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pdf
12页12007 年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 2007 年 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 摘要 摘要 全球经济展望 全球经济展望 世界经济预计在 2007 年将减速 世界经济在经历了三年坚实而普遍的增长之后,预计在 2007 年将减速,世界总产出增长率将从2006 年的 3.8%下降到 2007 年的 3.2%1美国经济是世界经济增长减速的主要原因,其房地产行业的衰退将使美国经济增长率在 2007 年减弱到 2.2%其它发达国家还不足以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欧洲的经济增长预计降到 2%日本则在 2%以下此外,世界经济面临着美国经济有可能更大幅度下滑的风险 发展中国家增长仍保持强劲势头 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在 2006 年取得了很高的经济增长,增长率分别为 6.5%和 7.2%预计它们的增长在 2007 年略有减缓,但仍然在较高的水平,分别为 5.9%和 6.5%中国和印度的持续高速增长通过南-南贸易和金融纽带的不断加强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内在增长在其它一些因素以外,这主要反映在,对石油和原材料的旺盛需求,使这些初级产品的价格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从而使得许多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特别是独联体国家)获益。
50 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在 2006 年维持在非常高的水平,平均增长接近 7%,而且预计在 2007 年能保持在同一水平 虽然发展中国家的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经济环境均有所改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仍将会受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缓的不利影响,以及国际初级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波动的影响 1 在联合国的报告中,世界经济总量由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市场汇率折算后加总若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世界经济增长则为:2006 年 5.1%,2007 年 4.5% 2需要更多的就业增长 世界经济的强有力增长改善了许多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状况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在 2006 年有所下降 然而,很多发展中国家尽管经济增长率很高,就业增长的幅度仍然不足以大量降低失业率很多因素阻碍了就业增长和失业率的下降,例如,非洲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资本密集的初级产品生产部门,非洲和拉美地区就业参与率大大提高;再如,中国国企改革产生的剩余劳动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农业劳动力向其它行业的转移很多转型经济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高速经济增长连续多年,但失业率持高不下 通货膨胀仍将很低 2006 世界范围的广义通货膨胀率有所上涨,但主要原因是能源价格上扬的第一轮效应。
至目前为止,能源价格上涨向核心通货膨胀的转移十分有限 预计 2007 通货膨胀的压力将有所缓和,原因是 2006 年后期的石油价格有所下降,许多国家的货币政策立场趋于紧缩,以及世界经济增长会有所减弱几个例外的非洲国家,由于食品短缺,货币贬值,以及能源价格上涨向生产者和消费价格的转移,通货膨胀率明显上升 不确定性和经济更大幅度下滑的风险 不确定性和经济更大幅度下滑的风险 房价的进一步严重下滑可能导致全球增长更为严峻的减速 房屋市场进一步严重下滑的可能性意味着经济增长前景存在相当的风险在过去的十年间,许多经济体都经历了房价的大幅上升,由此产生的财富效应对这些经济体的增长贡献很大如今,这一趋势的逆转可能对全球经济增长产生较大的负面效应在美国,许多指标都表明 2006 年的房屋市场大幅趋缓尽管这份报告中的基准预测方案预计房屋市场温和调整而经济增长减缓也不甚剧烈,但3更为悲观的第二预测方案则表明,如果美国房屋市场价格较为严重地下滑,不仅使其自身的经济增长率降至 1%以下,还将殃及全球其它地区的经济增长,使世界经济增长率比基准预测方案低至少1 个百分点此外,经济大国的房屋价格崩溃可能会触发全球失衡的无序调整,从而引起世界经济的强烈收缩和金融市场的动荡。
高油价对低收入石油净进口国构成重要挑战 尽管石油价格在 2006 年下半年触及历史高点后已经大幅下降,预计石油价格在 2007 年仍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而且波动会很大对油价的短期预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主要原因有:地缘政治持续紧张,新增石油生产能力的不确定性,以及市场的投机行为 目前为止,高油价还没有象以前历次的石油危机那样阻碍世界经济增长不过,一些低收入石油净进口国越来越受到高油价影响的冲击这些经济体不得不降低非石油类的进口,而由于采取补贴来保护国内消费者免受高油价影响的措施而导致财政负担加重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成本已经上升很多,并很有可能由于油价居高不下以及石油依赖度难以下降而使成本进一步提高 全球性失衡在 2007 年将略有降低,但不能排除无序调整的风险 不同地区和国家间经常帐户的失衡在 2006 年进一步扩大,主要表现为美国的经常帐户赤字接近9000 亿美元,而德国、日本,和发展中国家及转型经济国家,包括石油输出国,维持着顺差不断扩大的经常帐户赤字使美国的负债程度进一步加深,威胁着当前全球失衡状况的可持续性在2007 年,基准预测方案预计,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减缓,油价的趋于平稳,美国的进口增长会下降,而美元的贬值又将促进美国出口,从而使全球的失衡有所下降。
尽管如此,无序调整的风险仍然存在全球失衡的缓慢调整可能会增大市场抛售美元的投机虽然美元贬值有助于降低美国对外赤字,但由于全球经济增长依赖于美国这一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需求刺激,美国对世界其它地区进4口需求的下降将会导致全球经济紧缩这将很容易削弱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并损害减贫的进程 美元的硬着陆将进一步给国际投资者增加了不确定性,并且不利于金融市场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当前各国宏观经济政策不足以应付全球失衡 各国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不是为调节全球失衡的需要而设计的一些盈余国家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日本和德国,具有抑制需求的作用,使美国很难增加出口以降低它的对外赤字与此同时,尤其是在缺乏较大汇率调整的情况下,一些东亚国家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似乎不足以抵消调整全球失衡带来的紧缩效应,或刺激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全球失衡的有序调整需要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因而,国际协调策略可以避免全球失衡调整带来的负作用,并稳定国际金融和外汇市场的信心国际政策合作可以利用单一国家政策的外溢效应抵消另一国家进行调整而带来的需求下降的负面影响例如,欧洲,亚洲和主要石油输出国的刺激增长的措施可以抵消由美国调整政策所引起的紧缩效果。
目前已有各种建议为政策协调提供了框架,包括最近为减少全球失衡提出的新“广场协议”的许多具体政策措施尽管这种具体的倡议存在缺点,在全球金融体系很难进行根本性改革的情况下,它可能会达到退而求其次的理想结果 各种阻碍国际政策协调的因素 5国际政策协调面临很多障碍这些包括主要国家对于目前失衡所造成的风险有不同的看法,对各国经济形势的看法也不同以美国为例,对于美国经济的稳健程度以及国际金融市场是否能继续支撑美国的对外赤字,分析家们有不同观点同样,对中国经济增长是否能持续,以及对日本和欧洲经济能否提高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也有不同的看法此外,对各国是否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国际政策协调达成的协议仍有怀疑态度,使得国际政策协调面临的障碍更为复杂各国的执政者都希望其它国家承担全球失衡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而国内各种各样的抵制会影响各国执行国际政策协调达成的协议 更为复杂的是,调整全球失衡需要在很长时间内持续进行努力,如此,各国政府是否能始终贯彻这些协议也是问题 当然,各国政府可以采取一些步骤,齐心协力解决全球失衡的问题 克服这些国际政策协调的障碍存在几个途径可以建立一个引入外部调解人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磋商机制,促成各国对目前问题的性质和严峻程度产生共识。
基于目前全球失衡的结构,磋商机制应包括所有主要国家,特别要注重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现有的一些专门机制,如八国集团(G8)和其它一些渠道,都不适应这一要求从这一角度来看,国际货币基金于 2006 年发起的多边监测机制是很重要的一步此外,各国应该制定横跨几年的调整政策公布特定的调整目标可以加强政策的可信度,因为一旦政策失败,政府将要承担信誉损失最后,只有全球货币和金融系统更加深远的改革才会防止类似于当 前的失衡状况重新出现而发行一种新的超国家的货币是一种从结构上解决全球失衡的关键, 但这只能是长远的方案时下更切实际的解决办法是不断推进多货币国际储备体系的发展类似于此的促进世界经济稳定的结构性解决办法,与推进多边贸易体系一样紧迫 国 际 贸 易 国 际 贸 易 贸 易迅速 增 长 11发展中国家人均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增长的分布状况增长的分布状况05101520253010 人均增长率 (百分比)Number of countries200520062007来源来源: 联合国/经社部, (见表I.2)超过3%쒵增长基准低于3%的增长基准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失衡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失衡在2006年继续恶化年继续恶化-1000-800-600-400-200020040060020032004200520062007经常项目余额经常项目余额美国日本欧盟发展中国家(不包括中国)中国12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净金融资源转移负值增大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净金融资源转移负值增大-1000-800-600-400-2000200199619982000200220042006十亿美元十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