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音乐课标专题二.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xzh****18
  • 文档编号:219403730
  • 上传时间:2021-12-06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5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远程培训课程资源•小学音乐专题二 音乐基本素养内涵及音乐听觉欣赏、表现、创造等能力目标1.音乐基本素养内涵音乐基本素养是什么?在课程标准总目标的论述中,用了一段话来概述音乐基本素养:“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这段话放在总目标里非常重要以前学生学了九年的音乐课程,最后要达到什么目标,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教师经常会用学生的音乐素养来表达基本素养究竟怎么来界定呢?这在教学中说法不一有的教师说学生能够唱歌,能够有一点音乐的听觉积累,能演奏几首曲子就可以了这次课程标准的修订把音乐基本素养的内涵界定清楚了,可以用双基加四个能力来高度概括因为这段话提到了双基,也就是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涉及了音乐听觉、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创造这四个方面的能力双基加四个能力构成了音乐基本素养的内涵,理解了这个内涵,教师在研究设计培养学生最终的音乐素养这个总目标上,就有了目标2.音乐听觉能力关于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在课程标准里都有明确的叙述,而四个能力在课程标准中与以前的课标实验稿相比,提法上稍微有了一点变化实验稿中提到的四个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程标准中改为“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实验稿里只提到了爱好音乐的兴趣,在课程标准里,关于兴趣问题用持久来描述也就是说,兴趣不是一时的兴趣、短暂的兴趣,而是终身的兴趣,它是长久的、持久的、可持续的兴趣第二个变化是音乐感受变成音乐听觉,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这样修改更具体、更有针对性音乐听觉能力,应该是学生学习音乐的一个总的基础,这也是根据音乐学科特点来决定的比如说学生在初次欣赏音乐的时候,如果他们对音乐的一些要素,像音色、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等能有一点感觉,说这个音乐很好听,很喜欢听,能得到一种愉悦感,这就说明他们对这种事物有一个初级的、浅显的感受,起码获得了听觉上的判断、经验再比如说,如果学生经过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加深,能够辨别出这是一首完整而美妙的音乐作品,同时又能对它的形式要素有一点体验,说出一点道理,那么这就不仅仅是一种浅层次的感觉了,而变成了一种知觉所以说人的音乐听觉能力只有通过教学不断地培养,不断地加深,不断地积累,才能不断地提升和发展可以说音乐听觉感知,是音乐学习心理过程的一个逻辑起点3.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欣赏能力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感官的欣赏,第二个层次是情感层面的欣赏,第三个层次是理智的欣赏。

      所谓感官的欣赏,就是有一种愉悦感学生经常会说,这个音乐真的很美,这就是建立在最初的音乐欣赏能力上,这是相对比较浅的层次如果融进情感因素,变成一种情感的欣赏,就能够通过对音乐的聆听,引起内心的共鸣内心的情感反应是共鸣还是排斥,这属于第二层次在教学中显现出难度稍微大一点或者说标准稍微高一点的层次,就是理智的欣赏理智的欣赏不仅是有了愉悦,有了情感层面的活动,同时还能有理智的判断,能够鉴别,能够评价所以说,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不断地引导学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从浅层次到稍高一点的层次,特别是中学的七到九年级这个学段,更应该加强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感悟和理解音乐内在的情感,能够体验音乐作品的真谛,这样他们才能够悟到其中蕴涵的审美价值4.音乐表现能力音乐的表现能力是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的,即唱歌能力、演奏能力、识谱能力、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如果学生具备掌握了双基的这些能力,就能够很好地去表现比如说唱歌能力,要唱好一首歌,从识谱、调整呼吸、咬字、吐字到最后自信地演唱这些方面都能够衡量出一个人的歌唱能力吴斌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唱会歌,唱好歌,会唱歌唱会歌应该是最初的层次,用一堂课的时间把一首歌唱会了,音准基本正确,节奏也基本正确,这就达到目标了。

      唱好歌,这个要求明显提高了,会唱不等于唱好,要唱好一首歌起码得有情感层面的表达,还要有技能方面的训练会唱歌,是更高一些的要求,就是得有独立的歌唱技能和情感表现力,可以自己运用现有的音乐积累去处理音乐,在表现的时候又能够有一定的艺术性、技术性一般能够达到这种水平的学生,会一辈子喜欢唱歌会唱歌应该说是唱歌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要唱好却需要积累,需要通过几年甚至整个中小学阶段,不断地提升音乐表现能力当然,音乐学科本身就具有探究性,就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实践,这也是由音乐学科特点所决定的课改实施的十年中,教师们在聆听音乐上,在欣赏音乐上,在感受与欣赏领域里都下了不少工夫,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5.音乐创造能力音乐创造能力是学生学习音乐应具备的四种能力之一,怎样理解音乐创造能力?先要了解音乐创造和专业创作是不同的,音乐创造能力其实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怎样来定义创造这两个字呢?在教学中有一种教学形式,就是为了开发学生的潜能而进行一些相关的创作活动,给学生一些音乐材料,通过这些材料让学生不断地尝试,来感受创造其实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叫鼓励音乐创造仔细去想创造这两个字,它可能包括多种形式的创作,比如说同样一首乐曲,用不同的力度、不同的速度去演奏它,可能就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像效果的变化、风格的变化。

      再比如说改编,改编原有的一首乐曲也是一种创作能力包括一首歌曲,可以用这样一种处理方法去演唱,也可以用另外一种处理方法去演唱,就是说不要追求统一的答案,在教学中一定要发散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创作方面有一定的进展所以说创造能力要从宏观上理解,它不仅仅是一个创作实践一些不同方法的体现,形式或风格的一些变化都能视为创造学生的模仿其实也是创造,像音乐剧当中,学生模仿玛丽亚,模仿特拉普上校,其实也是一种创造,可以把它理解为创造性地模仿在如今的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模仿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这次课程标准修订谈到模仿的时候,还特意提到了先观察,再比较,最后运用这样一个办法另外,创造不仅体现在方法上,在创造的内涵上也有一些不同比如课程标准里提到即兴编创和探索音乐与音响,这也是一种创造内容,还有就是具体的创造实践,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些声音的材料,围绕一个主题来创造一段乐曲或者是几小节的旋律,这些都可以视为一个学生音乐创造能力的体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