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微格教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壹****1
  • 文档编号:391711721
  • 上传时间:2023-03-1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66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微格教学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 摘 要:微格教学作为培养师范生的一种先进教学技能已经并仍然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提出了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微格教学课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并就其改革与创新研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关键词:微格教学 问题 革新引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开展,“微格教学〞已经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技术走进了众多高等学府微〞是形容词,“微〞即小,表达教学的微型、小步子原那么;“格〞是标准、规格,指每种教学技能都有固定的目标和标准简言之,“微格教学〞就是在现代化教学条件下,运用各种视听设备,将教学技能培训实践记录下来,以便进行分析和评议,分步骤、系统地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实践系统,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提高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就笔者讲授微格教学课程的亲身体会,以及连续两年带着学生参加河南省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的情况来看,参赛学生的教学技能着实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由此,也就折射出了作为提高学生讲课技能重要实践课程的“微格教学〞在当下仍然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当下微格教学课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一〕学生对微格教学的认识不清晰微格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指导教师要在有效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最大限度地练习导入、讲解、提问、教学语言、板书、变化、强化、演示、结束、课堂组织、教学设计和说课等众多技能,可以说是时间紧迫、任务繁重。

      但这些都是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认识微格教学的性质和功用根底之上的,由此才能积极配合,努力训练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众多高校一般从二年级开始就对师范生逐步开设了教学课程论、教材分析等相关的专业理论课程,但却缺失了微格教学这一学科教育和专业根底知识的理论指导,使得学生对微格教学认识模糊,从而在面对极具实践性的模拟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时,难以运用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语言准确、严密地表达教学内容因此,在缺乏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微格实践便显得不够紧凑与熟稔,不易到达预定的目标,进而取得良好的效果〔二〕与实际中小学课堂脱轨,学生备课不充分就眼下而言,高校师范生毕业后的对口岗位一般是中小学教师,大学四年的学习也是紧密围绕以后的教学实践而展开的为了实现学习与工作的对接,师范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前通常要进行实习试讲:备课——教课——评估首次登台讲课的师范生一般要选择某篇课文或者某个单元、章节讲授45分钟,讲课的时候有指导教师听课,课后由指导教师提出改进意见但是没有任何教学经验的学生一下子就进入正式的教学环境时很难适应,而且对听课的学生来说,把没有成功把握的试讲强加给他们是不公平的而指导教师对轮番不停地听许多学生的试讲感到厌烦,很难从始至终地认真进行评估。

      微格教学的出现与实施正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以上缺乏,使学生在毕业试讲之前就能比较系统地练习讲课的各个环节,为以后真正走上讲台奠定扎实的根底但在具体操作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练习各个环节讲课时学生面对的对象是自己的同学,这样就很难把自己设想成真正的老师来面对可爱的“学生〞,教学情境不够逼真同时,由于脱离真正的中小学课堂,师范生在设计教案时,不知道当下中小学生的实际状况,大多是从网上查找一些备课资料,敷衍了事比方朱自清先生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背影?颇受学生的钟爱,但十有八九在练习讲课时都是以“四次背影—四次眼泪〞贯穿,诸多雷同,毫无新意所以,正是与真实课堂的脱离,使师范生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教材外,不知道如何备学生,致使准备不充分,练习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三〕课时严重缺乏微格教学从首创之初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教学对象少,每次微格训练一般以5到7人为宜,每人每次训练时间一般为5到15分钟,这样可以使学生频繁调换,进行同一技能或某一技能训练,既可保证训练质量,又可以使每个学生获得均等的训练时机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纵观现在众多高校,微格教学课程一般放在大三上学期,课时集中在36到40学时,而且大、人数多,加之各种原因造成的微格实验室紧缺,导致学生只能排队轮留等候,并且只能给轮到的每位师范生一到两次且每次10到15分钟的训练时机。

      权宜之计,指导教师只能让师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自选内容地任意练习,而师范生往往只练习自己的技能强项,以凸显能力而这恰恰违背了微格教学的基求要求,即对某一教学技能经反复训练到达理想效果后,进行多项技能训练,从而实现全面提高教学技能的目的,以及在微格教学中暴露缺点、改进缺乏的目标也正是因为设备缺乏、课时短缺,很多高校所设置的微格教学课程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四〕反响与评价有失系统、完善反响和评价是一个增强效益、提高能力的过程,也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因为时间紧迫,每次讲课后,指导教师都能发现试讲学生教课中的许多缺乏,但给学生指出之后,学生一般没有时机立即进行改正有时教师提出的指导意见太多,学生不可能对所有意见都给予足够的重视而且由于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逐个回放学生的试讲录像,这样就使得试讲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没有直观的感受,难以进行客观的自我评价而听讲的其他学生由于不懂或者碍于情面,也很难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综合以上多种原因,致使微格教学的反响与评价有失系统完备,进而直接影响到微格训练的效果二、卓越教师培养背景下微格教学课程的革新策略针对以上提到的当下微格教学课程在实施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下面尝试性地提出一些革新策略。

      〔一〕增加或模拟微格教室,确保课时充足微格教学理论是培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先进理论,这是毋庸置疑的共识但动辄就要消耗几十万元的一套微格教学设备,也使众多院校望而却步因此,有能力的高校如果可以多配置相应的微格教学设备,就会使师范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分步骤训练,以提高教学实践能力对于在购置设备上稍微吃力的院校,可以尝试性地采取“模拟微格〞以解决设备的缺乏一方面,因地制宜,在普通教室利用一般的摄像机和监视器等现代化电教设备,根据微格教学的根本原理,模仿其有关做法进行教学技能的微格训练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微格设备的使用效率来解决设备数量上的缺乏具体操作时可以将理论学习、具体实践、回放录像和反响评价分地点、分时段进行首先,在普通教室进行微格教学理论的学习,指导教师将与微格教学相关的学科教学理论给学生讲解透彻,做好理论铺垫;其次,集中时间精力分小组在微格教室练习讲课的各个环节,并将录像从系统中拷贝出来;最后,在普通教室回放试讲录像,由师生共同评析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微格设备的使用效率,确保课时充足,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二〕联系中小学实际课堂,充分备课我们都知道,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中小学教师都是凭着一本教科书和一本教学参考书“驰骋〞课堂,无往而不利。

      一篇课文纵使再丰富、生动,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中都是大同小异,很少创新另外,随着现代科技和社会的迅速开展,时代背景瞬息万变,时下中小学生利用网络设备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远远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因此,要想设计好并上好一堂课,就必须且至少从两方面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吃透教材以语文学科为例,学生在选择好一篇课文之后,对作者、写作背景、课文内容、各处细节都要有充分的考量然后在传统教学的根底之上,融入与文本相关的时代气息,让受课的学生感觉到文本距离时代很近、距离自己很近,这样的课堂才能褪掉枯燥乏味,妙趣横生其次,摸透学生一方面,师范生可以利用寒暑假和其他课余时间,利用一切资源走进中小学课堂,设身处地感受当下中小学生的气息,了解他们的特点,弄清楚他们需要的是怎样的教学环境,最想获得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在教案设计中融入与学生贴近的知识,受到学生的欢迎,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另一方面,指导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给师范生播放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让他们模仿、创新总之,只有在备好教材和学生的根底之上,才能比较充分地备好课,进而把课上得精彩〔三〕提高学生认识,加强反响与评价上面提到,反响和评价是一个增强效益、提高能力的过程,对师范生讲课技能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反响评价之前,指导教师一般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制定各种单项教学技能〔导入、语言、板书、讲解、提问、变化、强化、课堂组织、结束等〕标准,再制成条款清楚的自我评价、评价员评价两种表格;二是做好学生的工作,提高学生对微格教学的认识,要求学生对己、对人都要认真负责,客观公正然后在播放教学录像时,教师要和学生共同观看,根据评价标准对其作出精准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注意学生讲解内容是否得当之外,还要着力要求他们注意教师语言和教态,登上三尺讲台就要有为人师表的风范,这也是评价中的一个重要指标结语微格教学实施多年以来,有成功也有缺乏,解决现存的问题,谋求长远的开展,必能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让师范生的讲课技能得到实质性的提高,为教育事业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精英之才〔本文系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程“独立学院人文学科[根底教育]复合型师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工程编号:2021SJGLX368]的阶段性成果〕参考文献:【1】张孔义.语文课堂教学技能与微格训练[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1.【2】钟启泉,欧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21.【3】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1,〔3〕.【4】吕飞飞.微格教学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训[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21,〔8〕.【5】于四海.新课程背景下微格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与教学,2021,〔8〕.〔马玲玲 河南郑州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 451464〕。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