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美牛仔双城记.docx
10页北美牛仔双城记 夜幕降临,牛仔们赶着马群回归牧场经过一天的劳累,他们生起了熊熊篝火,喝着最爱的啤酒,有一场没一场地谈天说地……撰文 图片 丛义哲蒙大拿,美国最后的“牛仔帮”西部牛仔的传奇故事,一向都是最受好莱坞欢迎的题材无数坐拥现代都市的人们,深深迷恋着《与狼共舞》透出的不羁与狂放,那正是对西部、对牛仔、对未知生活的一种向往不过,如果来到美国这个被称为“大天空之州”(Big Sky Country)的蒙大拿,你便会立刻惊醒:真正的牛仔生活,并非终日在小镇上策马或在荒野中决斗的经典电影画面,而是一种以自然为背景的质朴生活,一段牧场彼端,正在消逝的真实童话原生态的牛仔生活蒙大拿州名源出西班牙语,意为“山地”这在本州的州微上一览无遗:延绵的落基山脉和无尽的广袤草原人们经常用工业落后、空气清新、流水洁净、未受污染等字眼形容蒙大拿,好像展现在他们眼前的,真就是一片不毛之地还好,除了一些孤立的山脉和河谷之外,草原覆盖了这里五分之三的面积,形成了异常壮观的自然地貌,也理所应当地催生出了牛仔和他们近乎亘古不变的生活人口只有1700人的小镇Big Timber,离最近的城市Bozeman也要近120公里。
而负责接待我的牧场Crazy Mountain Working Ranch,过了小镇还得继续西行20分钟差不多3个钟头,我终于在群山环抱下的草场上远远瞥到了Rick夫妇笑容洋溢的脸这座马牛羊齐备的牧场,Rick夫妇已经打点了将近40载因为年纪大了,前年才将牧场分出一半交给儿子媳妇女儿女婿共同经营,洋洋洒洒一大家在牧场主人Rick的描述中,这是一座已经8代相传的私人牧场祖先因为战争从爱尔兰远渡重洋来到北美,最初落脚在魁北克,几经周转最终才定居于此,开始经营这座牧场得知此间典故的第二天,我便开始学习骑马,Rick的大儿子Mike一遍又一遍教我上马、下马,我也努力在马背上保持平衡与尊严,却在不停地摸爬滚打中连续跌落,还好,这种尴尬的境遇只持续了两天第三天一大早,我便换上牛仔裤、带上牛仔帽,急匆匆地跨上马背,那一刹那,我终于突然开了窍般地领悟到了骑术的真谛心中那股被压抑的野性仿佛自然复活了一股,于是立刻就能勇敢地撒开缰绳,快意地在巴掌大的围栏中驰骋一番,引得周围人一阵狂笑当然,除了骑马,我还得试着参与到牧场主人的同常工作中,喂牛、剪羊毛、烙牛、推干草、训练牧羊犬……一样都没落下要不是因为动手能力太差,我真还想帮着主人一起修理屋舍或篱笆!当然,考虑到自己实在帮不上忙,我最终还是选择了以骑马健行为主的内容,积极参与了一下Ridk组织的钓鱼、泛舟、赏鸟等无伤大雅的户外活动。
夜幕降临,牛仔们赶着马群回归牧场经过一天的劳累,他们生起了熊熊篝火,喝着最爱的啤酒,跟我有一场没一场地谈天说地Rick-家老小都是虔诚的路德会教徒,晚餐时,热闹的餐桌上顷刻便肃静下来,孩子们放下手中的玩具,闭上眼睛双手合十,有模有样地跟着大人们重复着颂词这种场景让我这个缺乏信仰的异乡窖,顿时有点手足无措,只有在心里也跟他们一样默默地念叨,起码保佑来年的丰收吧荒野片场,最敬业的“龙套演员”尽管蒙大拿面积排名全美第四,人口却不足百万,每平方公里也仅有2.39人但在这片人烟稀少的土地上,却走出了不少好莱坞影星,其中就包括以“硬汉”闻名的男演员贾利·古柏( Cary Cooper),他斩获奥斯卡小金人的经典西部片《正午》,几乎每周末都会在小镇上的电影院里重映这里的居民,无一例外都是他的铁杆粉丝蒙大拿曾是苏族、切廷内族等部族印第安人的居住地20世纪初期,一些北欧人全家来东部草原定居,也有些欧洲移民陆续到矿区“淘金”于是体现早期拓荒者与土著之间无休止争斗的片子,在这里自然成了最佳的题材众多好莱坞西部片都选择在这片美景如画的地方拍摄,从脍炙人口的《大河恋》、《轻声细语》、《美梦成真》、《远离家园》,到载入影史的《荒野大镖客》:无一例外,一位目光深沉、皮肤粗糙、浑身散发着粗犷豪迈、纵横驰骋、四海为家的牛仔,穿越穷山恶水、走过万里黄沙,每每遇到不公平的事情就会行侠仗义、歼灭恶棍——成就了世间男子汉的真实写照。
不过现实却远非如此,这里的人们尽管擅长套马驯牛捆羊,可一旦登上聚光灯下的舞台,多少还是有些矜持Rick的小儿子Stanly马术了得,跟遵循牛仔传统的先辈相比,他更喜欢待在20年前修建起的片场里等待被某位大导演发掘跟Stanly一样志在“从影”的牛仔们不在少数,他们往往很拉风地全身披挂起牛仔的全套装备,聚集在摄影棚周围等待副导演的召唤尽管西部片已不复昔日的辉煌,报酬也愈发走低,但他们反而自顾自地乐在其中,哪怕只是在影片的某个闪回中充当“人肉背景”,成为男主角乱抢下的游魂之一,或是在脸上涂着颜料,跟其他印第安演员一道绕着峡谷和荒野没完没了地跑圈子……这群保留着大西部牛仔最质朴生活形态的牛仔们,绝对堪称是荒野小镇片场上,最敬业的“龙套”不过Stanly跟其他人不太一样,他特别有型,至今已成功出演了两次小成本影片中的第三男配角,在当地也算小有名气不仅如此,他还多才多艺,身兼当地牛仔乐队的吉他手兼主唱Stanly只唱美国民谣或西部乡村歌曲,而且对乡村歌曲有着自己的坚持,不唱John Denver,也不唱Pop songs就像他曾经告诉我的那句话:“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的《荒野大镖客》,压根算不上西部片!”如果不是亲身经历,很难想象他那双粗壮的大手也可以操纵琴弦,就像电影中的约翰·韦恩一样,忽然之间就柔情似水起来。
牛仔很忙,忙着比赛1876年,陆军中校乔治·阿姆斯特朗和他的部队在小大角战役中被达科达和夏延族印地安人打败——这是本地人尽皆知的一段历史,它直接造成了两个结果:一,白种人终于在痛定思痛后,一举征服了当地土著;二,印第安人开始心不甘情不愿地尝试与欧陆移民沟通,其中就包括传授各种顶尖的骑术给这群被后世称为“牛仔”的人不得不承认的是,马在蒙大拿州的历史、经济和浪漫形象上长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州的绝大部分都是由经营畜牧业的牧场构成,这些牧场都是用来生产肉牛和羊马则主要用来驱赶或聚集牛和羊,所以只要你住在蒙大拿,骑马就必然是一项赖以谋生的基本技能.于是,牛仔竞技大会( Rodeo)便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本地最受人推崇的第一赛事所以,蒙大拿的牛仔们除了杂七杂八的农活儿之外,日常生活中仅有的乐子和消遣便是不消停地苦练技艺,以求在某年某月某日的比赛上,一夜成名天下知夏天是牧场牛仔们的“多事之秋”,收割牧草、给上百只的初生之犊烙上印记、忙着把牛群赶往水草肥美的牧草地……而一年一度的连串嘉年华庆典也选择于此间举办,成千上万熬过春寒的人们走向户外,伸着懒腰、享受阳光,顺道看看本年度最厉害的牛仔花落谁家整个夏季,蒙大拿就像在开一个盛大的Party一般,小孩欢乐,大人兴奋,牛仔很忙。
小镇上的高音喇叭里播放着经典民谣《做个乡野村夫也挺好》,嘉年华的高潮Rodeo(特指“牛仔竞技表演”)吸引了周围地区几乎所有的居民上千位穿着格子衬衫、牛仔裤的男女老少齐聚于此,正如会场主持人所描述的那样,来感受“作为美国人的无上荣光”2011年的女子马术比赛冠军高坐在一匹红色骏马上,一路狂奔进牛仔大赛会场随后,96位牛仔陆续入场,他们身上背着巨大沉重的鞍具,走路时双腿呈大外八字,个个看起来神采奕奕一名8岁的唱诗班男童低吟出美国国歌,全场一片肃静,牛仔之夜正式开始!不到30分钟,这里完全化身为一场关于牛仔的盛宴,在这个充满刺激的狂野派对上,之前所有对牛仔生活的期待全都成为了现实:追牛扳倒、团队套绳、套小牛、木桶障碍赛、无鞍骑乘等,无一不让人心潮澎湃骑蛮牛简直刺激到玩命,那些身驱庞大、重达一吨的大蛮牛出奇的灵活,跃、甩、冲,样样厉害只要滑道栅门一开,蛮牛立刻冲出,紧接着来的扭动、跳跃、旋转、猛冲、绕圈,一切快速激烈而那些牛仔们,个个上场前捏着手里的十字架,有的还会亲吻十字架,为的就是让上帝保佑他们可以在牛背上待满8秒,或者在被甩落地面的时候不要太狼狈在最凶猛的野牛和野马的嘶叫中,人群爆发出持续不断的喝彩。
这些轰鸣的噪音之外,场边硕大的LCD上却投射出好莱坞西部片的经典场景:一群牛仔纵马在大草原上驰骋,驱赶浩大的牛群从一个牧场迁移到另一处,永无止境,勇往直前……尽管现代生活逐渐淹没了这种曾经惊世骇俗的场面,蒙大拿固守的,却依旧是最纯净的声音,最原始的色彩,最赤裸的生命力,和一群仍旧活跃着的牛仔,与他们的魂灵坎莫尔,Stan老爹和他的牛仔家族作为一个在加拿大西部艾伯塔省地图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中转站,坎莫尔( Canmore)却是从卡尔加里到班夫这条必经之路上绝对的“大腕”——导演李安曾将这…带的风土人情巧妙地引入电影《断臂山》细水长流的剧情中延绵的群山下零星点缀着名不见经传的牧场,在那些马群奔腾的尘土飞扬之外,牛仔们的往事造就了此间的种种传奇轶事而寄宿牛仔牧场也成了当地极具特色的旅行体验,我要面对的,正是一家真正声名在外的牛仔家族百年牧场的华丽转身沿着不着边际的丛林小路前行许久,终于瞥到了那家最为著名的牧场Rafter Six尖尖的屋顶在这片有些神秘的土地上,不仅能体验牧场住宿、牛仔大餐,以及骑马、斗牛表演等野性十足的项目,等待着我的,居然还有一连串异常饱满扎实的牛仔家族故事这片牧场始于l9世纪70年代,由统治当地威士忌交易的西北骑警沃克上校建立。
他最初在这里设立了一座驿站,命名为Rafter Six20世纪20年代,史密斯夫妇买下了这个驿站,改建为牧场并开始招待客人1940年,这里被好莱坞选为电影外景地之一,玛丽莲·梦露的首部电影《大江东去》便曾在这里拍摄从此以后,这片曾经极度静谧的区域,成为迪士尼和其他西部电影的重要摄制基地之一,逐渐声名大噪1976年,Stan Cowley从史密斯夫妇手中买下了这座牧场用作旅店经营,但如今,它的功能早已超越了旅店本身,集吃喝玩乐于一体,深受途经本地的外国游客和来自世界各地影迷们的追捧全球各地的人们来这里只为体验一把最正宗的西部文化,看牛仔们怎么生活,或者有幸当一天牛仔这些美好的愿景使得Rafter Six这家近150岁高龄的“老爷店”,当之无愧地成为了加拿大西部地区最著名的品牌之一,就连牧场的管理者都笑称:“你看,我们每台电脑键盘上都有Rafter Six的标志(键盘上的数字6与上标正好与Rafter Six标志一致)Big David,与爱马同乘电梯的顶尖高手作为牧场的主人,Stan老爷子一家可谓人丁兴旺:Stan夫妇、他们的4个儿女以及各自的伴侣共同掌管、经营着这片牧场牛仔毡帽、格子衬衫、牛仔裤、马靴,还有牛皮带搭配金属皮带扣,虽然如今的Stan已经远离牛仔的活儿了,但他每天仍乐此不疲地保持着这身固定的打扮。
Stan的火儿子David是这座牧场的下一任接班人,高高大大的他,长旧酷似电影《断背山》里的Jack,这是在我来之前就早有耳闻的他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 “你可以像别人一样,叫我Big David不过,David对《断背山》却不太感冒: “那只能算是羊倌吧?真正的牛仔要有高超的驾马能力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皮带扣, “每个牛仔都有不止一块让自己骄傲的腰牌,这不仅仅是一种身份象征,每个腰牌都代表了特殊的意义,相当于竞技比赛的奖杯或奖状,每块通常都价值2000加元以上David显然是众多驯马师中的绝顶好手,每年7月的卡尔加里牛仔节,他都被邀请牵着自己的爱马搭乘电梯,在众目睽睽之下登卜卡尔加里的标志性建筑——卡尔加里塔一展风采马坐电梯,这标准在牛仔界想必也绝无仅有卡尔加里牛仔节堪称全球顶级职业牛仔较量的竞技场,但着想参加比赛,报名还远远不够,所有参赛牛仔都必须受到组委会的邀请才有资格出席引以为傲的是,Stan家族的3位成员都获得了此殊荣2009。