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国教师招聘:2024年教师招聘编制考试重点.pdf

25页
  • 卖家[上传人]:文***
  • 文档编号:595088378
  • 上传时间:2024-10-21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0.80MB
  • / 2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全国老师聘请:2024年老师聘请编制考试重点(一)一、教化学1、教化学是探讨教化现象、揭示教化规律的一门科学2、我国春秋木年的 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化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 论演况家的教化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拔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按部就班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老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3、捷克夸美纽斯1 6 3 2 年 的 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化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4、美国杜威的 民本主义与教化强 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化派”5、苏联赞可夫的 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动身点与归属6、美国布鲁纳的 教化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觉法的教学方法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 给老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化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8、教化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化、学校教化和家庭教化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化;偏义指思想品德教化9、教化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1 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高校、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1 1、遗传素养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确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确定性作用但环境确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主动的能动的实践过程1 2、我国一般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育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气;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3、我国全面发展教化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化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技巧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视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留意力,其中思维实力是确定性的因素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加学生体质17、蔡元培于19 12 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见“以美育代宗教”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学问与实力;(2)培育学生表现美和创建美的实力;(3)培育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19、劳动技术教化的任务:(1)培育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看法和习惯;(2)教化学生初步驾驭一些基本生产学问和劳动技能2 0、义务教化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需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化义务教化是一种强制性教化2 1、老师是教化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2 2、教书育人是老师的根本任务2 3、老师劳动的特点:(1)困难性、创建性;(2)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延性;(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2 4、老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学问素养、实力素养2 5、学生是教化的客体、是自我教化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2 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同等;(3)教学相长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老师的教化水平2 7、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驾驭社会阅历的双边活动2 8、教学是实现教化目的的基本途径教学恒久具有教化性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支配的原则2 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老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老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3 0、课程是学校教化的核心,是学校培育将来人才的蓝图3 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3 2、学问不等同于智力,驾驭学问的多少并不能标记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驾驭学问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实力培育的形式教化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学问传授的实质教化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 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学问与思想品德教化相统一的规律3 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学问;(5)运用学问,形成技能技巧3 5、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教化性相结合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3 6、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3 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一课堂教学3 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探讨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试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发觉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观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3 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4)课外;(5)学业成果的检查与评定4 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的明确2)内容正确突出重点,难点,抓住关键。

      3)结构合理上课有高度支配性、组织性、效率高、效果好4)方法恰当5)语言艺术板书有序7)看法从容自如4 1、德育教化一般包括:政治教化、思想教化、法纪教化和道德品质教化四个基本方面4 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育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凹凸的主要标记德行过程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顷序发展的,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育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化具有多端性,即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育提高过程,老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4 3、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4 4、德育原则:社会主义方向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动身的原则;知行统一的原则;集体教化与个别教化相结合的原则;正面教化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主动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敬重信任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化影响的一样性和连贯性原则4 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化理论:集体教化与个别教化相结合的原则4 6、德育的途径:思想政治课是特殊的重要途径,其它各科教学是最常常、最基本途径4 7、陶冶教化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三种。

      4 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4 9、全面了解和探讨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视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5 0、组织和培育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育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记之一二、心理学5 1、心理学是探讨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又称心理活动,它包括:心理过程、特性心理5 2、心理过程:(”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2)心情、情感过程;(3)意志过程5 3、特性心理:(”特性心理动力(倾向),包括须要、动机、爱好、信念、世界观等;(2)特性心理特征,包括实力、气质和性格5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的实质: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映象5 5、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一一反射5 6、意识是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意识的基本特性:自觉的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制约性、以其次信号系统为主的两种信号系统的协同性5 7、心理学科的性质:心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5 8、须要的种类:(1)依据起源分:生理须要、社会须要;(2)依据对象分:物质须要、精神须要5 9、马斯洛的须要层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可分为:生理须要、平安须要、社交须要(也称爱和归属的须要)、敬重须要、自我实现须要。

      6 0、动机产生的条件:内在条件是须要,外在条件是刺激诱因6 1、爱好是指个体主动相识、探究事物、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6 2、爱好的品质特性:倾向性(又称指向性)、广博性、稳定性(又称长久性)、效能性6 3、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依据作业难度,恰当限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当组织学习竞赛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接着努力6 4、耶克斯一一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6 5、成就结构理论认为:有三种现实的课堂结构:合作型、竞争型、个别化型合作型目标结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主动性6 6、成败归因理论认为,学生常将胜利或失败归因于四个方面:实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6 7、创设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是成就动机理论6 8、感觉是人脑对干脆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干脆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综合整体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整合6 9、生物钟现象:人体内的一切物理变更和化学都是有节律的,这些节律性的变更就是所谓的“生物钟”的机制7 0、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7 1、留意的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心理活动的组织特性7 2、留意的种类:不随意留意(无意留意)、随意留意(有意留意)、随意后留意(有意后留意)7 3、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的间接、概括的反映间接性与概括性是思维的两大基本特征7 4、思维的种类:(1)依据凭借物与思维形态划分: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2)依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则分:非形式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3)依据指向性和答案不同分:集中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7 5、思维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详细化7 6、思维的基本形式:概念、推断、推理7 7、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1)提出问题(发觉冲突的过程)2)明确问题(找出主要冲突的过程)3)提出假设(以假设形式找到解决问题方案)4)检验假设(通过理论和实践形式检验假设)7 8、启发是从其它事物能够看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对解决问题起到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7 9、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打算状态(心理倾向亢又称心向8 0、迁移是己经获得的学问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学问和新技能的影响一种学问技能的驾驭促进另一种学问技能的驾驭是正迁移,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反之为负迁移。

      8 1、理解是学生对教材中有关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相识理解是学生驾驭学问的中心环节8 2、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面创建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感性材料是想象的基础,实践活动是推动想象的缘由和动力8 3、想象的种类:(1)依据想象时有无目的意图分:有意想象、无意想象:(2)在有间想象中,依据内容的新奇性和创建性分:再造想象、创建想象;(3)依据想象活动与现实的关系分:幻想、志向、空想8 4、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1)广袤性与深刻性2)独立性与批判性3)逻辑性4)敏捷性和灵敏性5)创建性8 5、记忆是过去阅历在人脑中的反映它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基本环节,从信息加工况来看,即对输入住处的编码、储存、提取的过程8 6、记忆的分类:(1)依据内容与对象分:形象记忆、逻辑记忆、心情记忆、动作记忆2)依据信息加工与记忆阶段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8 7、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学问阅历的过程保持是记忆的中心环节8 8、遗忘: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与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与回忆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8 9、联想的种类与规律:接近性联想(空间、时间上的接近)、相像性联想(性质上相像)、对比律(性质上、特点上形成对比)、因果律(因果关系)。

      9 0、良好的记忆品质有:灵敏性、长久性、精确性、打算性(指能否刚好地从记忆中提取出所需的学问,是提取的应用特性)9 1、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猜您喜欢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