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pdf
19页1 / 19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 日第节教案内容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理解“ 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 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原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案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案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原因教学流程个人增减栏(一)初步谈话,理解课题同学们,你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回头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二)同学介绍搜集周总理的资料(三)观看录像,感受情景看有关周总理小时候的录像资料,特别是讲他在修身课上回答校长的情景四)检查预习,反馈交流1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强调要求:(1)读通课文,遇到不懂的字或者词语,借助工具书或者联系上下文解释2)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并在书上作上记号,待会在全班交流3)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几件事?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9 页 - - - - - - - - - 2 / 19 2生字中 “ 嚷、惩、铿、锵 ” 是后鼻韵, “ 范、巡 ” 是前鼻韵。
范、惩 ” 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3反馈交流,词语方面重点检查“ 焦点、耀武扬威、得意扬扬、铿锵有力、诸生“ 等词语的意思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5课文写了三件事第一件事讲12 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 中华不振 “ ,这使他疑惑不解;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在租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敢怒不敢言,这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第三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表明自己的心迹“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五)学生反复读课文,做到有感情地读课文试着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六)课堂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案随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9 页 - - - - - - - - - 3 / 19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 日第节教案内容 :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课时)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理解“ 风和日丽、疑惑不解、衣衫褴褛、铿锵有力” 等词语的意思并且能够在实践中运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原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案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教案难点 :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的原因教学流程个人增减栏(一)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的第一部分思考: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尤其要指导学生在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时, “ 为什么 ” ?“ 那又是为什么呢?” 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3尊重学生自身的体会,不要强求学生所有的体会都一样教师相机的作出指导如:从“ 为什么 ” ? “ 那又是为什么呢?” 体会到周恩来对这些事情的关注 “ 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 体会到周恩来是一个善于观察周边的事情4全班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自由读第二部分,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2学生读完课文后,想象当时的情景,四人小组演习当时情景。
给学生提供当时的情景: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警察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19 页 - - - - - - - - - 4 / 19 3学生演完后,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这样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当时的社会现实:贫穷落后,受到列强的欺凌深刻理解“ 中华不振 ” 的具体含义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思考:“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5读这部分,你从周恩来小时候身上体会到了什么?(四)课外延伸1阅读关于写周恩来总理故事的书,从而进一步了解伟人2将你所了解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事用讲故事、写文章、编短剧、办手抄本等形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教案随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9 页 - - - - - - - - - 5 / 19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 日第节教案内容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一课时)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 7个生字,会写 13个生字。
正确读写“ 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 等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教案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教案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教学流程个人增减栏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到了爬山虎,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一)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语句读通顺二)自学生字新词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三)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形式读词2自由读句子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3指导 “ 曲 ” 在“ 曲线 ” 这个词中的读音4自由读这两组词想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是写谁的四)理清课文结构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和“ 我” 之间的哪两件事?怎么分成两部分?(修改作文 15邀请做客610)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一)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 “ 我” 修改的作文, “ 我” 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二)全班交流1第三自然段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后增添的小字,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是红色的圈、钩或直线、曲线。
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9 页 - - - - - - - - - 6 / 19 2第四自然段题目一张画像改成一幅画像,我立刻感到用字的准确性1)通过对比一 “ 张” 和一 “ 幅” ,体会用字的准确2)通过了解 “ 删” 字的造字过程,学会这个字,并体会这句话的意思 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 叶老先生改成“ 怎么你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纸去掉了呢?”(3)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认识两个修改符号4)师生合作读整段5)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叶老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3第五自然段“ 这一篇作文写的全是具体事实,从具体实施中透露出对王老师的敬爱肖复兴同学如果没有在这几件有关画画的事上深受感动,就不能写得这样亲切自然1)通过朗读明确写作文的两个要求:写具体事实,表达真情实感2)鼓励学生质疑,体会叶老的评语树立了“ 我” 写作的信心四、整合课文,升华情感通过填空练习,理清三、四、五自然段的思路,体会“ 我” 的情感变化当翻到我的那篇作文时,我(一下子愣住了)。
当我仔细看了叶老的修改后,我(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当我看到叶老简短的评语后,我(树立了写作的信心)五、读写结合,练习修改(一)复习巩固两个修改符号二)运用修改符号试着修改一句话教案随想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6 页,共 19 页 - - - - - - - - - 7 / 19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主备课人:刘小军执教教师:上课日期月 日第节教案内容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第二课时)教案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 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 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 等词语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教案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教案难点 :初步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认识两个修改符号,并能运用其修改句子中的问题。
教学流程个人增减栏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7 页,共 19 页 - - - - - - - - - 8 / 19 一、复习巩固,听写词语二、回忆内容,深入理解(一)回忆上节课的内容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哪两件事?2叶老为 “ 我” 修改作文这件事,让“ 我” 感受到了什么?3叶老邀请 “ 我” 到他家做客,又给“ 我” 留下怎样的印象呢?(二)学习第二部分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 我” 应邀做客,叶老给“ 我”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第 8 自然段通过看文中插图、想象、朗读感受叶老平易近人,和蔼亲切3第 9 自然段我们的交谈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老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通过朗读、补充课外资料 叶老和 “ 我” 谈话的内容,感受叶老的亲切、质朴4第 10 自然段(1)理解词语:楷模 榜样,模范叶老的人品 平易近人、真诚宽厚;作品 一丝不苟,写作极为认真。
5在叶老家,还有什么给“ 我”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爬山虎)(1)画出文中具体描写爬山虎的句子,再读一读2)全班交流: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8 页,共 19 页 - - - - - - - - - 9 / 19 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落日的余晖染红窗棂,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映在客厅的玻璃窗上,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