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4年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六章16.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梦**
  • 文档编号:593796366
  • 上传时间:2024-10-0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418.46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课时目标1.会进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2.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3.理解并能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学习重点理解并能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学习难点理解并能求解最短路径问题. 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1.回忆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2.回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定义: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师: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对称轴是什么?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设计意图:通过已学知识引入新知.探究新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如图,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P1,P2,P3,……是l上的点,请你量一量线段P1A,P1B,P2A,P2B,P3A,P3B的长,你能发现什么?请猜想点P1,P2,P3,……分别到点A与点B的距离之间的数量关系.猜想: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如图,已知直线l⊥AB,垂足为C,AC=CB,点P为直线l上任意一点,连接PA,PB.求证:PA=PB.证明:∵直线l⊥AB,∴∠PCA=∠PCB.在△PCA和△PCB中,∵AC=BC,∠PCA=∠PCB,PC=PC,∴△PCA≌△PCB(SAS).∴PA=PB.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符号语言:如图,∵直线l垂直平分AB,点P在l上,∴PA=PB.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抽象、归纳的能力,规范几何语言.典例精讲例 如图,已知点A,B是直线l外的任意两点,在直线l上试确定一点P,使得AP+BP最短.解:如图1,作点A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直线l于点P,则AP+BP最短.理由如下:∵点A,A'关于直线l对称(作法),∴AP=A'P(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AP+BP=A'P+BP=AB(等量代换).如图2,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P',连接AP',BP',A'P',则A'P'+BP'≥A'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AP'+BP'=A'P'+BP'≥A'B=AP+BP.∴AP+BP最短. 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展示求最短路径的方法,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展示规范的答题步骤,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巩固训练1.如图所示,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C,点P为直线l上的一点,且PA=5,则线段PB= 5 ;若∠A=40°,则∠B= 40° . 第1题图第2题图2.如图所示,在△ABC中,BC=8 cm,边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AC于点E,△BCE的周长等于18 cm,则AC的长是 10 cm . 3.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为CD的中点,连接AE,BE,BE⊥AE,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求证:(1)FC=AD;(2)AB=BC+AD.证明:(1)∵AD∥BC,∴∠ADE=∠FCE.∵E是CD的中点,∴DE=CE.在△ADE和△FCE中,∠ADE=∠FCE,DE=CE,∠AED=∠FEC,∴△ADE≌△FCE(ASA).∴AD=FC.(2)∵△ADE≌△FCE,∴AE=FE,AD=FC.∵BE⊥AE,∴∠AEB=∠FEB=90°.在△BAE和△BFE中,AE=FE,∠AEB=∠FEB,BE=BE,∴△BAE≌△BFE.∴AB=FB.又∵FB=BC+CF,AD=FC,∴AB=BC+AD.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理解,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交流收获与不足,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巩固学习效果.课堂8分钟.1.教材第114页习题A组第1,2题,第115页习题B组第1,2题.2.七彩作业.第1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几何语言:如图,∵直线l垂直平分AB,点P在l上,∴PA=PB.2.最短路径问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和尺规作图 课时目标1.理解并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并学会运用.2.能够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3.通过经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过程,体验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4.掌握如何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会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和已知直线的垂线. 学习难点能够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课时活动设计回顾引入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过来,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吗?请写出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并且写出这个逆命题的已知和求证,猜想这个命题的真假,并试着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借助已有知识的经验,为进一步学习作铺垫.探究新知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如图,已知P为线段AB外一点,且PA=PB.求证:点P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如图,取AB的中点O,连接PO并延长,则AO=BO.在△AOP和△BOP中,PA=PB,PO=PO,AO=BO,∴△AOP≌△BOP(SSS).∴∠POA=∠POB.∵∠POA+∠POB=180°,∴∠POA=∠POB=90°.∴PO⊥AB.∴直线PO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P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几何语言:如图∵AB=AC,MB=MC,∴点A和点M都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总结:1.定义法: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推出,两个点都段的垂直平分线上,则过这两个点的直线就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抽象、归纳的能力,规范几何语言.典例精讲例 已知: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的垂直平分线DP与EP相交于点P.求证: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证明:如图所示,连接PA,PB,PC.∵DP,EP分别是AB,AC的垂直平分线(已知),∴PA=PB=PC(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点P在BC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结论:三角形三边的中垂线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设计意图:熟练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探究新知已知线段AB,用直尺和圆规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析: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要作出到线段AB两端距离相等的两个点,连接这两个点就作出了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解:作法如图.(1)分别以点A和点B为圆心,a(a>12AB)为半径,段AB的两侧画弧,分别相交于点C,D.(2)连接CD.直线CD即为所求. 设计意图:用尺规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边作边口述每一步的作法,规范表述,提高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作图过程的能力.典例精讲例 尺规作图: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已知:如图,直线AB及AB外一点C.求作:经过点C,且垂直于AB的直线.解:作法:(1)任意取一点K,使点K和点C在AB的两旁.(2)以点C为圆心,CK长为半径画弧,交AB于点D和点E.(3)分别以点D和点E为圆心,大于12DE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直线AB异于点C的另一侧,相交于点F.(4)连接CF.直线CF就是所求作的垂线.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用尺规作已知直线的垂线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边作边口述每一步的作法,规范表述,提高运用数学语言表述作图过程的能力.巩固训练1.如图所示,点D在△ABC的边BC上,且BC=BD+AD,则点D在哪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B )A.线段AB     B.线段AC     C.线段BC    D.不能确定2.河边有两个村庄A,B,要在河岸CD上建一自来水厂P,使水厂到A,B两村的距离相等,请找出点P的位置.解:∵点P到A,B两村的距离相等,∴点P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即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CD的交点.如图所示,点P即为所求.3.已知:点P在直线AB上.求作:经过点P,且垂直于AB的直线.(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做法)解:如图所示,直线MN即为所求.4.如图,已知两点A,B.求作:直线l,使A,B两点关于l对称.(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出做法)解:如图所示,直线l即为所求.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对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的理解,使学生可以更加灵活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交流收获与不足,让学生养成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同时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巩固学习效果.课堂8分钟.1.教材第117页习题A组第1,2题,第117~118页习题B组第1,2题,第119页习题第1,2,3题2.七彩作业.第2课时 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和尺规作图   1.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几何语言:如图,∵AB=AC,MB=MC,∴点A和点M都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2.尺规作图.(1)作已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过已知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 教学反思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物理】跨学科实践:制作简易杆秤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下册.pptx 数学 平行线的性质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数学 平行线的判定+说课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数学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说课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数学 平移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名著导读《骆驼祥子》习题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21课《望岳》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20课《外国诗二首》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9课《木兰诗》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17课《陋室铭》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语文第24课《带上她的眼睛》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pptx 初中英语新外研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This is me重点句子(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单词解析(B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2 Home Sweet Home默写练习(汉译英+英译汉+音标写英汉)(附参考答案)(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译林版八年级上册Unit 1 Friendship单词解析(C部分)(2025秋).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3 Same or Different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初中英语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Unit 7 When Tomorrow Comes重点短语和句型汉译英练习(附参考答案).doc 语文《六国论》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六国论》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语文《祝福》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猜您喜欢
      2024年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二章12.4 分式方程.docx 【沪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1.3 比一比.doc 2024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2.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docx 2024年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七章17.4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docx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综合性学习 君子自强不息.docx 2024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部分高中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x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1 沁园春·雪.docx 2024年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章3.4代数式的值.docx 2024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六章6.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docx 2024年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十二章12.5 分式方程的应用.docx 2024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模块过关卷+答案3几何、统计能力冲刺检测卷.docx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二章2.4 估算.docx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docx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5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docx 2024年第七年级数学上册二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周测(2.1).pptx 2024年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四章4.8 图形的位似.docx 2024年冀教版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三章3.1用字母表示数.docx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第四单元 17 孤独之旅.docx 2024年一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提升测试题及答案.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