量的70%,煤气供应量的77%,液化石油气供应量的77%,电力供应量的80%都是直接用于生产之中2、间接支持生产与保障生产有一些基础设施部门虽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但却是生产所依赖的外部支持条件和技术保障,如电信的发达,道路的畅通,污水的及时处理和排放等,都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本条件。

      如果他们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威胁到生产的进行,使之难以为继城市基础设施所发挥的经济效益,很难像普通经济部门那样去衡量,尤其是那些外部效果和间接效益更难以准确把握但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高度相关性却是毋庸置疑的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人口增长城市基础设施是为居民服务的,是居民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条件,因此城市人口的增长必然会对城市基础设施提出相应的增长要求[2]考虑到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基础设施的增长应比人口增长更快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4、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提高社会生活质量城市基础设施作为人类物质文明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国际上考察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文明发展的程度时,除了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预期寿命,人口识字率等指标外,还经常采用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如自来水普及率,用气普及率等5、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创建“宜居城市”和“文明城市”以及“健康城市”当今世界已有5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镇中,人们希望城市是宜居的,健康的,文明的但是,无论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欠发达国家,都被普遍存在的“城市病”----交通拥挤,环境恶化,住房短缺,土地昂贵,犯罪率上升,噪音扰民等所困扰。

      因此,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为了医治“城市病”,更重要的素要创建“宜居城市”,“文明城市”,“健康城市”,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二、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及问题分析 中国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对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提出了巨大的资金需求若按联合国提出的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GDP的较低比例3%、以GDP10亿元为基数估算,每年需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投入为3000亿元当然随着GDP的增长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将是逐年增加的而我们国家现在的城市基础设施资金来源渠道还主要集中在财政拨款、银行信贷、国外资金和自筹资金其中国家财政投资(包括国债、中央的转移支付)只占总投资的5.7%这是近几年国债投放量较大的情况下达到的,如果没有国债投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只占1.2%;引进外资参与基础设施建设,最好的年份达到43.9%;城市维护费资金占整个投资的14.6%所以,无论是城市维护费还是外资以及国家财政资金,三项合计还不到总投资的20%,其余80%的资金要靠社会资金和银行信贷来解决,而过量的信贷资金会增加政府的财政风险,给政府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所以说城市基础设施面临着投入需求越来越大和投资渠道狭窄的矛盾。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成长阶段,城市化率由1990年的18.9%猛增到了2005年的43%,净增了24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2006)根据“十一五”规划,预测“十一五“末城市化率将达到47%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04)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城市化率每年将提高1.2个百分点,在未来的几年中,至少有2亿多人口进入城市平均每年至少要有1400万农业人口转移进入城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表明,每增加1个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新增投资最保守估计需要9万元这样,按照规划,五年需相应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资6.93万亿元,加上原有城市人口对扩容提出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全国城市基础设施估算投资需求总量可能在7.7万亿元左右,平均每年大约1.54亿元另外,联合国开发署研究认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一般占GDP的3一5%,如果处在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基础设施投资所占GDP的比重还应适度提高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飞速发展阶段,对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可以取中间值,用4%进行估算这样,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十一五”平均每年投资大约为9080亿元这是一个巨大的资金缺口,意味着大量城市基础设施拟建项目,如排污、绿化、、地铁、轻轨、管道煤气、废弃物回收等项目不得不停建缓建。

      造成我国城建资金供给不足的直接原因是融资模式单一和渠道不畅,大量的社会资金无法进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城一)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所采取的融资方式及特征1、政府税收投入这种方式的优点包括:第一,使用当前的收入可以避免发行债券造成的利息负担;第二,使用当前的税收可以避免将债务负担留给子孙后代,许多基础设施是对现在这一代人有益的,因此,也应该由当代人用税收来支付局限性往往表现在:第一,当前的收入往往不购支付大型基础设施的巨额开支,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第二,这可能引起代与代之间的负担不公平问题[4]2、发行融资债券这种融资渠道就是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的方法从信贷市场筹款用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发行融资的方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资金,与以税收作为提供基础设施资金的方法不同:发行债券可以将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成本分摊到未来受益者身上3、国有企业的利润在现有经济体制下,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由很多部门管理,现在不少部门已经转化为公司一般而言,那些经营外部效应明显的基础设施的国有企业会亏损,提供垄断性强,规模大的国有企业会获得巨额利润[5]政府实际上是通过国有企业向公众征税,为了支持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实行税制改革是必要的。

      4、政府信誉向外借款或向外融资外部融资主要用于进口所需的设备,这是因为大多数基础设施服务不能出口,因此不能直接产生能偿还外部资金的外汇收入局限性表现在:首先是受到宏观经济的制约,其次,与政府良好信誉相对应的是难以分清职责,从而往往会使消费者承担很高的费用,最后有信誉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无限制的获取资源5、政府政策优惠吸引外资利用外资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确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弥补发展中 国家储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础设施投资的巨大需求与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第二,可以引进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我国应当吸收国际经验在基础设施领域改革投融资体制,创新投融资方法[5]二)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当前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设施产业的公共产品属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投资资金的积聚性使人们理所当然的认为基础设施必须政府资本建设并垄断经营由于政府的强力参与,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