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吊基础施工方案(安徽大富40).doc
10页QTZ40塔机基础施工方案一、 编制依据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4、《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T13752-1992)5、《塔吊使用说明书》二、工程简介(1)建设单位:安徽省大富机电技术有限公司(2)项目名称:安徽省大富机电产业化基地(二期)工程(3)项目地点:蚌埠市怀远县工业园区内(4)建筑总面积:建筑面积:约10.2m2(6)建筑层数:机加结构生产中心、电子部件生产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为四层框架结构;职工宿舍楼为7层框架结构;研发中心与管理大厦为地下一层,地上9层框架结构三、塔吊的选用和平面布置 1、塔吊的选用:根据工程建设要求,研发中心与管理大厦安装一台QTZ-40塔式起重机,机械性能要求良好,符合施工要求 2、塔吊平面布置:见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四、塔吊基础施工方案 1、塔式起重机要求塔基基础土地耐力应不小于0.2MPa,根据地质报告,塔机基础座于第二层:粉质粘土层,其承载力特征值为0.08MPa,不能满足塔机设计要求所以项目部对本工程的塔吊基础进行处理:在塔吊十字梁基础下设四根桩基基础,桩的型号、入土深度和平面布置祥见塔吊基础计算书,基础垫层采用C15混凝土,基础采用C35等级。
2、塔吊基础,开挖时基础四周设置50cm的作业面,按要求放坡.3、塔吊基础砼浇灌后,应按有关建筑标准进行养护,在养护期内严禁进行塔吊安装4、基础浇筑完成后,用MU10红砖、M10砂浆在塔吊基础顶面砌筑5mx5m砖井,墙厚370mm,砌筑高度高出施工现场场面300mm.五、施工注意事项1、每个塔吊基础混凝土需做2组试块,一组用于测试塔吊安装时的混凝土强度,一组为标养28d后的混凝土强度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后,方可进行塔吊安装2、注意混凝土底板养护六、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并配备好必配用品2、电焊工在施焊前,首先检查周围是否有易燃、易爆物品,确认安全后方可施焊3、砌墙架子必须按规范搭设,跳板要满铺,操作人员在架上要系好安全带4、基坑外侧设1.1米高钢管护拦,夜间设红灯示警5、作业人员在边坡根部施工时,要派专人监视边坡状态,发现异常,立即报警,撤出人员事先要准备好人员撤离通道及条件6、项目部指派安全科派出专人昼夜巡视边坡状态7、边坡变形观测每天定时测报生产经理,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附图: QTZ40型塔吊基础图;塔吊平面位置图七、塔吊基础计算书1、塔吊的基本参数信息塔吊型号: QTG40; 塔吊起升高度H: 40.800m;塔吊倾覆力矩; 塔身宽度B: 2.500m;塔吊自重G: 287.83kN; 最大起重荷载Q: 46.600kN;桩间距l: 4m; 桩直径d: 0.400m;桩钢筋级别: II级钢; 混凝土强度等级: C35;交叉梁截面宽度: 1.4m; 交叉梁截面高度: 1.300m;交叉梁长度: 6.6m; 桩入土深度: 18.000m;保护层厚度: 80mm; 空心桩的空心直径: 0.210m;标准节长度a:2.5m;额定起重力矩:400kN·m; 基础所受的水平力:30kN;主弦杆材料:角钢/方钢; 宽度/直径c:120mm;所处城市:安徽蚌埠市; 基本风压W0:0.35 kN/m2;地面粗糙度类别为 C类 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郊区,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z=1.25 。
2、塔吊对交叉梁中心作用力的计算1. 塔吊自重G=287.83kN2. 塔吊最大起重荷载Q=46.6kN作用于塔吊的竖向力 F=1.2×287.83+1.2×46.6=401.32kN塔吊倾覆力矩M= 1.4 ×949.25 = 1328.95kN·m3、交叉梁最大弯矩和桩顶竖向力的计算计算简图: 十字交叉梁计算模型(最大弯矩M方向与十字交叉梁平行)两段梁四个支点力分别为:RA=N/4+qL/2+3M/2L RB=N/4+qL/2-3M/2LRC=N/4+qL/2 RD=N/4+qL/2 两段梁的最大弯矩分别为:M1=N(L-b)2/16L+qL2/24+M/2 M2=N(L-b)2/16L+qL2/24得到最大支座力为 Rmax=RB, Rmin=RA,最大弯矩为 Mmax=M1b =21/2B=21/2×2.500 =3.54 m,L = 21/2l=21/2×4.000 =5.657m交叉梁自重:q=25×1.400×1.300=45.500 kN/m桩顶竖向力: Rmax=N/4+q×L/2+3M/(2L)=401.320/4+45.500×5.657/2+3×1328.950/(2×5.657) = 581.41kN Rmin=N/4+q×L/2-3M/(2L)=401.320/4+45.500×5.657/2-3×1328.950/(2×5.657) = -123.36kN交叉梁得最大弯矩 Mmax: Mmax=N(L-b)2/(16×L)+q×L2 /24+M/2=401.320×(5.657-3.540)2/(16×5.657)+45.500×5.65724、交叉梁截面主筋的计算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7.2条受弯构件承载力计算。
式中,αl──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 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得α1=1.00;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查表得fc=16.70N/mm2; ho──交叉梁的有效计算高度,ho=1300.00-80.00=1220.00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00.00N/mm2;经过计算得:αs=745.02×106/(1.00×16.70×1400.00×1220.002)=0.021; ξ =1-(1-2×0.021)0.5=0.022; γs =1-0.022/2=0.989; As =745.02×106/(0.989×1220.00×300.00)=2057.84mm2建议配筋值:II级钢筋,Φ16@115mm交叉梁底面单向根数11根实际配筋值2212.1mm25、桩承载力验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条。
根据第三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581.410k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γo──建筑桩基重要性系数,取1.1;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16.70N/mm2; A──桩的截面面积,A=91027.65mm2则,1.10×5.81×105=6.40×105N<16.70×91027.65=1.52×106N经过计算得到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满足要求,只需构造配筋!6、桩竖向极限承载力验算及桩长计算桩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3条;根据第三步的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581.41kN;单桩竖向承载力设计值按下面的公式计算: 其中 R──单桩的竖向承载力设计值; Qsk──单桩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单桩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Qck──相应于任一复合基桩的承台底地基土总极限阻力标准值: qck──承台底1/2承台宽度深度范围(≤5m)内地基土极限阻力标准值,取qck= 80.000 kPa; Ac ---承台底地基土净面积;考虑十字交叉梁有重叠部分地基土面积,需给予折减,取Ac=6.600×1.400-2××1.400/2=8.078m2; n ---桩数量;取n=2; ηc──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按下式取值: ηs, ηp, ηc──分别为桩侧阻群桩效应系数,桩端阻群桩效应系数,承台底土阻力群桩效应系数; γs,γp, γc──分别为桩侧阻抗力分项系数,桩端阻抗力分项系数,承台底土阻抗力分项系数; qsik──桩侧第i层土的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qpk──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u──桩身的周长,u=1.257m; Ap──桩端面积,取Ap=0.091m2;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各土层厚度及阻力标准值如下表:序号 土厚度(m) 土侧阻力标准值(kPa) 土端阻力标准值(kPa) 土名称 1 6.00 20.00 825.00 2 10.00 25.00 965.00 3 6.00 53.00 2600.00 粘性土 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18.00m,所以桩端是在第3层土层。
单桩竖向承载力验算: R=1.26×(1.00×20.00×6.00+1.00×25.00×10.00+1.00×53.00×2.00)/1.65+1.06×2600.00×0.091/1.65+0.789×(80.000×8.078/2)/1.700=6.64×102kN>N=581.41kN;上式计算的R的值大于最大压力581.41kN,所以满足要求!7、桩抗拔承载力验算Rmin=-123.360KN < 0,需进行桩抗拔承载力验算桩抗拔承载力验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94)的第条桩抗拔承载力应满足下列要求: 其中; 式中 Uk──基桩抗拔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λi──抗拔系数;对于粘性土,粉土取值,在这里取0.75;对于砂土,取值,在这里取0.60; u1 ----桩群外围长度;取u1 = 4×(4.000 + 0.400)=17.60m解得:Ugk = 17.600×(20.00×6.00×0.70+25.00×10.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