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docx
5页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发布时间:2009-3-9 10:12:56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在执行侦察任务的同时,可以对高价值、时间敏感目标实施精 确攻击,适应了信息化战争节凑快、强度高的特点,并且符合“非接触”、“零伤亡”的战 争理念,有效降低了人员伤亡和舆论压力,在近几场局部战争和反恐战争中大量应用,显示 了强大的作战效能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集侦察、攻击平台于一体,具有侦察、监视、目标捕获和对目标 的实时打击能力,极大地缩短了从发现到摧毁目标的时间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利用机载 精确制导武器,可以执行“定点清除”、“斩首行动”等作战任务,实现对时间敏感目标出 其不意的“猎杀”效果,并且具有长航时、隐蔽性强的优势,可以对敌地面目标进行持续压 制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适应了信息化战争中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的特点, 大大提高了作战效力,目前世界各国已经纷纷展开相关的技术研究其中,美国在侦察打击 一体化无人机的研究上起步较早、投入较大,目前已有“捕食者”、“猎人”、“火力侦察 兵”等多个型号取得成功法国、以色列等国紧随美国,也展开对现有无人机的武装升级和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研制工作本文主要围绕“捕食者”无人机回顾侦察打击一体化无 人机的发展历程,并对其发展方向和关键技术进行讨论。
捕食者” A和“捕食者” B“捕食者” A原为通用原子公司开发的中空长航时无人侦察机,该机于1994年7月首飞 成功,其生产型的军方代号为RQTLRQ-1L曾在阿尔巴尼亚、科索沃战争中大量应用,执 行侦察、目标定位、毁伤评估等任务,是唯一能提供战区范围内实时图像情报的无人机科 索沃战争后,在美国空军战斗司令官江珀的推动下,通用原子公司对RQ-1L无人机进行了挂 载“海尔法”导弹的改进改进后,无人机携带了 AN/AAS-44 (V)多频谱目标获取系统光 电转塔,每侧机翼中段可以挂载一枚“海尔法”导弹 2001 年 2 月,美国空军在加州中国 湖靶场进行了“海尔法”(AGM-114C)导弹的发射试验,试验中RQ-1L在610m的高度上, 以130km/h的速度发射导弹,准确命中了 5600m外的静止坦克目标[%在后续的试验中,科 研人员对RQ-1L无人机和“海尔法”导弹进行了诸多改进°RQ-1L换装了雷神公司的AN/AAS-52 (V)多频谱目标指示系统光电转塔,使其具有了激光指示能力,光电/红外探测器的最大工 作高度也提高到了 9100m[2]为了同先前的型号相区别,美国空军将具备攻击能力的RQ-1L 命名为MQ-1L,后又于2002年更改为MQ-1B。
MQ-1B无人机翼展14.85m,机长& 13m,最大起飞重量1020kg,任务载荷204kg,巡航 速度126〜 162km/h,最大平飞速度204km/h,实用升限7260m,活动半径926km,最大续航时间42h 执行攻击任务时,MQ-1B无人机每侧机翼下可挂载一枚“海尔法”导弹MQ-1B无人机任务 载荷包括光电/红外传感器、激光测距/指示器、合成孔径雷达等,用于侦察、目标获取与指示、毁伤评估 MQ-1B 的航电设备包括前视飞行控制摄像机、利顿LN-100GPS/INS导航系统和自动驾驶仪/飞行控 制系统MQ-1B无人机机载 C 波段数据链路系统和卫星数据链路系统可分别实现无人机的视距内和超视距数据 传输[3]MQ-1B试验完成后,美军便迫不及待地将其投入了实战,并在多场局部战争和反恐作战中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2001年10月17日在阿富汗成功摧毁了一辆塔利班坦克;2001年1 1 月3日击毙了本•拉登助手阿提夫[3];002年3月22日在伊拉克南部阿马拉赫城外摧毁了伊军的ZSU-23-4自行防空 高炮阵地;2002 年 11 月在也门击毙了 6名基地组织成员[4]虽然MQ-1B无人机在实战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因其由无人侦察机武装升级而来,有 效载荷小、飞行速度慢、飞行高度低,严重影响了其作战效能发挥。
上述原因促使美军开始 研制飞得更高、速度更快、载荷能力更强的“捕食者” B无人机,军方代号MQ-9MQ-9无人机采用霍尼韦尔TPE331-10T涡桨发动机,翼展19.5m,机长10.98m,最大起 飞重量4536kg,可携带360kg内部载荷和1361kg外部载荷,最大飞行速度444km/h,实用 升限15600m,续航时间32h[5]MQ-9无人机每侧机翼下有3个外挂点,最内侧挂架可挂载1 枚 680kg 的弹药,中间和外侧的挂 架可分别挂载1枚159kg和68kg的弹药,MQ-9执行对地攻击任务时,最多可挂载14枚“海 尔法”导弹同“捕食者” A相比,“捕食者” B反应速度快,生存能力强,可靠性与维护性能好, 机载武器也扩展到了 GBU-38、GBU-12激光制导炸弹、毒刺空空导弹和“巴特”反坦克导弹 等武器,作战能力显著增强⑹受“捕食者” A无人机实战表现的鼓舞,美国海军也展开了“火力侦察兵”无人直升机的武装升级,完成了挂载火箭弹和“海尔法”导弹的改进,并于 2005年7月成功试射2枚MK66火箭弹西方各国紧随美国,也纷纷开展了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研究为使“麻雀”无人机 具有攻击能力,法国责成SAGEM公司加长其翼展,以便加装2枚“轻标枪”反坦克导弹或6〜 8枚“博尼斯”制导炸弹。
以色列出于自身需求和加强无人机在军贸领域的竞争力,也把提 高攻防能力作为新型无人机的重点,并设想把无人机的持久低速侦察能力和远程隐身打击能 力相结合,用于弹道导弹的防御以色列IAI公司也参与到了欧美的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 计划中法国计划中的“鹰-1”无人机即在“苍鹭”无人机基础上改进而成[7]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发展方向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产生使无人机的作战使用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在可以预见的未 来,发展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军事意义将引起各国军方极大的关注随着相关技术的不 断进步,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发展显现出如下趋势:(1)高速化趋势具有高速飞行能力的攻击型无人机可以缩短飞抵作战区域执行任务 的时间;可以高速脱离战区,摆脱敌机攻击;可以在大速度下发射导弹,扩大攻击区域,实 现先敌攻击;在进行突防时可以缩短敌方预警时间,提高作战效能2)隐身化趋势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采用隐身技术,可以缩短敌方雷达的作用距 离,减小预警时间,提高突防的成功概率因此,从攻、防 2 个方面来看,隐身能力对侦 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具有重要意义3)远距离攻击趋势具有远距离作战能力的无人机要求无人机有大的作战半径,同 时要求挂载武器的射程要远,使无人机可以在目标防御火力范围外发起攻击,提高无人机的 生存能力。
4)智能化趋势高度智能化无人机自主飞抵目标区后,可自动搜索目标,探测敌方的 地形特征和搜索战术部署情况,识别战机与威胁,自主决策行动,并携带智能武器系统5)多用途一体化趋势与单一用途的无人机相比,多用途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具有 功能多、战斗任务适应性强、成本低等优点多用途无人机一方面表现为机载设备和执行任 务的多样化;另一方面表现为无人机平台的模块化,可以通过不同机身、机翼模块的组合, 有针对性地执行各种任务6)低成本自杀式趋势低成本自杀型无人机作为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特殊类别, 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摧毁目标此种类型的无人机类似于巡航导弹,但是成本更低,航时更长, 智能化程度更高,它可以从地面或其他空中平台发射,并在作战空域内长时间执行侦察任务, 当发现高价值目标后,以精确制导的方式摧毁目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研制的LOCASS便 是典型的低成本自杀型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能对100km外50km2的区域进行自主搜索、 捕获机动目标,并根据目标的类型以不同的方式引爆此外,多架LOCASS还可以进行通信, 避免攻击其他LOCASS已经锁定的目标[8]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关键技术 同无人侦察机相比,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在生存能力、载荷能力、敌我识别能力等方 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发展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需要无人机平台系统、低油耗高可靠性动力 系统、侦察/跟踪/识别/打击综合控制技术、低延时高速率数据链路技术、轻型侦察设备、 小型精确制导武器等关键技术的支撑。
1)气动/结构/隐身一体化设计技术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作战使用方式对无人机平台的性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无人机 平台必须具 有升限高、飞行速度大等特点,以满足突防和快速反应的要求,而巡航速度则应尽量低,以 提咼无人机的侦察、识别能力和跟踪、指示精度以“捕食者B”为例,其最大速度为444km/h, 而待机速度则为130km/h无人机平台的载荷能力应能满足携带侦察设备和攻击武器等任务 载荷要求无人机平台结构设计应考虑到存储、运输、使用、维护等要求隐身方面则要求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平台采用外形、材料等隐身技术,降低其雷达散射截面积(RCS), 提高生存能力和打击的突然性上述几个方面的要求是相互联系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需要通过气动/结构/隐身一体化设 计技术来协调各项要求,使无人机的总体性能达到最优2)低油耗高可靠性动力系统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飞行速度大、高度高,多采用涡桨或涡扇发动机为动力由于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航时较长,如“捕食者”A、B分别为40h和32h,要求动力系统有良好的燃油 经济性,在整个飞行包线内具有良好的高度、速度特性,提供足够的推力发动机重量尽可 能轻,全寿命周期成本尽量低。
动力系统应具有高的可靠性,维护简单,以保障无人机的作 战效能3) 侦察/跟踪/识别/打击综合控制技术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可携带多种任务设备,无人机控制系统不仅要完成无人机飞行状态的控制,同时要完成各种侦察设备、无线电数据链路、机载武器的控制如何将多种任务 设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获得良好的整体作战效能,需要对多种任务设 备(侦察与火控设备)的综合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工作流程可以简 单概括为:侦察—跟踪—识别—打击,综合控制技术应围绕这一流程,努力提高控制系统的 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例如对目标自动跟踪和敌我识别、攻击路径选择、武器类型选择等4) 低延时高速率数据链路技术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活动半径较大,如“捕食者” A已达926km,已经超出了视距 链路的控 制范围卫星数据链路虽能实现无人机的超视距控制,但其延时较为严重,如地面与卫星间 的往返延时至少为0.24s,若考虑到数据压缩、解压等环节则延时更长数据传输延时已经 影响到了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目标跟踪和激光指示,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数据链路必须采 用高速处理芯片和数据处理算法,提高数据链路的传输速率。
此外,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 的数据链路对数据传输的抗干扰、抗截获能力也有较高要求5) 轻型侦察设备技术 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携带的侦察设备包括雷达、光电/红外传感器、激光测距/指示器等,用于完成战场侦察、目标识别、跟踪和激光照射,引导精确制导武器实施打击由于无人机 的载荷能力较弱,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的侦察设备应采用各种技术降低重量、体积与功耗, 同时要求侦察设备具有灵活快速的伺服控制能力,能够快速搜索、识别并稳定跟踪目标侦 察设备还应具备不良气象条件的适应能力,如在淡云、薄雾等环境下保证无人机的作战效能6) 小型精确制导武器技术 小型精确制导武器是武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作为侦察打击一体化无人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无人机精确打击的前提目前的精确制导武器重量、体积大,无人机难以挂 载或挂载数量很少,如“捕食者A”无人机仅能挂载2枚“海尔法导弹,对2个目标实施攻 击,严重制约了无人机的攻击能力小型精确制导武器不仅使无人机的挂载数量增加,对无 人机的性能影响也较小小型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在减重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