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考释名物词必须兼重内外证据——以时间名词“更定”为例.docx

7页
  • 卖家[上传人]:凹**
  • 文档编号:163038349
  • 上传时间:2021-01-2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8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考释名物词必须兼重内外证据——以时间名词“更定”为例一、《湖心亭看雪》"更定";释义分歧概述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文笔隽永清新,广为流传,入选多种语文教材其中的"更定";,不仅语文教材释义多有不同,诸多论文也各执一词02时T08时T14时T20时T02时Q08时Q14时Q20时Q开化-3.2-4.29.82.296.697.235.874.7永康-1.6-3.08.43.695.095.444.374.9金华-0.9-2.86.23.895.197.763.577.4临海0.8-0.613.87.997.799.145.974.1江山-1.9-3.16.83.095.897.854.878.9康丽莉罗祖怀疑妻子有外遇,告诉妻子"暮不能归";,然后"更定却归";,而妻子与外遇已经"卧语";;霍桓"更定,逾垣而出";之后,到达青娥住处,看见"尚有灯火";,青娥卸晚装,不久就熟睡可以判断,这两处"更定";,均为夜晚人们即将入眠之时上文所引王海棻"更定";在"岁暮";之后;有人排户直入之后,禅侣散匿,可见当时并未就寝"前宵";;后文又言"前宵排户";可见,"更定";确是夜晚人们入睡之前的某一时段。

      二)"雾凇沆砀";发生的时间分析《湖心亭看雪》描写的景物,"雾凇沆砀";这一景象可以为判定时间提供参考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气象学的描述是,"由于大气中凝结核较为充足而冻结核常常短缺,受曲率约束飘浮在空中的雾滴和下落的雨滴常可低至-40℃也不冻结,称为过冷却雾滴与过冷却雨滴,通称为过冷水,雾滴的大小在3~100μm在大气中可以保持液态";[10]12-13可见,"雾凇沆砀";是指雾凇形成淞结体之前,过冷却雾滴以液态形式在空中飘浮弥漫"雾凇沆砀";的情景,古人已经指出是发生在晚上宋-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的记录如下: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起视之如雪,日出飘满阶庭,尤为可爱,齐人谓之雾凇[11]101张岱在湖心亭赏雪之际,有没有可能产生"雾凇沆砀";的情景?气温和湿度是雾凇形成的关键因素从气温而言,张岱划船前往湖心亭,可见此时湖水尚未结冰;西湖的湿度当然不低,张岱《湖心亭》描写了夜晚西湖湿度较大的情形:湖心亭旧为湖心寺,夜月登此,阒寂凄凉,如入鲛宫海藏月光晶沁,水气滃之,人稀地僻,不可久留[12]124(三)更点制度从天文学的角度看,节气不同,各地日出日入的时间、先后都不一样,各地更时不会统一,也无法统一。

      那该如何判定《湖心亭看雪》"更定";的时间呢?王立兴(1986)论及古代黑夜报时,"明代更点只有二十一点,其报时方式是在一更二点末放定更炮"即头炮",随起一更三点,钟鼓各一声改更"或转更",放第二炮,随起三更一点,钟鼓如前,三更五点尽,又转四更、五更,钟鼓如前到五更三点尽,停钟鼓,放明炮"而止";一更二点末是二十四小时制的什么钟点?王立兴(1986)提供的"常规更点图";用虚线标注的更点,为我们判定"更定";的准确时间提供了依据张岱前往湖心亭赏雪的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某日晚上"更定";之后农历十二月,大致相当于公历一月1月1日,杭州日出时间是6点55分,1月31日是6点50分,与之对应的明代起更(也就是"更定";)的"一更二点尽";分别是18点45分和18点40分张岱前往西湖赏雪的时间应该是在18点40分之后最晚不会迟于20点20分,因为这时二更已经开始了当然,这也只是张岱《湖心亭看雪》"更定";的时间,至于上文所举其他例证中"更定";具体所指是何时,不能一概而论认为"更定";是"晚上八点左右";或"晚上七点到九点";,都不恰当我们认为,"更定";的释义应该修订为:古代打鼓报告初更开始。

      这里的"更定";,大约是晚上七点左右四、名物词考释的思考对张岱《湖心亭看雪》"更定";时间的考证,启示我们应该重视以下四个问题:(一)名物词考辨不仅应该重视语言系统内部证据,也务必重视语言系统外部证据杨逢彬(2013)认为,"语言是一个系统,因此,语言系统内部的证据与语言外部的证据决不能等量齐观,它们所占的权重是相差巨大的虽然语言系统的边界仍有待厘清,但有些东西如思想、情理等不属于语言系统则是无疑的语言内部的证据是主要的,自足的,而语言外部的证据是次要的、非自足的,因此,语言外部的证据不能作为主要的,更不能作为唯一的证据";我们对"更定";的考辨表明,仅依靠语言系统内部的证据,无法确诂名物词考释名物词,必须像重视语言系统内部证据一样重视语言系统外部证据二)语言外部证据的选择和考察都务必要严谨,切忌罔顾事实,想当然杨逢彬(2013)指出,"即便语言系统外部的证据是自足的,依据证据学原理,当缺乏直接证据(略等同于系统内部证据)而不得不全部采纳间接证据(略等同于系统外部证据)时,这一间接证据必须组成一个互相支持的证据链,而决不能是孤证因此,仅仅依靠思想、情理就来证伪,是绝不可靠的";考辨《湖心亭看雪》"更定";词义的论文中,有些选用了文章主旨、写作背景、作者感情等诸多语言系统外部证据,给准确解释词义带来很多干扰,甚至导致词义解释错误;有些选择了诸如光线、更点制度等可靠的语言系统外部证据,但考察失当,无法和其他证据互相支持。

      三)准确训释名物词,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多学科综合研究能力名物词的训释是一项很有难度的工作李开(1998:15)认为:"名物词的训释,实际上是自然科学的研究报告,所释对象就是古代科学技术的术语";仅仅依靠语言学的知识肯定无法完成"自然科学的研究报告";闫艳(2004:"前言";1-2)认为,"解释一个专有名词,必须对它的名实同时进行考察,所以这种研究涉及多方面的领域和内容,是词源学、训诂学、文化学与科技史学科的交叉学科";要准确训释名物词,对研究者无疑是有挑战性的四)合理科学的研究方法是获得正确结论的保证,而错误的研究方法往往会给学术研究带来很大的浪费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俗语云:"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研究方法合理科学,证据具有说服力,考察严谨科学,正确解释"更定";一词并不困难但是方法不当,证据研究出现偏差,考察证据想当然,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而要反驳这些错误结论,研究者往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造成了学术资源的浪费 注 释 】①2003年版虽然没有指明"更定";的时段,但把"更";"定";的解释结合起来,就是"五更结束";,大概是五点左右②2005年版的"凌晨时分";,即天快亮的时候。

      ③笔者按:"我";当为衍文④该文分析1971~2008年浙江省雪、雨凇、雾凇的气候特征 参 考 文 献 】[1]鲁六."更定";注释小议[J].语文建设,2010(4).[2]何伟."更定";辨[J].语文知识,2006(3).[3]陈仪玲.白色的夜晚张岱湖心亭看雪时间考(引述)[J].有凤初鸣年刊,2009(5).[4]刘崇义.试赏张岱《湖心亭看雪》[J].孔孟月刊,1992,30(5).[5]蔡明主.初中语文教学时间与反思自学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6]梁启超,撰.朱维铮,导读.清代学术概论[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7]李伟,贺晓雷,齐久成.气象仪器及测试技术[M].气象出版社,2010.[8](清)蒲松龄,注.朱其铠,主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9](清)钮琇,撰.南炳文,傅贵久,点校.觚賸[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0]吴兑.关于冻雨和雨凇、雾凇之我见[J].广东气象,2008(1).[11](宋)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M].中华书局,1984.[12](明)张岱,著.林邦钧,注评.西湖梦寻注评[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13]陈浩然.证据学原理[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4]陈久金,杨怡.中国古代的天文与历法[M].商务印书馆,1998.[15]康丽莉.浙江省雪、雨凇、雾凇的气候特征分析[C]//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场论文集,2009.[16]李开.戴震语文学研究[M].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17]李来栓.也谈张岱《湖心亭看雪》的时间[J].文学教育,2010(2).[18]李世袭."更定";不是指凌晨[J].中学语文,2016(7).[19]梁朝志.《湖心亭看雪》赏雪时间质疑[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6).[20]全和钧.我国古代的时制[J].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1982(4).[21]王海棻.古汉语时间范畴词典[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22]王海棻.古汉语范畴词典-时间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23]王立兴.纪时制度考[C]//中国天文学史文集(第四集).科学出版社,1986.[24]闫艳.《全唐诗》名物词研究("前言";)[M].巴蜀书社,2004.[25]杨逢彬.语言系统内外证据、分布及其他关于古书疑难词句释读方法的若干思考和若干案例[C]//学鉴(第6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26]应慈军.《湖心亭看雪》析疑及其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2).[27]张斗和."更定";辨析[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08(5B).[28]张慧敏.谈"更定";[J].语文天地(高中版),2009(3).[29]朱伟平.由"是日更定";引起的讨论[J].文教资料,2011(1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