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盥洗阅读附答案.docx
2页盥洗阅读附答案 ①盥洗,这是每个人日常起居最先做的功课早在西周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已形成了这一习惯礼记内那么》云:鸡初鸣,咸盥漱表明古人有早起盥洗、漱口的习惯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就餐时人们往往共享一个盛饭器,以手抓饭,所以饭前也需要洗手除此之外,盥洗还是古代仪礼之一,用水使手洁净,以示对神对人的恭敬则,古人又是怎样盥洗的呢?有哪些细节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 ②古汉语盥洗一词,所指的范围较广,当然主要是指洗脸和净手,与我们今天使用的词义相近不过,古人把盥洗用其归在礼器一类,故具有相应的礼仪性质这一点,又与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不同盥字甲骨文,是一高低结构的会意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为一有水的盆两者相合,像一只手放在盆里承水冲洗造字表意就是在盆里洗手金文与甲骨文字形相近,但又有所不同上面,由原一只手变成两只手,而盆里的水那么由水滴变成,像有水从上倒下,两手接水冲洗;下面〔皿〕是接水的容器 ③?说文解字》曰:盥,澡手也从臼、水,临皿徐中舒?甲骨文字典》云:盥字的甲骨文字形从爪,在皿中,象于皿中澡手之形盥字初文反映其本义仅指洗手,后来词义扩大,洗脸洗手均称为盥,如盥栉指梳洗,盥沐指洗脸,而现代的盥洗室,是既可洗手也可洗脸,爱美女性还可用来化装的。
④从盥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我们可大致知道古人是怎样洗手的那时洗手的器皿主要有两件,且是配套的:一件叫匜〔y〕,用来往手上浇水;一件是盘,用来接洗手洒下来的水匜和盘都是盥洗用具,前者注水,后者承水,两者相互配套先秦时期,匜、盘多以青铜制作,十分精美,这在先秦乃至秦汉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匜最早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和春秋时期,其形制有点类似于现在的瓢,底部常铸有三足或四足青铜器中的盘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到战国时才逐渐消失 1.请给上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2.第③段中划线局部除了运用作诠释、举例子外,还运用了哪种表明办法?段中运用这种表明办法的作用是什么?(3分〕 3.第①段中那时筷子还没有被广泛使用中的广泛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 4.仿照例如,从歪、体两个字中任选一字加以解说〔3分〕 例如:盥字,上面是手的象形,下面表示有水的盆,意思是在盆里洗手 【答案】 1.例如一:盥洗例如二:盥洗释义 2.作比拟〔1分〕突出了盥字词义扩大的特征〔2分〕 3.不能去掉〔1分〕因为用广泛一词说明那时筷子已被使用,但是使用范围不广,去掉后改变了原意〔2分〕 4.例如一:歪字,上面是不字,〔1分〕下面是正字,〔1分〕意思是不正,斜,偏。
〔1分〕 例如二:休字,左边是人字,〔1分〕右边是木字,〔1分〕意思是人靠着树休息〔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