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宋词人柳永一生.docx
6页北宋词人柳永一生白衣卿相柳永(约987 年—约 1053 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 表性的人物,代表作《雨霖铃》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 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 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 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 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景祐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为人放荡不羁,终 身潦倒死时靠妓女捐钱安葬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词作 流传极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柳永的父亲、叔叔、哥哥三接、三复都是进士,连儿子、侄子都是柳永本人却仕途坎坷,景 祐元年(1034 年),才赐进士出身,是时已是年近半百曾授屯田员外郎,又称柳屯田词作极佳, 流传甚广其作品仅《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描写羁旅穷愁的,如《雨霖铃》、《八声甘州》, 以严肃的态度,唱出不忍的离别,难收的归思,极富感染力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 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51 岁时,柳永终于及第,去过福建,留有《煮海歌》, 对当时煮盐为生的民众给予了深切的同情,短短两年仕途,他的名姓就载入了《海内名宦录中》, 足可见其在经纶事物上的天赋可惜由于性格原因,屡造排贬,因此进入四处漂泊的“浮生”,养 成了一种对萧索景物,秋伤风景的偏好柳永常以宋玉自比,对此,不与置评柳永晚年穷愁潦倒, 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其坟 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柳永的一生有对官宦生活的不懈追求第一次赴京赶考,落榜了第二次又落榜按说,补习 补习,完全可以东山再起可不服输的柳永就是沉不住气,第二次落榜后,由着性子写了首牢骚极 盛而不知天高地厚的《鹤冲天》发牢骚的柳永只图一时痛快,压根没有想到就是那首《鹤冲天》 铸就了他一生辛酸 没有几天,柳永的《鹤冲天》就到了宋仁宗手中仁宗反复看着,吟着,越读 越不是滋味,越读越恼火特别是那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真是刺到了宋仁宗的痛点上 三年后,柳永又一次参加考试,好不容易过了几关,只等皇帝朱笔圈点放榜谁知,当仁宗皇帝在 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且去浅斟低唱, 何要浮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柳永的《醉蓬莱》事件激怒了当朝者,在这里不与详谈。
柳永的家世 柳永的祖父为柳崇(?-980),有子六人——先夫人丁氏生宜、宣,继夫人虞氏生寘、宏,举进士, 又生寀、察,并以词学自立宜、宣、寘、宏、寀、察都有官职:柳宜(939-?):仕南唐,官监察御史(郑文宝《江表志》卷下,载柳宣官监察御史),入宋自太 平兴国元年(976)至淳化元年(990)先后为濮州雷泽、沂州费县、济州任城令淳化元年(990) 起通判全州,后为赞善大夫,至工部侍郎登宋太宗雍熙二年(985)梁灏榜进士,柳宣:仕南唐,官大理评事入宋以校书郎为济州团练推官,后为大理司直、天太军节度判官 柳寘:字朝隐,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蔡齐榜进士柳宏:字巨卿,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孙仅榜进士,知江州德化县天圣年中,累迁都官员外 郎,终光禄寺卿柳寀:官礼部侍郎柳察:年十七,举应贤良,待诏金马门仕至水部员外郎柳永的父亲柳宜是柳崇的长子柳永弟兄三人,柳永最幼他和哥哥柳三复、柳三接都知名, 当时号称“柳氏三绝”柳三复: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王整榜进士柳三接:字晋卿,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张唐卿榜进士,与柳永同榜登第官至都官员外郎柳永有子名涚,字温之,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贾黯榜进士,曾官著作郎及陕西司理参军。
又 柳永有侄名淇,字润之,柳三接之子,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郑獬榜进士,官至太常博士相传 柳淇工书,李泰伯的袁州学记就是他手写的 趣闻轶事 一、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鹤冲天》 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句,北宋仁宗曾批评他:“此人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且填词去将名字抹去柳永自称:“奉旨填词二、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称赞杭州之美:“东南形 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 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 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 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 并且柳词可分俚、雅两派写作风格 有“豪苏腻柳” 之称,柳词如江南二八少女,清新婉约,细腻独到柳永是北宋一大词家,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扩大了词境,佳作极多,许多篇章用凄切的曲 调唱出了盛世中部分落魄文人的痛苦,真实感人他还描绘了都市的繁华景象及四时节物风光,另 有游仙、咏史、咏物等题材。
柳永发展了词体,留存二百多首词,所用词调竟有一百五十个之多, 并大部分为前所未见的、以旧腔改造或自制的新调,又十之七八为长调慢词,对词的解放与进步作 出了巨大贡献柳永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他的词讲究章法结构,词风真率明朗,语言自然流畅, 有鲜明的个性特色他上承敦煌曲,用民间口语写作大量“俚词”,下开金元曲柳词又多用新腔、 美腔,旖旎近情,富于音乐美他的词不仅在当时流播极广,对后世影响也十分深巨柳永情事 北 宋仁宗时,有位名妓谢玉英,色佳才秀,最爱唱柳永的词柳永才高气傲,恼了仁宗,不得重用, 中科举而只得个馀杭县宰途经江州,照例浪流妓家,结识谢玉英,见其书房有一册"柳七新词", 都是她用蝇头小楷抄录的因而与她一读而知心,才情相配临别时,柳永写新词表示永不变心, 谢玉英则发誓从此闭门谢客以待柳郎柳永在馀杭任上三年,又结识了许多江浙名妓,但未忘谢玉英任满回京,到江州与她相会 不想玉英又接新客,陪人喝酒去了柳永十分惆怅,在花墙上赋词一首,述三年前恩爱光景,又表 今日失约之不快最后道:"见说兰台宋玉,多才多艺善赋,试问朝朝暮暮,行云何处去?"谢玉英回来见到柳永词,叹他果然是多情才子,自愧未守前盟,就卖掉家私赶往东京寻柳永。
几经周折,谢玉英在东京名妓陈师师家找到了柳永久别重逢,种种情怀难以诉说,两人再修前好 谢玉英就在陈师师东院住下,与柳永如夫妻一般生活后来柳永出言不逊,得罪朝官,仁宗罢了他屯田员外郎,圣谕道:"任作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 词"从此,他改名柳三变,专出入名妓花楼,衣食都由名妓们供给,都求他赐一词以抬高身价他 也乐得漫游名妓之家以填词为业,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柳永尽情放浪多年,身心俱伤,死在名妓赵香香家他既无家室,也无财产,死后无人过问 谢玉英、陈师师一班名妓念他的才学和情痴,凑一笔钱为他安葬谢玉英曾与他拟为夫妻,为他戴 重孝,众妓都为他戴孝守丧出殡之时,东京满城妓女都来了,半城缟素,一片哀声这便是"群妓 合金葬柳七"的佳话谢玉英痛思柳郎,哀伤过度,两个月后便死去陈师师等念她情重,葬她于柳永墓旁 柳永家 乡 柳永于雍熙四年( 987)生于京东西路济州任城县,淳化元年( 990)至淳化三年( 992),柳永父柳宜通判全州,按照宋代官制,不许携带家眷前往柳宜无奈将妻子与儿子柳永带回福建崇安 老家,请其继母也就是柳永的继祖母虞氏代养,直到至道元年(995)才又回到汴京所以四至九岁 时的柳永是在故里崇安度过其童年时代的,此后柳永终身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崇安。
《建宁府志》中 录的那首写在崇安中峰寺的《中峰寺》诗,就出于童年柳永之手,也可称之为神童了柳永系崇安五夫里(今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五夫镇)人,那里兴植荷花,他家前是一片偌大的白蕖 之象,钟灵毓秀之山水,养育汲乃更塑造了柳永洒脱飘溢的人生情怀和浮世苦短,何来云归的经世 之观,故柳永一出家门,便没再回来,那个美丽的家乡,那昫白荷只能留在他心于四方的纯粹思念 中在今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地的武夷山,风景区内武夷宫古街中段建有柳永纪念馆,还有一尊 2 米一般高的青铜柳永像 柳永词选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 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 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 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亦作“凝眸”)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消,腻云享单 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与 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阴虚过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 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 晌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黄莺儿园林晴昼春谁主暖律潜催,幽谷暄和,黄鹂翩翩,乍迁芳树观露湿缕金衣,叶映如簧语 晓来枝上绵蛮,似把芳心、深意低诉乍出暖烟来,又趁游蜂去恣狂踪迹,两两相呼,终朝雾吟风舞当上苑柳农时,别馆 花深处,此际海燕偏饶,都把韶光与。
雪梅香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 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彩云归 蘅皋向晚舣轻航卸云帆、水驿鱼乡当暮天、霁色如晴画,江练静、皎月飞光那堪听、远 村羌管,引离人断肠此际浪萍风梗,度岁茫茫朝欢暮宴,被多情、赋与凄凉别来最苦,襟袖依约,尚有馀香算得伊、鸳衾凤枕, 夜永争不思量牵情处,惟有临歧,一句难忘古倾杯 冻水消痕,晓风生暖,春满东郊道迟迟淑景,烟和露润,偏绕长堤芳草断鸿隐隐归飞,江 天杳杳遥山变色,妆眉淡扫目极千里,闲倚危樯迥眺动几许、伤春怀抱念何处、韶阳偏早想帝里看看,名园芳树,烂漫莺花好追思往昔年少 继日恁、把酒听歌,量金买笑别后暗负,光阴多少 评点文章 一、《风流才子柳永的沉沦》评说柳永,不管你怎样看待,也得承认他是中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风流才子李白有才气, 苏轼也风流若要也才子,也风流,且把才气与风流玩得出云入画,游刃有余恐怕李白与苏轼是 难以望及柳永的项背柳永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常喝常醉的酒鬼,出没秦楼楚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