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巧用“指南针”准确把握教学目标.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87105689
  • 上传时间:2023-07-1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5.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巧用“指南针〞准确把握教学目的布鲁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地知道希望到达的目的是什么〞根据笔者的观察,目前阅读教学目的确实定有两个问题:一是目的繁杂,导致教学面面俱到;二是目的窄化,导致教学片面、不到位那么该如何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教学目的呢?笔者结合课例谈两点体会一、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阅读目的的规定是:“具有独立阅读的才能,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开展感受和理解才能〞把这一目的落实到详细教学中时,很多老师感到茫然因为一篇课文的信息非常广泛,几乎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及其所传达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教学目的,这个很重要,那个也不能丢,就会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所以,在确立教学目的时,要根据新课标的学段目的,深化分析课文内容,参照课后的“考虑与练习〞,删繁就简,实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下面笔者以一次“磨课〞为例,谈谈自己的做法与认识这次“磨〞的课是人教版五年下册?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第一次试教的流程是:指导读动词和带儿化音的词;讨论这段话主要讲了什么;在文中找出描写小嘎子和胖墩儿的句子;指名按顺序说动词;小结写作方法,仿写。

      试教后发现:读词串花时较多,但儿化音还是没读好;概括主要内容空耗时间;找描写人物的句子缺乏考虑点;按顺序说动词说得杂乱;仿写片段终因时间紧而浅尝辄止真是“贪多务广,有始无终〞为了精简目的,我们进展了屡次研讨,修改后的教学流程是:第一环节,读好课文,领悟写法读文中描写小嘎子的句子;考虑小嘎子是个怎样的孩子;议议从哪些词中可以体会到小嘎子的性格特征;借助动作表演领悟重点词;学生配上动作读文;老师读文,学生表演摔跤;齐读课文加深印象,小结表达方法 第二环节,仿写片段,巧用写法请两名学生上台比赛掰手腕,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参赛同学的头、嘴巴、眼睛、手、身子、脚部的动作然后模拟课文第三自然段,学写几句掰手腕比赛的情景目的明确的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课文领悟得比拟深化,片段也写得很精彩回忆这次磨课,我们把试教时繁杂的教学目的精简成三点:读懂课文、领悟写法、运用写法整个教学目的聚焦一个人――“小嘎子〞,关注一个“词〞――动词从描写小嘎子的动词中体会小嘎子的形象,体会动词的妙用,学惯用动词表现人物特点这样的教学目的明了、集中其根据之一是新课标第三学段阅读目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根本表达方法。

      〞“阅读叙事性作品,理解事情梗概,能简单描绘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说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同情等感受〞根据之二是本课后的“考虑与练习〞每篇精读课文后的“考虑与练习〞往往提示了本课的教学方向,因此,它也是解读文本的钥匙,是设定目的的凭借之一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阅读教学只要找准目的,把目的定精细、集中,就能防止目的迷失那么,是不是目的越小越好?笔者以为,假如老师仅停留在完成课后的“考虑与练习〞这个层面,那就落入了另一个窠臼――目的窄化,导致教学的片面、不到位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育的根本目的和价值是养成擅长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这就意味着语文教育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记诵、模拟之学,而是切合生活实际的真知、真能的培养;不是教人一时应试之用,而是要使人终身受用所以,语文老师要站得高、看得远,在确定阅读课文教学目的时要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中,要注意的一点是要联络“单元导读提示〞,从单元整体的角度来分析课文,把握教学目的比方人教版五年下册略读课文?景阳冈?,?老师教学用书?中的教学目的是这样的:认识11个生字,朗读课文,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体会武松的英雄性格。

      笔者认为假如仅完成这些教学目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本单元导读提示中提到:“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这句话提醒我们教学时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根据新课标的学段要求,综合单元导读和?老师教学用书?的教学目的,我把本课分成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认识11个生字,读好词语,读通课文,体会武松的英雄性格第二课时教学目的:熟读课文,以对话的形式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完成“招聘表〞,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本课第二课时教学步骤为: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讲述武松打虎的故事以“武松打死猛虎后可能有哪些人会问他打虎的事?武松会如何答复?〞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写一组对话,然后,让学生以武松的口吻讲述打虎的过程这个语言理论难度小,学生兴致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讲述了武松打虎的故事第二环节,填写“招聘表〞,促进学生读名著武松虽是英雄,但他身上同样也有普通人的缺点,为了让学生心中的英雄形象饱满起来,我要求学生品读武松上景阳冈前的语言和心理从这些语句中,学生读出了武松粗鲁、不讲理、死爱面子、自负倔强等性格特点这个时候,学生对武松这个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我出示了“招聘表〞:要求学生课余时间阅读?水浒传?中有关写武松的内容,填写此表。

      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加喜欢阅读名著,进而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样设计教学目的,就使得这篇课文在这组教材中的价值大大提升总之,在确定阅读教学目的时,语文老师既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智慧,也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要把课标、单元导读提示、课后的考虑与练习等当作“指南针〞,着眼整体,统筹兼顾只有这样,才能使所制订的阅读教学目的准确、恰当而有效。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