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全册教案学习.doc
35页第一课时活动策划一、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采访、实地考察的相关知识2.能力目标:学会初步整理、分析采访记录3.情感目标:懂得珍惜、爱护社区公共设施,培养社会责任感二、活动准备:通过上网、实地考察事先了解社区的工作职责和自己社区的基本情况三、教学过程:1.老师先引导学生了解采访的一般程序:要想本次采访顺利进行,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我们要了解采访的注意事项弄清楚采访的一般程序(如了解需采访的对象,确定采访的问题等);好好的策划一下活动的步骤以及其他要考虑的问题,撰写好活动方案2.学生讨论分组同在社区的同学为一组,人多的社区还可分小组学生分好组,选好组长,写出一份名单第二课时实践活动一、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写采访记录、整理采访记录的技巧2.能力目标:能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在实践中深刻体会团结力量大的道理二、活动方式:采访、讨论、观察三、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通过上网、实地考察事先了解社区的工作职责和自己社区的基本情况2、物质准备:了解所在社区负责人姓名及管理工作四、教学过程:(一)了解要采访的人社区有哪些工作人员,它们分别负责什么工作(二)确定采访的问题采访社区负责人,想问一些什么问题可以问一些什么问题哪些问题有意义哪些问题是大家都关注的提示:问题怎么来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通过讨论、实地询问、问卷调查这些方法去征集、发现问题。
如:社区有哪些可以供我们居民利用的资源(三)制定采访计划(五)采访前的准备采访计划、采访表我们都已经做好,接下来我们要干些什么呢1、模拟采访,做好心理、语言和礼节方面的准备通过模拟采访我发现了:2、采访时我们要注意的事项:3、落实采访的时间和被采访的人4、准备好采访所需的东西六)正式采访,做好采访记录小记者怎样做采访笔记我们每次去采访的内容都会很丰富,在没有录音机的情况下(就是有录音机也要做简要的笔记),光凭自己的脑子是不可能全记得住的因此,采访的主要内容必须当场用笔记下来,做采访笔记要注意做到:1、记要点我们听报告、听讲座,一般人要记下讲话人的全部内容是十分困难的,记要点就是记下讲话者的“经络”,表现在讲话材料中往往是以“一、二、三……”的形式一、二、三……”下面的是“经络”的“附属体”,是对“经络”的解释或补充有了经络,我们就能看出其基本框架和精神实质2、记特点就是记下被采访者关键性的特征,如天气特征、环境特征、神态特征等3、记疑难点采访中,总会有疑难之处,这些疑难往往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要向读者说明的重点首先要问明白,然后记清楚,事后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另外,采访时要做到口到、耳到、眼到、手到、脑到、边问、边听、边看、边记、边想。
第三课时活动总结一、活动目标:1.学会怎样整理采访记录,下面的经历也许对你有帮助2.增强分析和理解能力整理出来的采访记录,不仅是讲话人的思想表达,也是整理者对讲话人思想的理解和感受3.想一想,在这次采访活动中你了解到了有关社区的什么情况你们打算用什么方式来交流二、教学过程:1、讨论:社区哪些方面做得好,还存在什么问题,我们一起来讨论讨论,为创建美好家园出谋划策2、根据之前的调查和刚才的讨论,给社区负责人写一份建议书3、我当设计师:(1)假如我是居委会主任,我打算怎样建设自己的社区(2)设计未来社区蓝图第四课时总结评比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3.能力目标: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索,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践实证的方法二、教学过程:(1)评比方法:1、自己小组先对照表格进行自评。
2、小组进行成果展示3、全班同学分小组评分,老师评分4、宣布比赛结果3)、评比颁奖(4)、向学校上交材料第五课时 发散思维探究一、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知道什么是创新思维,以及它的重要性2、掌握创新思维训练的一些基本方法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自身对创造思维训练的爱好与兴趣2、在训练的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合作与探讨,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3、懂得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能力目标:1、通过训练,使自身思维初步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以及思维活跃有灵感2、能带着创新意识去观察生活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较为顺利地解决新问题3、使自己在创新的设计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学科整合:与科学、美术、语文学科整合二、活动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第四单元的主题活动——发明创造活动课件出示课题)二、交流对“创新”的理解你们觉得,什么是发明呢学生自由回答后老师小结:(课件)它原意有三层含义,一个,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
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新思维,可以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因此既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有其自身特征三、了解创新思维训练的一些基本方法:发散思维——组合扩散法逆向思维——缺点逆用法横向思维——多方案选择法联想思维——自由联想法和强迫联想法四、回忆收集资料的基本方法,讨论怎样收集“运用组合原理而发明的小发明”的资料五、课堂小结与后期活动布置:收集“运用组合原理而发明的小发明”的资料第六课时 发散思维探究(二)一、活动目标:知识目标:1、初步知道什么是创新思维,以及它的重要性2、掌握创新思维训练的一些基本方法情感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自身对创造思维训练的爱好与兴趣2、在训练的过程中,与同学互相合作与探讨,形成良好的合作意识3、懂得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心态能力目标:1、通过训练,使自身思维初步具有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以及思维活跃有灵感2、能带着创新意识去观察生活并运用创新思维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较为顺利地解决新问题3、使自己在创新的设计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二、教学过程:一、交流课外收集到的有关资料。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了解创新思维训练的一些基本方法,课后,同学们收集了“运用组合原理而发明的小发明”的资料现在,我们就来交流交流学生交流,老师引导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提炼收集资料的方法,交流信息的方法——抓住要点收集了实物的要学生边展示实物边进行解说二、提出资料交流的活动建议过渡引语:今天,我发现,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可多了,我们花一整堂课都说不完呢!大家可不可以想个办法,让每个人收集的资料都可以充分地展示出来,与大家交流,而且让其他同学有充足的时间来分享你的收集到的这些信息同学们提建议后老师小结:(课件出示)活动建议:将我们收集到的资料用小报的形式展示出来,可以办手抄报,也可以办剪报,用我们在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把小报装饰得更加美观老师小结:我还记得,我们在开展“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活动时,就把同学们收集的资料办成了一个信息展览,期中的家长座谈会时,六、一班和六、二班的教室里都展示了同学们的作品大家看,吴老师还保留了一些照片呢!希望同学们利用这两周的课余时间,办一张以“发明创造”为主题的小报,可以一个人办一张,也可以和好朋友合作办我们再办一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作品展,好吗好,老师期待看到大家的活动成果!(边说边用课件显示信息展览的照片)三、把刚才信息交流中发现的最感兴趣的一个发明写下来。
四、学习发散思维最常见的训练方法——组合扩散法师:在同学们收集运用组合原理而发明的小发明物品时,吴老师也在收集信息,大家看,吴老师也带来了一件生活中的小发明师:(把书包提上讲台)同学们,看一看,这个书包的身上组合了哪些物品学生列举,老师板书师:其实,这个书包里还有非常奇妙的组合,这就要同学们动点脑筋才能发现你们可以先猜一猜,你觉得,它的身上可能还藏着什么秘密呢(学生思考,老师点名回答上个学期,我们曾经学习过一种提高发明思路的有效方法,同学们还记得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缺点列举法)今天,我们继续来用这个方法,想一想,这个书包还有什么缺点(学生回答或者老师提示,如果下雨天带着它在外面走,书包会被雨淋湿那,可不可以给它穿上一件雨衣呢该怎么给它穿呢(学生回答后请学生上台操作)老师小结:(课件出示)方法指导:几个物质的组合会产生出人意料的结果,会导致新物质或新产品的诞生,这就是组合扩散法五、引导学生大胆设想刚才,我们了解了组合扩散法进行发明的奇妙,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发明创造呢老师边板书边提示:我们可以先用缺点列举法找出你身边的物品存在的缺点,再想一想,是否可以运用组合扩散法改进某一个或某几个缺点,新的小发明就可以诞生啦!(板书:缺点列举法组合扩散法)独立思考,填写下面的表格:我的“金点子”(一)教材P38(课件出示表格)学生填写后汇报交流。
六、课堂小结及后期活动建议师:同学们,其实,发明创造并不是那么神秘,那么高不可攀的事情做为一名小学生,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生活,多动脑筋,我们也能发现生活用品中存在的缺点,也能运用各种方法创造出新的东西,给生活带来方便!今天,大家想出了很多金点子,那么,你的金点子是否可行呢或者,你的金点子是不是早就成为了别人的发明呢下一步,我们还得进行信息的收集活动第七课时 课间活动——我喜欢的课间小活动一、活动目标:1、了解课间游戏,对课间游戏产生兴趣2、培养发现、创新精神,探索精神,与人交往能力3、丰富校园生活,推广安全、健康、有趣的课间游戏重点:通过音像资料了解课间游戏,并产生探索兴趣难点:建立规范的秩序,在游戏的进行当中保证学生的安全,以及对安全、健康、有益的课间游戏的理解教学准备:跳绳、皮筋、乒乓球、卡片纸二、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在课件上展示各种课间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观看,保持好奇心二、看一看下课了,同学们都在参加哪些活动呢(踢毽子、打篮球、打乒乓球、跳跳绳)三、说一说给时间讨论,针对刚才展示的图片和视频,学生选出自己最中意的课间活动,并说明理由选出几位代表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也可以搭档分享自己喜欢或者了解的课间游戏,让学生充分的发言,说一说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以及原因。
四、议一议生:打乒乓球对身体很有益,我很习惯玩生:爬楼梯会摔下来受伤的,太危险了!最后对学生的讨论,结合视频资料,得出总结:有益的课间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五、学一学还有哪些有意思的小游戏,大家快来学一学打沙包、翻花绳、抖空竹、玩陀螺作业布置:同学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些有趣的小活动,并记录下来六、总结通过本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呢板书设计:我喜欢的课件小活动踢毽子打篮球打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