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x深圳地铁线布吉坂田段交通疏解之布坂联络道政工程环评报告书简本.doc
48页深圳市地铁5号线布吉、坂田段交通疏解之布坂联络道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深圳市地铁5号线布吉、坂田段交通疏解之布坂联络道市政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评价单位:重庆市环境保护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3. 1check all wire the exact key inventory rotation and position wire. 4. basic operation: (1) familiar with the drawing process i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project, prior to construc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drawings.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clarify the dominant size of the entire location, close position size, rotation, close approach, and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and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21第1章 建设项目概况深圳市地铁5号线布吉、坂田段交通疏解之布坂联络道市政工程项目于2008年取得《关于地铁5号线布吉、坂田段交通疏解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深发改[2008] 1642号)。
项目位于深圳中部,是坂田、布吉两个经济发达地区之间联络的主要通道,与永香路、华龙路、嘉兴路、吉华路、龙沙路及三联路发生交通联系,其建设不但对坂田街道、布吉街道、深圳中部组团、龙岗区乃至整个深圳市的经济发展,均具有重大意义道路选线呈东西走向起点西接永香路、坂田环城路交叉口,设L=1848.197m长直线,以净距15.0m分左右两线东行,在0+500~0+550路段上新建穿南坪快速路跨线桥,至麻竹山隧道入口;左线隧道设计起点0+673、右线隧道设计起点0+691,以分离式隧道形式穿越麻竹山根据收集的设计资料,线路在1+240处上跨厦深铁路(隧道)、在1+630处下穿清平高速公路,至上水径石场出洞左线隧道设计终点桩号ZK1+788.4、长1115.4m,右线隧道设计终点桩号K1+789、长1098m隧道出入口均采用R=1000m的“S”型曲线并线线路出洞并线后继续东行,设R=850m及R=700m的“S”型平曲线先左转再右转,在2+240处与华龙路平交,再穿水径石场、跨地铁五号线,在2+980处跨龙沙路,最后到达设计终点(桩号3+262.91),与三联路相接,道路设计全长3.26km本项目永久性占用土地总面积116212m2,临时占地面积约为13250m2。
本次工程需拆迁砖混结构物996m2、临时工棚面积3365m2项目总投资约65477.21万元,拟于2012年12月开工,2014年1月完工,施工期为13个月表1-1 主要技术标准名称内容布坂联络道水径立交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立交匝道、辅道设计车速50km/h30、40km/h车道数双向6车道单向单车道、单向双车道道路宽度50m单车道7m、双车道8m道路净空5.0m5.0m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标准轴载BZZ-100BZZ-100桥涵隧道设计荷载城-A级,公路-Ⅰ级城-A级,公路-Ⅰ级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0g0.10g工程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方案中交通预测年限取20年本报告交通量预测年限与设计方案保持一致,以2014年作为项目交通量预测基年,取2021年作为近期预测年限,2030年为远期预测年限表1-2 布坂联络道各特征年交通预测结果一览表(引用自设计方案)路段交通量路段高峰小时交通量(Pcu/h-单向)路段平均日交通量(Pcu/d-双向)2012年2020年2030年2012年2020年2030年坂田环城路~华龙路336437004070420504625050875华龙路~龙沙路350638564242438254820053025隧道采用新奥法施工,施工顺序可以概括为:开挖→一次支护→二次支护,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
开挖作业的内容依次包括:钻孔、装药、爆破、通风、出渣等第一次支护作业包括:一次喷射混凝土、打锚杆、联网、立钢拱架、复喷混凝土一次支护后,在围岩变形趋于稳定时,进行第二次支护和封底,即永久性的支护(或是补喷射混凝土,或是浇注混凝土内拱)隧道挖、运、喷、衬等工序采用一条龙机械化施工不同围岩采用不同开挖方法,一般Ⅴ级围岩地段在超前注浆小导管的保护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洞口Ⅴ级围岩地段在超前大管棚和注浆小导管的保护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下穿高速公路地段Ⅴ级在超前大管棚和注浆小导管的保护下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Ⅳ级围岩地段采用正台阶法施工,必要时采用CD工法施工;Ⅱ、Ⅲ级围岩地段采用全断面法施工;隧道衬砌采用模板台车整体浇筑,出碴采用无轨运输隧道设2个施工工区,设于两端洞口,工程由两端洞口相向推进,隧道口即为出渣口隧道开挖采用钻爆法施工第2章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2.1环境现状与主要环境问题道路沿线各区域现状如下:(1)道路起点:与永香路、环城路相交,两侧分布工业厂房:伟安家具厂等;(2)K0+500~K0+550南坪快速路:主线为双向八车道,水泥路面;(3)K0+595 D300成品油管道:管顶标高108.1米左右;(4)K1+240 厦深铁路隧道:轨道顶标高82.10(5)K1+120~ K1+140 LNG管道D600:管底标高168(6)K1+630 清平高速公路:路面标高125.5(7)K 2+240 华龙路:城市次干道,双向四车道(8)K 2+640地铁五号线:地铁五号线上水径停车场出入线(9)K 2+980 龙沙路(10)K 3+262.91三联路:城市支路,为双向两车道(11)上水径石场:正在进行环境整治沿线土地利用现状目前,部分道路两侧已为建成区,大部分道路两侧尚未开发建设。
项目起点两侧主要为工业用地,沿线多为公共绿地,终点主要为居住用地终点处居民点主要有上水径村、中海怡翠山庄、景华苑、上水径新村,学校有中海怡翠学校、时代学校等沿线生态现状道路沿线原生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起点段和终点段原生植被已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上水径石场段项目路线自南坪快速~清平高速路段地处山地,受人为活动干扰较小,植被覆盖率较高,项目沿线森林植被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短序润楠、台湾相思、大叶相思等次生林,二是荔枝、龙眼等经济林;二是裸地,无植被覆盖,地表基本裸露沿线两侧声环境现状道路沿线敏感点受现状道路(布龙路、龙沙路、吉华路、三联路)交通噪声影响较大,上水径村北面第一排建筑物、布吉执法队、德勤创大厦、中海怡翠小学、时代学校(近布龙路一侧教学楼)等沿线敏感点昼夜均不能达标,昼间超标量在1.6~13.3 dB(A),夜间超标量在0.4~17.7dB(A)可见,项目所在地交通路网发达,声环境质量较差,主要是由现状道路交通噪声引起的道路所在流域水环境现状2011年观澜河流域3个监测断面的粪大肠菌群测值超标率均为100%全河段年均值超标的项目有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整体水质受到重度污染,劣于III类。
2011年布吉河两个监测断面的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值超标率为100%全河段年平均值超标的项目有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粪大肠菌群,监测值出现超标的项目还有溶解氧,水质受到重度污染,劣于Ⅴ类,主要是由于区域管网不完善,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布吉河引起的项目选线区域大气环境现状选址区内敏感点现状大气中NO2、CO小时浓度、TSP日均浓度均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区域现状大气环境质量良好2.2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及项目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特点,确定如下:生态环境道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占地、水土流失、施工过程对地表植被的破坏等布坂联络道以隧道方式穿越植被覆盖较好的山体,起点和终点段道路两侧均为城市建成区,工程整体对生态干扰不大因此,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确定本次生态环境评价范围为道路中轴线各向外延伸300~500m其中水土流失主要为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施工点(面)、取土场及弃土场周边200m范围;动植物生境的影响主要为隧道进出口处植被丰富的区域。
本项目评价范围确定为道路中轴线各向外延伸400m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评价范围确定为拟建道路中心线两侧200m范围内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主要为隧道沿线区域同一水文地质单元评价范围图详见附图1第3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3.1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深圳市地铁5号线布吉、坂田段交通疏解之布坂联络道市政工程方案设计》等设计资料,本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拟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以及各污染物的排放量,详见表3.1-1表3.1-1 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一览表阶段类别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拟采取的环保措施排放去向施工期废污水隧道涌水排水总量4295 m3/d4295 m3/d--当地水环境生活污水排水总量65m3/d58.5m3/d不设施工营地,在附近村庄居住当地市政污水管网SS14.3kg/d12.9kg/dCOD26kg/d23.4 kg/dNH3-N1.63kg/d1.46 kg/d废气扬尘1198.3t增加洒水次数进行抑尘当地大气环境汽车尾气--沥青烟气--噪声(dB(A))机械噪声76~9076~90分时段施工当地声环境车辆噪声65~8065~80固体废物弃土19.24万m3集中分类清运政府指定合法受纳场①建筑垃圾1938.4吨生活垃圾0.45t/d0.45t/d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生态水土流失479t479t采取水保措施当地环境运营期废气mg/(m•s)CO4.6024.602隧道内加强机械通风当地大气环境NO21.1041.104噪声(dB(A))车辆噪声63.9~83.763.9~83.71、降噪路面2、通风降噪窗等当地声环境路面径流mg/LCOD4.0~87加强道路管理,增加路面清扫频次市政雨水管SS18.71~231.42石油类0.21~22.30总磷0.63~0.99固体废物行驶车辆洒落物-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置注:①本报告建议项目将余泥渣土运送至南约积谷田山坳余泥专用受纳场。
3.2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经现场踏勘确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