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书法鉴赏论文.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38698062
  • 上传时间:2023-09-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苏轼《赤壁赋》鉴赏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眉州眉山人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苏轼在文学艺术方面堪称全才:他的文章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他的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 比喻;他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开启了豪放派的先河,对后代有很 大的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作为大文学家的的苏轼,我们非常熟悉从小,我们就学习他写的诗词歌赋:小学时的《题金山寺》、《题西林壁》,初中时的《水调歌头》、《记 承天寺夜游》,再到高中的《赤壁赋》和《兰亭集序》……可以说,苏轼,伴随着我们长大 可是,当我们吟诵着他的一篇篇琅琅上口的作品时,是否也留意到作为大书法家的苏轼是如 何的呢?或许,对于大书法家的苏轼,我们也只了解到他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这一 点吧,其他的,还会有些什么呢,美术课过早的停课,语文课上从来不会出现书法的欣赏与 评析考试,让我们的视野太过于狭隘,完全拘泥于考试内容,从来都没有真正的静下心来 仔细欣赏一下苏轼的书法作品《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一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 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 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

      这无疑是一种“半 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 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 饥寒疑死矣”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赤壁赋 >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傅尧偷的字)有使 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从这段跋语中,不 难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 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 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嫉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 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 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赤壁赋》是苏轼极少的楷书之一,此赋用笔锋正力劲,欲透纸背;在宽厚丰腴的字形 中,力凝聚收敛在筋骨中,此谓“纯绵裹铁”这种力又往往从锋芒、挑踢、转折中闪烁出 来,就像宽博的相貌中时有神采奕奕的目光流观顾盼特别耐人寻味的是,苏轼选用行楷表 现出一种静穆而深远的气息。

      明董其昌赞扬此赋“是坡公之《兰亭》也”王羲之的《兰亭 序》既有诗情画意,又渗透玄理,《赤壁赋》的内容与之相近苏轼的旷达胸襟、高洁灵魂 与羲之亦有相似之处王羲之将他风神萧散、不滞于物的襟怀在行书《兰亭序》中表现出来, 而苏轼情驰神纵,超逸优游的心神也在此赋中显现董氏还赞扬此书墨法:“每波画尽处每 每有聚墨痕,如黍米珠,恨非石刻所能传耳从《赤壁赋》可以看出,苏轼的书作与严谨的唐楷大相径庭,不仅字形多欹侧而向左倾 斜,且笔法自然不拘、多带行书意有人说他的书法,腕著而笔卧,故左秀而右枯黄庭坚 为之辩白,说这是以“翰林侍书之绳墨尺度”来看待苏书也就是说,苏轼并不强调书法的 严谨法度,即便楷书也是如此从墨迹上看,苏书并非“卧笔”,不过是执笔稍偏下,依然 运笔中锋,故有笔圆韵胜之姿苏轼在谈到自己的书法时说,“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苏轼的书法重 在写“意”,走自己的路正是这种追求意趣的书法风格取向,这种注重书法的表现形式, 努力丰富各种对比关系的做法,影响了他身后的每一代人我之所以会选择这篇作品,有两个缘由:一方面,在于苏轼这篇作品的内容,让如今的我们反省自己,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 面对生活的苦难,不要总是抱怨,不要总是想着那些艰苦的部分。

      苏轼的乐观旷达值得我们 学习,即使在遇到人生中异常艰难的时期,仍然懂得及时行乐我敬佩屈原的忠心与烈节, 却不敢苟同其“自投汨罗”的态度;我欣赏太白的豪放与飘逸,却不愿赞美其放纵无度的行 乐与狂饮,但苏轼却做到了两方面的结合,着实令我敬佩另一方面,在于苏轼的这篇书法本身,是楷书,却是如此的不拘,与严谨的唐楷大相径 庭我不得不说,现在的我们,拘泥的地方太多了,拘泥于老师,拘泥于书本,拘泥于网络, 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没有了自己的认知,更没有了如同苏轼一般的自由自在的那一份洒脱 老师教什么便是什么,书本说什么便是什么,网络上有什么便相信什么,做事情要顾虑这顾 虑那,前前后后的思考和考虑让时机一点点的流失……苏轼那种敢想敢做,追随自己意愿的 洒脱,是我最为欣赏的一面,希望今后的我也能也能拥有这一份洒脱和不拘,为自己而活, 不去想前方路途的羁绊,不去听后方人们的呼喊,在我还年轻的时候,去做我想做的的事, 唱我想唱的歌,走我自己想走的路,这样,在我老去的时候,我才不会后悔!。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